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冬天御寒方式 冬天御寒的中药配方
2017-04-1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朱凡霜
一、室外冬天御寒神器都是什么
1、手别放进口袋里
英国脊椎按摩协会专家蒂姆·哈切夫表示,冬季走路不要将双手插进口袋里,而应该戴上手套,甩动双臂,这样可活动臂膀肌肉,改善双臂及双手血流,使得身体生热,更利保暖。
2、保暖先暖脚
寒从脚下起,脚部一旦受寒,很容易引起感冒或腰腿痛等病症,因此冬季脚部保暖尤为重要。脚部保暖要有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鞋子的尺码应稍大些,最好垫一双棉鞋垫,脚放在里面要有点空间。其次,鞋底应稍高些,这样可以起到与冰冷地面隔寒的作用。冬季最好每天用温热水泡脚,步行半小时以上,并坚持早晚搓揉脚心。
3、穿深色衣服
在冬季养生宜穿深色衣服。研究表明,黑色衣服吸收太阳辐射为88%,军绿色为57%,白色为20%。因此,深色衣服可以使人体多获得一些热量,具有保暖的功能。
4、围巾保暖不捂鼻
很多女性都喜欢用围巾裹住口鼻,以减轻吸入寒风和冻鼻头的不适,但是,围巾往往有细小的绒毛或纤维,还会有一些细菌微粒,很容易就会被吸入体内,引发呼吸道感染。正确做法是戴围巾的时候,要把鼻子嘴巴都露出来,以保持呼吸顺畅。如果不是污染严重的天气,最好也不要戴口罩,整天戴着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对冷空气的处理能力会被人为地减弱,稍微受寒,反而容易感冒。
二、冬天御寒的中药方
补气虚为主——人参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肺二经,大补元气。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和黄酮类物质,分别有抗衰老、抗疲劳、对抗有害物质、抗肿瘤、提高免疫力、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等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调节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
用法:将人参切成薄片,每次取2~3克放入杯内加开水,浸泡1小时后便可饮用,饮完后再加入新水,如此循环。最好12小时内服用完毕,最后嚼服人参片,也可将人参片直接含服。如用于急救,每次取30克,浓煎顿服。参须、参花、参叶亦可泡水当茶喝。
补阳虚为主——鹿茸
鹿茸性温,味甘咸,入肝、肾二经,有补肾壮阳之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鹿茸能“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鹿茸精含多种氨基酸、硫酸软骨素、雌酮、骨胶原、蛋白质和钙、磷、镁等矿物质,有滋补、强壮作用,可使血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增加,中等剂量可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对衰心脏有强心作用。服用可使人精力充沛,但阴虚者不可服。
用法:研末,每次取1克,放小米粥内服用。或取鹿茸、山药各30克,分别切片,浸入500克白酒内,密封1周,每次取20毫升服用,日服2次,治阳事不举、尿频、面黑。市面上有以鹿茸为主料制成十补丸、口服液等药,可按药品说明书服用。
补阴虚为主——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性温,味甘,入肺、肾二经,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含蛋白质、脂肪(其中82.2%为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糖、粗纤维、矿物质、虫草酸(d-甘露醇)、虫草素和维生素b12等成分,有增强免疫功能、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胆固醇、抗缺氧、抗癌、抗病毒、抗菌和镇静等作用。
用法:取老公鸭1只,冬虫夏草10克。鸭去毛及内脏,将鸭头顺颈劈开,将冬虫夏草数枚装入鸭头和鸭颈内,再用棉线缠紧,余下的和生姜、葱白一起装入鸭腹内,放入盆中,注入清汤,用食盐、胡椒粉、料酒调好味,密封盆口,上笼蒸约2小时,出笼后拣去生姜、葱白,加味精,即成一道闻名遐迩的“虫草全鸭”。
三、冬天御寒的自我锻炼
1、在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人的身体血液循环相对较慢,代谢能力降低,这时如果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不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起到冬季御寒和调理身体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身体素质差的人士。
2、我们知道姜汤是有很好的御寒功效的,还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冬季容易感冒,喝点姜汤不打预防感冒,还能够预防其他疾病,所以在冬季的时候可以喝些姜汤来御寒,会起到很好的保养和调理的功效,是冬季养生比较好的项目。
3、胡萝卜不但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它的营养功效也不能忽视,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是很好的抗氧化剂,不但能够御寒,还能够预防疾病,胡萝卜吃法也有讲究,最好煮熟了吃,或者油炒以后吃,这样功效更好。
4、冬季比较寒冷,如果人参加户外活动,最容易受到寒冷伤害的就是人的耳朵,容易出现冻伤的情况,所以在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如果外出,一定要带个护耳,这对耳朵能起到很好的御寒的功效。
5、冬季御寒衣物选择也非常重要,很多年轻人要风度,不要温度,其实这对年轻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容易导致关节炎等一些疾病,所以冬季御寒衣物一定要穿着暖和舒适。
冬天天气比较寒冷,冬季御寒对人们来说非常重要,冬季御寒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喝些冬季御寒姜汤,注意冬季御寒衣物的选择,不但能够预防感冒,还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避免寒冷的季节得病,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身体素质较差的人士更是如此。
四、冬天御寒的穴位按摩
1、涌泉穴
缓解手脚冰冷的按摩方法,最重要的一个穴位是脚底的涌泉穴,它是肾经的起点穴位,在按摩的时候可用手心摩擦脚心,可引火归元,擦到发热,一般5至10分钟即可。一般手脚冰凉的人,睡眠也不会太好,因为气血运行不太畅顺。如有这样的情况,可在每天洗澡后、睡前半小时摩擦涌泉穴,治疗失眠的效果也不错。
2、劳宫穴
手上的劳宫是心包经的穴位,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在手心上抵住的位置就是劳宫穴。具体方法是,找到劳宫穴后,一只手握拳,用拳头的掌指关节擦另一只手手心位置的劳宫,至微微发热。
3、肾俞穴
肾俞穴,可以用手擦到发热,也可以用温灸盒艾灸,治疗5~10分钟。这个穴位是肾的俞穴,有补肾的作用,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4、气冲穴
气冲位于大腿根内侧,在肚脐下5寸、旁开2寸的位置,在腹股沟稍上方的腹股沟动脉上。在按摩时,先按揉气冲穴1分钟,然后随动脉的跳动一松一按,持续两分钟,有利于促进腿部血液循环、温暖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