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添衣御寒谨防感冒的原则 御寒谨防感冒的习惯

2017-05-0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殷千凝

一、添衣御寒谨防感冒的技巧是什么

  使用USB暖手宝就是USB鼠标暖手的那个,淘宝上有卖,便宜又好用!有了这个手再也不冷啦!

  每天坚持喝2—3千毫升白开水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冬季一般每日补水应很多于2000~3000毫升。补水的同时还能给身体带热量,一举两得啊!

  天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按摩刺激双脚穴位冬季健脚即健身,天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增进血液循环

  早晨喝热粥,如小米粥冬季养生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尤其是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养阴固精的胡桃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和消食化痰的萝卜粥等。

  多吃含铁、钙的食物怕冷与缺少钙和铁有关,人怕冷与机体摄入某些矿物质较少有关。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血液中缺铁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现为产热量少、体温低等。因此,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

  坚持冬季运动半小时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很多人都不想活动。但是,越是寒冷,越应多多运动,因为运动是驱除寒冷的最好办法,还可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冬季运动可选择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也可选择室内健身场所如跳操、打乒乓球、保龄球等。但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选择活动幅度过大、运动量过强的运动项目。

  注意事项

  人的头部和整个身体的热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寒冷的条件下,一个人如果只是身上穿得很暖,但是不戴帽子,那么身体的热量会迅速地从头部散去,这种热量散失所占的比例相当大。

  盖太厚的棉被,被窝热度必然升高,而被窝里太热,会使人的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大大增加,汗液排泄增多,从而使人烦躁不安,醒后会感到疲劳、困倦、头昏脑胀;夜里盖太厚棉被,不但使人体散热增加,毛孔大开,而且由于冬季的早晨外界气温较低,起床后很容易因遭受风寒而罹患感冒。

二、御寒谨防感冒的科学理论

   一、人体寒气从哪来?

  中医认为,机体由气构成,这团气“动则生热,静则生寒”。身体有寒实际上是气机偏于静止,活力不足的表现。

  体寒的人往往比较怕冷,手足冰凉。脾胃有寒,便不敢吃偏凉的食物,经常腹痛腹泻;肾有寒,除腹泻以外还会小便清长;肝有寒,可能会气逆产生呕吐感,或头顶痛等。

  二、内寒和外寒的区别?

  内寒:内寒的本质是气机静止,内寒就是因体弱造成气机无力运动,一般伴有虚证表现,如气短乏力,面色白等。

  祛除方法:内寒要温,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以温中健脾,还可将干姜、白术、人参等温中益气的药物煎汤服用。

  外寒:由于外界寒气侵犯到机体,使机体内部的气机受阻,运行缓慢,这种情况一般会有两种发展趋势:体质虚弱者会向寒的方向发展下去,而体质壮实者,正气会和外寒争斗,争斗过程中伴随气的运行加 速,会表现出热象来,这就是中医常说的寒邪“郁而化热”。

  祛除方法:外寒要散,微微出汗就能把寒邪赶走,可以服用荆防败毒散以发散风寒,或将麻黄、桂枝、生姜等药物煎汤饮用。

  三、人体有些部位容易受寒,需要多加保护

  腹部:足三阴经循行的部位,对寒邪的抵抗力较弱,所以睡觉时应注意盖好被子,避免着凉出现腹痛腹泻。

  下肢:足三阴经是从人体下肢内侧循行入腹的,寒邪可从下肢沿着经脉到达腹部。有些年轻人喜欢一年四季光着脚走路,这就给寒邪入侵提供了方便,应当注意避免。

  头部和背部:阳经循行的部位,有一定的抵抗力,但是因为正邪在此交争,却容易出现头痛、发热等现象,因此也不能掉以轻心,平时应注意头发吹干再出门,夜里睡觉避免头背受风。

三、御寒谨防感冒的生活习惯

   1、手别放进口袋里

  英国脊椎按摩协会专家蒂姆·哈切夫表示,冬季走路不要将双手插进口袋里,而应该戴上手套,甩动双臂,这样可活动臂膀肌肉,改善双臂及双手血流,使得身体生热,更利保暖。

  2、保暖先暖脚

  寒从脚下起,脚部一旦受寒,很容易引起感冒或腰腿痛等病症,因此冬季脚部保暖尤为重要。脚部保暖要有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鞋子的尺码应稍大些,最好垫一双棉鞋垫,脚放在里面要有点空间。其次,鞋底应稍高些,这样可以起到与冰冷地面隔寒的作用。冬季最好每天用温热水泡脚,步行半小时以上,并坚持早晚搓揉脚心。

  3、穿深色衣服

  在冬季养生宜穿深色衣服。研究表明,黑色衣服吸收太阳辐射为88%,军绿色为57%,白色为20%。因此,深色衣服可以使人体多获得一些热量,具有保暖的功能。

  4、围巾保暖不捂鼻

  很多女性都喜欢用围巾裹住口鼻,以减轻吸入寒风和冻鼻头的不适,但是,围巾往往有细小的绒毛或纤维,还会有一些细菌微粒,很容易就会被吸入体内,引发呼吸道感染。正确做法是戴围巾的时候,要把鼻子嘴巴都露出来,以保持呼吸顺畅。如果不是污染严重的天气,最好也不要戴口罩,整天戴着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对冷空气的处理能力会被人为地减弱,稍微受寒,反而容易感冒。

四、御寒的人体调节办法

  1、启动机体耗能降低。身体获得和消耗能量的水平天生就会变化,以保持体温。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会减少肌肉收缩,重新分配消耗的碳水化合物。跑步者学会的创始人兼首席教练马特·约翰逊说:“随着气温大幅降低,神经系统的活动会略微减缓,促使肌肉运动的脉冲也会略微减弱。”

  与此同时,身体会用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制造乳酸。乳酸与神经系统活动减弱二者相结合将迫使身体活动减弱,以保持热量。

  2、机体的血流放慢。血流首先减慢的区域是皮肤和神经末梢,包括手指、手臂和脚。所以这些地方往往最先变凉。身体保持的热量越多,就越能把核心温度维持在健康范围以内。然而,这种防御机制可能对心脏不好的人造成损害。血流受限也会加大血压,这进而影响血液回流心脏。这可能影响心脏的工作强度,在温度较低时加大心脏的负荷。

  3、机体开始哆嗦。一则笑话形容穷人御寒方法时说,“御寒基本靠抖”。实际上为了恢复体温,身体将努力让肌肉和器官发抖以产生热量,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哆嗦。专家说,这消耗更多能量,效果很差,但当皮肤温度开始下降时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