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放血疗法的操作方法 针灸放血疗法的功效及禁忌
2017-04-1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毕代荷
一、什么是针灸放血疗法
全面认识传统针灸的“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这个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
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
本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等病症。
相传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之一。
《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
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
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
近代,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放血疗法,其价值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
二、如何进行中医针刺疗法
1、针具的选择
三棱针:由不锈钢制成,分为粗细两种,针尖部有三面三棱,十分锋利,粗针长7~10厘米,针柄直径2毫米,适用于四肢、躯干部位放血。
细针长5~7厘米,针柄直径1毫米,适用于头面部及手足部放血。
小眉刀:长7~10厘米,刀刃长1厘米,十分锋利。
临时没有上述工具,也可暂用缝衣针、注射针头、瓷片、刮脸刀片等代替。
2、操作步骤
第一步,先将针具煮沸消毒,然后操作者的双手和患者的放血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第二步,依不同的方法进行。
刺络法:该法又分点刺、挑刺、丛刺三种刺法。
点刺有速刺(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黏液。
该法运用较多,大多数部位都宜采用)、缓刺(缓慢地刺入静脉1~2毫米,缓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适用于肘窝、头面部放血)之分;
挑刺是针刺入皮肤或静脉后,随即针身倾斜,挑破皮肤或静脉放出血液或黏液,适用于胸、背、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
丛刺是用集束针在一定的部位作叩刺,刺数多、刺入浅,以有血珠渗出为度,适用于扭挫伤、脱发、皮肤病等。同时还经常配合拔罐疗法。
划割法:多采用小眉刀等*,持刀法以操作方便为宜,使刀身与划割部位大致垂直,然后进刀划割。适用于口腔内膜、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
第三步,在用右手刺络或划割放血的同时,另一手做提、捏、推、按等辅助动作,以配合放血。
三、针灸放血疗法的功效
针灸治疗高血压,有很多穴位可扎
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多在遗传因素基础上因长期精神刺激、情绪波动使高级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继发性高血压病多由泌尿系疾患、颅内疾患及内分泌疾患引起。
高血压属中医“头痛”、“眩晕”等症范畴。
中医认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上扰头目,头痛头晕;肝喜条达,郁易化火,肝阴耗伤,风阳上扰,发为眩晕;素体脾虚。
或饮食不节,更伤脾胃;或忧思劳倦,脾阳不振,水湿内停,积聚成痰,痰阻中焦,清阳不升,头目眩晕,发为本病。
用针灸治高血压的常用穴位有:大椎、肩井、肺俞、梁门、太阳、风池、涌泉、三阴交、太溪、太冲、足三里、曲池、中院、丰隆、百会、气海等穴。
顽固的神经性皮炎也可用针灸驱走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属于中医“摄领疮”、“顽癣”等范畴,好发于颈部、四肢、腰骶,以对称性皮肤粗糙肥厚、剧烈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性疾病。
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中医认为该病初起由于湿热蕴于肌肤不得外泄;病久则耗血伤阴,血虚肝旺又使内风化燥,肌肤失养。
依据这一理论,采用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可以泻热祛风、调气理血,使肌肤得血养而症除。
患者可以这样做:充分暴露患部,常规消毒患部皮肤和针具。
术者右手持梅花针均匀地、力量适中地由皮损的外边缘顺时针方向向皮损中心扣刺(以局部渗血为度),术毕取口径适宜的玻璃罐。
采用打火机开至最大火焰,于玻璃罐内迅速闪过后吸拔于患部,留置5~10分钟,起罐并将血迹擦拭干净,在患部常规局部消毒。
接着如持笔状将艾条点燃端对准患处,施以温和灸,方向也是由皮损的外边缘顺时针向皮损中心呈螺旋状,以患者自觉局部温热但不灼痛为度。
时间以病患面积而定。术毕患者再取适宜体位毫针直刺曲池、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天枢各1?5寸,施捻转、平补、平泻手法1分钟后留针30分钟,中间加强手法一次。隔日1次,10次一疗程。
梅花针扣刺活血通络,温经养脉,通过皮肤的神经自我调节作用,激发脏腑经络功能,从而改善皮损局部的微循环。
扣刺后又于局部拔火罐,可以清泄血分邪热,移毒泻毒,促进局部循环和组织的再生,加强了养血、和血、通经、活络的功效。
艾条温和灸在这里不仅仅是温补的作用,还有解热抗炎、引热外出、扶正固表的作用。
在局部治疗的同时,再辅以毫针直刺曲池、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天枢等穴,可以内外皆治,标本同调,远近结合共同达到治疗的目的。
四、中医放血疗法要注意什么
中医放血疗法是中医一个很常规的治疗手段。目的是清除体内毒瘀败血,主要通过调和气血、活血祛瘀、通经活络等途径,来调整人体脏腑,使脏腑和谐、经脉畅通、气血和调、阴阳平衡、治病祛疾。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治疗各种慢性病,也可以治疗急症。
中医放血疗法的六种适应症
中医放血疗法通常情况下用来应对泻火、解毒、退热、止痛、消肿、急救六种病症。
中医认为,火热内扰,可致多种病症,常表现为心烦不安、口舌生疮、肢体疼痛肿胀、急躁易怒甚至发热等症状,放血疗法可以直接适用于解决多种热证。
其次,这里所说的解毒作用,是指机体在病理的状况下,由于自身机能障碍不能抵抗毒邪而出现的证候,如因毒火而致的红丝疔、带状疱疹等,放血不仅能使机体内的毒素随血排出,还可以通过理血调气作用,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以抑制病邪扩展与再生。
对于发热作用,中医认为发热主要有两种,一为阳盛发热,一为阴虚发热。放血的退热作用主要是前者。因为阳气盛必然会血盛,放血可以减少血盛,使机体的气血趋于正常。
消肿、止痛作用,多为体内有疼痛症状的疾病,中医解释为经脉中有闭塞不通的地方。放血是带出经脉中的瘀滞的病邪,调整闭塞的壅阻的局面,经脉畅通了,疼痛一般情况下就得到缓解了。临床许多急性病或意外碰撞,如咽喉痛、偏头痛或受到撞击的部位等,应用放血疗法能收到好的效果。
很多人会疑惑放血的急救作用,韩德雄补充道,这里通常是指患者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大多家人在这时会感到素手无策,这个时候家人可以用针将患者指尖部位针刺放血,能达到回阳救逆、醒神开窍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院前抢救方法。
提醒:放血不是人人适宜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种治疗方式,有出血体质、血友病和晕血者一般是禁止使用的,另外孕妇也不宜这种治疗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划破即可,切不可割断血管。最后提醒,除急救外,其他需要放血的病症建议找医生或在专业指导下操作,以免因不当的方式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