精神发育迟缓怎么回事 如何治疗护理精神发育迟缓
2017-04-1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毕代荷
一、精神发育不全病因
社会心理因素(18%):
另外,由于早期文化和情感的剥夺,缺乏适当的刺激,长期被忽视,隔绝,生活在边远贫困,文化落后,交通不便地区,一般社会心理因素所致的精神发育迟滞程度较轻,一旦不利因素消除,有可能改善其智力水平,改善的情况视患儿的年龄,受损程度及所处环境提供的条件有关。
遗传因素(34%):
单基因遗传疾病比较常见,出生活婴中占1%,大约有4000~5000种人类疾病由此引起,其中300种属生化代谢异常所致脑功能受损,通常,单基因病其临床症状约25%在出生时即已存在,在青春早期90%均已出现,如苯丙酮尿症及几种神经皮肤综合征,神经纤维瘤是常见的一种,患病率达1/5000~1/4000,苯丙酮尿症是遗传性代谢缺陷病的典型代表,先天性苯丙酮酸羟化酶的缺乏,不能将苯丙酮酸氧化成酪氨酸,致使大量苯丙酮酸蓄积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正常的生理功能,又如半乳糖血症,乃由于1-磷酸半乳糖转变成1-磷酸葡萄糖的过程受阻或乳糖聚积在血液,组织内,对肝肾脑等多种脏器造成损害,除由此引起的躯体症状外,患儿还有智力缺损。
环境因素(28%):
有的地区碘缺乏的结果会引起严重的智力发育障碍,铅在汽油和油漆,涂料中的污染也在一些地区相当严重而且可能导致对胎儿的影响,研究认为血铅水平10~25U/dl时则可能产生认知和行为障碍,80年代中期美国学前儿童约近10%血铅水平达到20U/dl,而在低收入家庭中儿童大约20%的血铅水平达30U/dl,因此在城市工业发展的国家是一不容忽视的有害因素。
妊期妇女的健康直接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严重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及严重贫血,均可使胎儿缺血缺氧,导致不成熟儿,宫内生长迟缓,低体重儿或神经系统损害,宫内窒息和颅内出血,妊期母亲疾病对胎儿的影响大约占新生儿的6%,而其中约1/5是严重的,新生儿期预后不佳的征兆包括Apgar分低于6或7,早期发作惊厥等。
二、精神发育不全的表现
(1)轻度精神发育迟滞:其智商为50~69之间,心理年龄约9~12岁,此型类约占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的75%~85%,在发育早期即观察到患者较正常儿童发育延迟,学龄前期只是走路,说话等发育可能较晚,一般语言能力发育较好,应付日常生活交谈能力还可以,因此在与其短时间的接触中不易觉察,入学后学习吃力,年级越高越困难,尤其是数学,能学会试题计算,但对解应用题比较困难,通过学习,对阅读,背诵无多大困难,但其思维活动水平不高,在抽象思维,有创造性要求的活动能力差,对作文感到吃力,难以与同龄儿一起升班,达到小学毕业程度,在普通学校中学习时常不及格或留级,一般在入学后因学习困难才被确诊,日常生活可以自理并能学会一技之长,在他人照顾下从事熟练技能劳动,大部分能从事较简单劳动。
(2)中度:智商在35~49之间,心理年龄约6~9岁,约占15%左右,自幼智力和运动发育都明显比正常儿童迟缓,语言发育差,词汇贫乏,部分患者还发音含糊不清,能掌握日常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以致不能完整表达意思,阅读及理解能力均有限,为此,与其在短时间的接触中即能察觉,他们对数的概念模糊,计算能力明显低于常人,大部分患者只能计算个位数加,减法,甚至不能学会简单的计算和点数,故不能适应普通小学就读,在成年时,智力水平相当于6~9岁的正常儿童。
(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其智商为20~34之间,心理年龄约3~6岁,重度患者智力较差,约占全部精神发育迟滞的3%~8%,出生后即发现明显发育落后,年长后能学会简单语句,但不能进行有效语言交流,自幼可发现躯体和神经系统异常,运动功能发育很差,不能行走,站立,或可行走而步态不稳,动作笨拙,他们语言发育水平低,只能学会只言片语,有的几乎不会说话,不能进行有效的言语交流,由于能掌握的词汇量少,理解困难,表达亦有限,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甚至对简单的生活用语也不能理解,因此与其短时间接触便能察觉。
三、精神发育迟缓治疗
(一)治疗
1.医学措施
(1)病因治疗:先天性代谢病,地方性克汀病,早期采用饮食疗法和甲状腺素类药可以防止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生。对某些有内分泌不足的性染色体畸变者可适时给予性激素以改善患者的性征发育。
(2)对症治疗:对活动过度,注意障碍和行为异常可用中枢神经兴奋剂或其他精神药物,对合并癫痫者要用抗癫痫治疗。
(3)教育培训:由于对精神发育迟滞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非医学措施显得更为重要。主要是特殊教育和训练以及其他康复措施。无论何种类型、程度或何种年龄的患者均可施行,当然重点应是儿童,并且年龄越小,开始训练越早,效果越好。
2.心理治疗
主要有精神支持疗法、暗示疗法、生物反馈法、精神分析法等,以精神支持疗法最常用。
(1)认知行为疗法:教育患儿正确认识自己行为和动作的缺陷,主动地自我矫正。
(2)系统脱敏法:有助于消除患儿的恐惧和紧张,脱敏刺激要阶梯性逐步加强。
(3)暗示矫正法:通过调动患儿的潜意识参与缺陷行为和动作的矫正。
四、精神发育迟缓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对某些疾病(如苯丙酮尿症)的患儿,要提供特殊膳食。对苯丙酮尿症病人可严格限制苯丙氨酸的摄入,使血中苯丙氨酸维持在5~10mg水平。可食用羊肉、大米、玉米、大豆、淀粉、糖、蔬菜、水果等低苯丙氨酸食物,限制小麦、蛋白、肉、鱼、虾、乳类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