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天性髋脱位 先天性髋脱位怎么办
2017-04-09 来源:快问新闻部 作者:郑乐萱
到目前为止,引起先天性髋脱位的主要原因有三种,第一种是遗传因素,第二种是韧带松弛因素,第三种是机械与体位因素。遗传因素是小儿的长辈有患此病的历史,这种疾病在女婴中更为常见,容易导致发育不良;韧带因素是婴儿在母体中,母体超量的内分泌引起腹内婴儿的髋脱位;机械体位因素是幼儿在母亲腹中膝关节伸直,关节固定于屈曲,外旋所致。
对于先天性髋脱位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依靠体征判断,第二种是通过X线测量和检查。依靠体征判断,可以通过幼儿的外观与皮纹判断,患病的幼儿大腿与小腿的比例不相同,小腿细长,大腿比较短粗,臀部宽大并且两侧的皮纹不相同;将患病幼儿放平呈现平躺状态,将幼儿两腿屈膝至九十度左右,脚踝放平并且对称,会发现两膝盖的高低不平等;患病的幼儿股骨头无法摸到,将幼儿屈膝屈髋,可以发现臀部前面空虚,后面却可以感到股骨头在活动;将幼儿平卧,屈膝至九十度左右,医生将小孩臀部托起,抓住两,膝盖同时向外展开,正常的小孩两膝可以放平,并且触及桌面,患病的小孩无法做到。通过X线测量和检查,可以通过X线摄片以及髋臼系数检查出小儿是否患病。
根据幼儿出生时长,分别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出生未满两个月的幼儿,可以借助外力复位的方法,即将拇指至置于大粗隆外向前内方推压,但是要注意控制力度;对于出生三个月以上,但是在2到3岁以下的幼儿,因为患病时间较长,髋组织周围的肌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痉挛,所以在复位之前必须先做牵引,如果出现复位失败的情况,可能是髋内脂肪增生所造成的,这时候需要做切开复位手术;对于3到8岁的幼儿,定病儿的患病时间更长,髋组织周围的肌肉痉挛更加明显,并且髋臼发育很差,已经无法通过手法复位,这时候只能做切开复位手术。
先天性髋脱位很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第一种是股骨头骨骺分离,坐骨神经受到损伤,股骨段发生骨折,这些病症主要是牵引时用力过度或者麻醉太浅所引起的;第二种是再脱位,主要是由于换石膏时不小心,还有自身髋臼发育不良所引起的,即使复位后,也很容易再脱位;第三种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主要原因是手术创伤过大,损伤股骨头的供血;第四种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病,这是晚期的并发症,主要出现于幼儿年龄过大的人群,年龄较大的患儿在进行手术后,成年后会有此类并发症。
对于先天性髋脱位的患者,饮食方面暂时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只要营养均衡,合理饮食就可以了;另外,先天性髋脱位的早期治疗十分重要,家长和医生必须十分重视,若发现应及早就诊,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