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肠道易激综合征吃什么好 怎么诊断肠道易激综合征

2017-04-2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潘夏菡

一、肠道易激综合征的饮食

  姜艾糖水,材料生姜12克,艾叶9克,红枣6枚,红糖15克,白糖15克。制作用清水洗净生姜的污泥,去除姜皮,切成薄片备用。用清水洗净艾叶的粉尘备用。红枣用清水略泡后洗净,剥去枣核备用。以上各物准备就绪后,一同放进沙锅内,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煮,待温后饮食。作用本方对于阴寒内盛的腹痛较适宜。

  姜归糖水,材料当归15克,生姜15克,红糖15克。制作先用清水洗净当归,放在锅中,隔水稍蒸,使当归变软,然后切薄片备用。生姜用清水洗净沙泥,去除姜皮,切薄片备用。以上物品准备就绪,一同放进沙锅内,加进适量清水用中火煮,待温后饮用。作用本方适用于虚寒腹痛。

  莲山粉,材料莲子肉500克,淮山药500克,薏苡仁500克,芡实500克。制作先将莲子肉、淮山药、薏苡仁、芡实分别放进沙锅内,用文火炒至略焦黄,然后将各种药物分别放进打粉机内打成药粉,再将这四种药粉混和,用干燥的玻璃瓶装起。每次服用30克,用温开水调成稀糊状服食,每日数次。作用本食疗方适用于脾虚腹泻。

二、肠道易激综合征的诊断

  1.慢性细菌感染  多次粪便常规及培养有阳性发现,以及充分有效地抗生素系统性治疗,症状改善明显,可明确诊断。

  2.慢性阿米巴痢疾  多次大便找阿米巴及甲硝唑试验治疗可明确诊断。

  3.血吸虫感染  血吸虫疫区病人可作乙状镜检查,取直肠黏膜找血吸虫卵,或用粪便孵化法和其他方法加以鉴别。

  4.吸收不良综合征  有腹泻,但大便中常有脂肪和未消化食物。

  5.肠肿瘤  小肠的良性小肿瘤可发生腹泻和间歇性发作的部分肠梗阻。结肠肿瘤也可以出现类似肠道功能性疾病的症状。特别是对老年人应注意。可进行X线钡剂造影检查或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6.溃疡性结肠炎  有发热、脓血便等异常表现。经X线钡剂造影或结肠镜检查可以鉴别。

  7.克罗恩病  常有发热、贫血、虚弱等全身症状。X线钡剂造影或结肠镜检查即可鉴别。

  8.乳糖酶缺乏  乳糖耐量试验可以鉴别。乳糖酶缺乏有先天和后天之分。临床表现为吃乳制品后有严重的腹泻,大便含有大量泡沫和乳糖、乳酸。食物中去掉牛奶或奶制品,症状即可改善。酸牛奶经乳酸菌将乳糖分解,可供这类病人食用。

  9.胃肠道内分泌肿瘤  促胃液素瘤可出现严重的腹泻和顽固的溃疡病,血清促胃液素水平极高,一般治疗无效。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也引起严重腹泻;血清VIP水平增高。

三、肠道易激综合征的检查方法

  ①氢呼吸试验法:其原理为不能在小肠吸收的糖类如乳果糖在结肠内经细菌酵解释放氢气,经肺呼出。因而口服乳果糖后,相隔一定时间(10~15min)收集呼气氢,利用气敏色谱仪测定呼气氢浓度。根据呼出气体氢气浓度的变化,测算口-盲通过时间。当呼吸氢浓度高出基础值的50%或高出4~l0ppm水平时,即为峰值,从口服乳果糖至到达峰值的时间为口-盲通过时间。有些因素影响检查结果,如空腹时服乳果糖,对于不同的病人,当时所处的消化间期时相不同,造成口-盲通过时间结果不均一性,因此应与试餐同时服乳果糖,因进餐后消化间期立刻被停止,而代之以消化期的活动。这样受试者条件一致。若与液体试餐同给则代表液体的通过时间,若与固体同给则表示固体的通过时间。试餐的成分需与普通膳食的成分相似的规定膳食;运动量影响动力,需规定同样的运动量;药物会影响呼吸试验,要求检查前48h停服抗胆碱药、钙离子通道阻滞药,硝酸甘油、镇静药及精神药物,1个月内未用抗生素;另外还应考虑胃排空功能和消化道细菌的影响。

  ②放射性核素扫描法:

  A.小肠通过时间测定:通常用99mTC标记试餐,试餐后在γ相机下进行计数(前后体位的核素扫描,以纠正误差)。若用两种放射性核素标记,其中一种用于胃排空,一种用于测定口-盲通过时间,由此推算出小肠通过时间。

  B.结肠通过时间的测定:以放射性核素标记液态物灌入盲肠或口服定位在盲肠崩解的放射性核素胶囊。从而测算结肠的充盈和各段的通过时间,其缺点是非生理性标志物。相比之下,口服胶囊法更接近生理情况。

四、肠道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1.肠运动异常  IB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肠运动功能异常。有研究发现IBS患者空肠段丛集状收缩波(discreted clustered constrictions,DCCs)及回肠推进性收缩波(prolonged propagated constrictions,PPCs)增多,且与痉挛性疼痛一致。腹泻型IBS患者白天的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igrating motor complex,MMc)出现次数增多,周期缩短;在Ⅱ期和进餐后有较多的空肠收缩;结肠显示大量的快速收缩和推进性收缩;近段结肠快速通过且与大便的重量呈正相关;胆碱能刺激后降-乙状结肠多项动力指标增加。相反,便秘型IBS患者近段结肠通过时间延长,排空明显减慢;高幅推进性收缩减少;降、乙状结肠在基础状态下的收缩频率和收缩时间减少,对胆碱能刺激的反应性降低,与此同时近端结肠收缩时间的百分比却显著增加,表现为不协调性。肛管内压力升高,肛门括约肌对直肠扩张的反应性松弛迟钝。排便时外括约肌异常收缩,与IBS患者排便困难有关。

  2.感觉异常  IBS患者的腹痛阈值较正常人低,因此对标准的结肠扩张产生过度的感觉。这种感觉异常与丛集运动异常的协同作用是IBS患者出现痉挛性疼痛的主要因素。精神压力、焦虑加重患者结肠扩张时的疼痛感觉。相反,松弛状态下对肠扩张知觉减低。超常的直肠肛门感觉引起排便不尽感,甚至排便前的腹痛感。而直肠肛门的过度感觉又与直肠过度的反射运动相伴随。即排便不尽感刺激引起运动应答增强,从而导致排便频度增加,但不伴排便重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