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冬天如何有效御寒 冬天御寒取暖的好方法

2017-03-2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傅以蓝

一、冬天的御寒方法有哪些呢

  1、保暖要从脚开始

  由于宝贝脚部皮肤细嫩,身体活动少,体温调节功能发育还不完善,脚部更容易受凉,引发感冒等疾病,所以一定要注意宝贝脚部的保暖,尤其是外出时,以免着凉。冬季父母们除了要注意给宝贝的脚注意保暖外,最好坚持每天为宝贝洗脚,不仅可以清除脚上的污物,还可以通过水和手对脚的刺激、按摩,舒经活络,改善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防病治病,健体强体。

  2、外出时注意头部保暖

  在寒冷的冬天,气温越低,头部散发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比值就越大。外出时,不妨给宝贝佩戴帽子和耳套等,减少宝贝头部散发的热量。当宝贝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脱掉帽子,避免热量大量散失,宝贝容易受凉引发感冒。

  3、合理穿衣

  宝贝穿少了,容易受凉感冒;穿多了,容易出汗,也容易受风寒引发感冒。最好根据衣服的厚薄和所在环境的温度而定。一般来说,不会走的宝贝,穿的衣服应该和大人安静状态下,感觉舒适,不冷不热时所穿的衣服一样厚薄就可以了。如果宝贝已经会走了,就要给宝贝少穿一件,因为,宝贝会走以后,运动量比较大,容易出汗,但父母要注意摸一摸宝贝的小手。

  4、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

  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做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运动应选择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诱发急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要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

二、3款养生汤暖胃御寒

  一、枣杞乳鸽汤

  鸽肉不但营养丰富,且还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能防治多种疾病,中医认为鸽肉有护肝补肾、益气补血、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现代医学认为,鸽肉壮体补肾、生机活力、健脑补神,提高记忆力,降低血压,调整人体血糖,养颜美容,皮肤洁白细嫩,延年益寿。加入大枣和枸杞子煲汤,滋补效果更好。

  原料:乳鸽2只、葱1段、大枣10颗、姜3片、枸杞20颗、盐1小勺、香油1/2小勺。

  做法:

  1、鸽子处理干净,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烧开一壶水,将鸽子汆烫下并清洗,处理好的鸽子放进锅里,放入切好的葱段、姜片,加入大半锅水开火,红枣和枸杞事先用清水浸泡。

  2、等到锅里水烧开,用大勺将锅中的浮沫打出,放入大枣转最小火慢慢炖煮2小时;2小时后,鸽子基本炖好,将泡好的枸杞放入锅中,加入1小勺盐和几滴香油,接着炖煮15分钟;

  二、栗子煲鸡汤

  板栗果肉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是良好的补益食品。板栗性味甘、温、无毒,入脾、胃、肾。果肉益肾气、健脾胃、壮腰膝、强筋骨,且活血、止血、消肿。板栗做成汤后有利于肠胃吸收,避免板栗燥热不易消化的弊病。鸡肉可益气补血,治脾胃虚弱;生姜可发汗散寒、止呕解毒;加上板栗可益气补肾,对大便稀软有治疗作用,对体乏气短,肾虚腰痛,有较好的滋补疗效。

  原料:三黄鸡1只,板栗150克。调料:盐、料酒、葱段、姜片。

  做法:

  1、三黄鸡清洗干净,用沸水焯一下,从脊背处劈开,剁去爪尖、翅尖、用刀背拍断鸡颈骨、鸡腿骨、翅骨及脊柱骨,再切成块,在沸水中焯5分钟后,去除血水备用;板栗在沸水中煮5分钟后去壳、衣膜备用。

  2、在锅中加入清水,将鸡块及板栗仁、葱段、姜片、料酒一起放入锅中,小火炖40分钟后加盐调味即可。

  三、茶树菇煲老鸭汤

  茶树菇能益气开胃,历来被认为是延年益寿的上品。中医认为,茶树菇性甘温、无毒,有健脾止泻之功效,并且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茶树菇多为干炒或是做干锅,茶树菇老鸭汤就是其中的经典菜肴。中医认为鸭肉性偏凉,鸭是为餐桌上的上乘肴馔,也是人们进补的优良食品,也是秋季祛燥、润肺的养生食材。

  原料:鸭子半只、干茶树菇一把、生姜数片、食盐适量。

  做法:

  1、干茶树菇用清水泡发、泡软后彻底冲洗干净;鸭子切成块,将鸭肉在开水中焯两分钟,避免过于肥腻。

  2、砂锅内放冷水,加入鸭块、茶树菇、姜片,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煲2小时,加食盐调味后食用。

三、冬季的几大御寒技巧

  1.多“点”水

  常喝白开水

  原因: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

  方法:冬季一般每日补水应很多于2000-3000毫升。

  2.出“点”汗

  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

  原因: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方法: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做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运动应选择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诱发急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要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

  3.防“点”病

  提高抵抗力防病

  原因: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而为了保暖,开窗换气的时间又比较少,空气流通不够,如此就为各种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其次,无论是室内、室外,冬季的空气都不够湿润,鼻腔干燥也会给细菌留下更多可乘之机。再次,冬季室内、室外温差大,人体需要更多能量来适应温差的变化,因此也更容易被细菌侵扰。

四、按摩五大穴位暖身御寒

  1、涌泉穴

  缓解手脚冰冷的按摩方法,最重要的一个穴位是脚底的涌泉穴,它是肾经的起点穴位,在按摩的时候可用手心摩擦脚心,可引火归元,擦到发热,一般5至10分钟即可。一般手脚冰凉的人,睡眠也不会太好,因为气血运行不太畅顺。如有这样的情况,可在每天洗澡后、睡前半小时摩擦涌泉穴,治疗失眠的效果也不错。

  2、劳宫穴

  手上的劳宫是心包经的穴位,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在手心上抵住的位置就是劳宫穴。具体方法是,找到劳宫穴后,一只手握拳,用拳头的掌指关节擦另一只手手心位置的劳宫,至微微发热。

  3、肾俞穴

  肾俞穴,可以用手擦到发热,也可以用温灸盒艾灸,治疗5~10分钟。这个穴位是肾的俞穴,有补肾的作用,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4、气冲穴

  气冲位于大腿根内侧,在肚脐下5寸、旁开2寸的位置,在腹股沟稍上方的腹股沟动脉上。在按摩时,先按揉气冲穴1分钟,然后随动脉的跳动一松一按,持续两分钟,有利于促进腿部血液循环、温暖手脚。

  5、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又叫长寿穴、鸡汤穴,每天按一按、灸一灸或者揉一揉,就像每天喝一碗老母鸡汤,很补身子,一年四季、老少皆宜。手心罩在膝盖上,中指往下放,按住胫骨前缘的最高点,再往外移出1寸,就是足三里穴。这是胃经的合穴,能生发胃气,对胃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足三里可每天揉按2~5分钟,也可用指腹点按,点按时四指握住小腿后侧肌肉,拇指在前点按即可。

  冬天手脚冰凉多是经络不通畅所致,打通了身上的经络,自然就会暖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