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体质容易感染乙肝吗 哪些人容易感染乙肝
2018-12-0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康谷雪
一、过敏体质是否容易感染乙肝
过敏体质和体质差的人都容易感染乙肝。容易感染乙肝的人有:
1、孕妇比一般妇女更易患乙肝病毒性乙肝,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妊娠后胎儿生长发育所需大量营养全靠母体共应,造成孕妇的肝脏负担大大加重,抗病能力也随之明显下降。
2、小孩肝脏相对成人来说,血供丰富,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但免疫系统不成熟,对入侵的乙肝病毒不能及时清除,且容易产生免疫耐受。因此,婴幼儿感染乙肝后容易成为慢性携带者,尤其是有乙肝家族史的小孩。
3、体质较差的人,由于体内的免疫系统无法有效的清除病毒,因此感染病毒之后最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
4、常喜欢在路边卫生条件不好的小店就餐的人,以及因病需要输血或血制品的人,或性生活不检点的人常易患乙肝。
5、老年人身体各内脏器官的功能都会发生退化,其中肝脏改变亦很明显。首先,是肝血流量减少,肝脏吸收营养、代谢物质和清除毒素的能力也相应减退;其次,是肝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肝脏损伤后,肝脏的恢复能力下降。同时全身免疫功能下降,因此,老年人也是乙肝的易感人群。
二、乙肝症状表现都有哪些
1。全身症状:乙肝患者常感到体力不支,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究其原因,除可能是肝功能受损引起的病理性原因外,还可能是因病态下体能消耗增加,同时进食减少,食物消化吸收障碍,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无法满足身体的需要导致的。另一方面乙肝感染者除了受到身体上的痛苦外,来自外界精神和心理压力导致精神状态不佳、抑郁也会引起全身症状。
2。消化道症状:肝脏是重要的消化器官,肝脏分泌的胆汁是食物消化所必需的。肝脏疾病时,胆汁分泌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乙肝症状。
3。黄疸: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关键所在,病情较重时,肝脏的胆红素代谢功能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黄疸。当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以后,胆红素从尿液排出,使尿液颜色变深.它是黄疸最早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饮水过少或某些药物也会引起尿黄的现象,应注意区别。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继续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肤黄疸,严重黄疸可引起皮肤瘙痒。
4.肝区疼痛:肝区疼痛是乙肝的主要症状之一。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的疼痛,当肝脏发炎肿大时,肝包膜紧张,痛觉神经受刺激,可引起肝区闷疼、隐痛、不适等。如果疼痛比较剧烈应怀疑伴有其他疾病的可能。
5.肝外表现:不少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化患者由于长期内分泌失调,皮肤色素沉着或者持续或反复黄疸,胆绿素在皮肤沉着,可出现面色黝黑晦暗的情况,称肝病面容。患者面部、颈部、前胸和手背可出现几毫米到数厘米不等的类似蜘蛛的毛细血管簇,压之褪色,称为蜘蛛痣。男性可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对称或不对称性的乳腺增生、肿痛,甚至可误诊为乳腺癌,施行乳腺切除术;女性可出现月经失调、闭经、性欲减退等。这些都可能与肝功能减退,雌激素灭活减少.体内雌激素增多有关。
三、乙肝患者日常该如何健康饮食
乙肝患者平时首先应该选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
因为不适当的饮食会形成乙肝患者出现过敏症、消化缺点、体能差、及无法去掉有毒物质。蛋白质含量低,而糖类及脂肪含量高的饮食,尤其是包含很多饱满脂肪(来自油炸食物)及氢化脂肪的饮食对乙肝病人尤为晦气,它们无法供应身体足够的蛋白质,以修补受损的安排,并加重肝脏的担负。
其次,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合理弥补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一切细胞安排的构造基础。患乙肝时,因为肝脏细胞遭到损害,机体免疫功用降低一级,需求蛋白质进行修复,并增强免疫功用,高蛋白饮食通常为每日供应蛋白质95-130克,如有腹水、无血氨增高,每日每公斤体重应供应蛋白质2—3克;若有血氨增高,则应约束蛋白质的摄入量。乙肝患者日常应该如何健康饮食?不仅如此,乙肝患者还应留意供应蛋氨酸、胆碱、卵磷脂等抗脂肪肝物质,每日食用含适最动物蛋白质和蛋氨酸的食物,如淡菜、鱿鱼、瘦肉、蛋、鱼、豆类及其成品等,
然后,乙肝患者的日常饮食还应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乙肝病人应设法从饮食中弥补所需维生素,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主要有:动物的肝脏、牛奶、鸡蛋黄、韭菜、包心莱、菠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主要有各种新鲜蔬菜、生果、豆芽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主要有豆类、花生、新鲜蔬菜、酵母、动物的肉类、肝脏等;乙肝病人因为胆汁排泄受阻,影响刘锥生索k的吸收,应多食用菠菜、圆白菜、菜花、花生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同时蔬菜和生果亦是矽物质、纤维素及微量元素的重要来历,因而有人建议乙肝病人每天最少食用500g蔬菜或生果。另外,因维生素类不耐高温,所以,应尽量防止长期煮炖,而以生食或暴炒为主,以削减维生素的损坏。
最后,乙肝患者的日常饮食应该避免饮食过量
饮食过量是使肝功用不良最常见的原因。肝脏吸收食物有如海绵通常。饮食过量会添加肝的担负,致使肝疲倦。当肝脏工作过度,可能使有毒物质还来不及被解毒就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加重乙肝患者的症状反应。
四、乙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呢
胎源性传播
母亲在生育小孩时传染给小孩,但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胎源性传播也是可以有效避免的。
在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怀孕期间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婴儿出生后注射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能够有效阻止。
医源性传播
如一些医院、美容院在乙肝病毒携带者用过的器具不消毒,或者消毒不彻底导致乙肝病毒感染器具,在下一个正常人使用时很容易感染上乙肝病毒,这已经医源性传染。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生活密切的人感染乙肝病毒的机率比较高,如共有刮胡刀,洗脸盆,碗筷等,乙肝病毒携带者把这些器具感染了,正常人使用很容易感染。
但是并不需要太过惊恐,正常人在病毒抗体足够多的时候一般是不会感染的。
昆虫叮咬传播
这种传染方式主要见于热带、亚热带昆虫较多的地方,昆虫叮咬过乙肝病毒携带者后再叮咬正常人,很容易使正常人感染乙肝病毒。
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染方式,如输人全血、血浆、血清或其他血制品,通过血源性注射传播。
性接触传播
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关系时容易感染乙肝病毒。传播的比率最大。因此为了他人和自己的健康,一定要采用避孕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