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怎么的原因与症状 该怎样治疗

2017-05-1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常芷蕾

一、上火的原因与症状

  上火的原因

  “上火”从中医理论看,认为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感受外邪,或人体机能活动亢进,就会出现阳盛阴衰的热证证候。

  一般认为实火(实热)多由于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而精神过度刺激、脏腑功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实火内盛。虚火(虚热)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阴血虚损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

  “上火”(热证)的病因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①外感火热之邪;

  ②寒邪入里化热;

  ③七情过激,郁而化热;

  ④饮食不节,积久化热;

  ⑤房室劳伤,劫夺阴津。

  上火的症状与类型

  “上火”(热证)的临床表现有轻有重,常见的重症如中暑,多在处于温度过高、缺水、闷热的环境下时间过长所致,可出现发热,甚至昏迷,是一种典型的外感火热证。

  而通常所说的“上火”一般比较轻,多属于中医热证的轻症,如不伴有全身热性症状的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这种情况内生的火热情况比外感火热多。如工作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吃辛辣食物等,易从内生火。

  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牙龈出血、鼻衄出血、耳鸣耳聋、疖疮乍起、身热烦躁、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红苔黄、脉数。

  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可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气虚内热)两型。阴虚火旺多表现为潮热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脉细数。

二、不同情况的上火中医治疗

  灭实火

  实火症状重、来势猛。一般来说,感染性疾病,如各种炎症——热性肺炎、阑尾炎等,都属此类。发热重、恶冷轻、出汗多、咽发干、小便黄赤等,是上述热性疾病的共性,但都会随着病情的好转而迅速消失。

  牛黄解毒片:可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肺胃蕴热引起的头目眩晕,口鼻生疮。

  牛黄清火丸:清热、散风、解毒,可用于肝、胃、肺蕴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鼻生疮、风火牙疼、咽喉肿痛、痄腮红肿、耳鸣肿痛。

  灭肝火

  肝开窍于目,肝有火主要表现在眼干、眼痒、结膜炎、眼屎分泌多;脾气暴躁易冲动,感觉压不住火,总想发脾气,有时甚至有胸肋刺痛感。

  黄连羊肝丸:有泻火明目的作用,用于肝火旺盛、眼睛肿痛、视物昏暗等。

  龙胆泻肝丸:清肝胆之火,用于肝胆湿热(对肾有损害,用前需咨询医生)。

  灭肺火

  肺有火主要表现为鼻及鼻腔干燥、生疮;干咳、痰粘黄、咽喉疼痛、肺部不爽、感觉憋闷等。

  羚羊清肺丸:主要作用是清肺利咽、止咳嗽。可用于肺热盛、因气候变化导致的邪气入侵、身体发热、头晕、嗓子肿痛等。

  清肺抑火丸:具有清肺止咳、化痰通便作用。可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口干咽痛、大便干燥等。

  栀子金花丸: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功效。可用于肺胃热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大便秘结。

  板蓝根颗粒:可用于病毒性感冒、咽喉肿痛。

  双黄莲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灭心火

  心有火主要表现在舌、舌边尖发红,心烦意乱、多梦或睡不着觉、小便黄甚至有热辣刺痛感,口渴、想大量饮水等。

  同仁牛黄清心丸:具有益气养血、镇静安神、化痰息风作用。用于痰热上扰引起的胸中郁热、惊悸虚烦、头目眩晕、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等。

  安宫牛黄丸:主要用于高热昏迷、热入心包、痰迷心窍、肝昏迷、中风、病毒性感冒、小儿高热等。

  灭脾胃之火

  脾有火主要表现在口舌、舌苔黄腻,口苦口干、口唇生疮、想大量饮水。胃有火主要表现在牙及牙龈痛、牙龈红肿、牙根发炎、口臭、大便干燥。

  牛黄清胃丸:具有清胃泻火、润燥通便功效。可用于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便秘尿赤。

  牛黄上清丸:主要用于清上焦火,比如口舌生疮、眼睛肿痛、牙龈肿痛等。

  三黄片:用于咽喉肿痛、牙龈出血、心烦口渴等。

  新清宁片:活血化淤,用于喉肿、眼睛痛、便秘等。

三、上火不同症状败火小窍门

  (1)喉干嗓哑

  饮淡盐水;服蜜梨膏;饮橘皮糖茶。

  (2)咽喉肿痛

  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痛苦;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咽喉疼痛时,可用一匙酱油漱口,漱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

  (3)口长水泡

  切几片生姜入口咀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临睡前洗好脸,挤点眼药膏涂在口唇疼痛处,翌日疼痛就会减轻,继续敷用几天,可使疼痛消失。

  (4)鼻塞难通

  如左鼻孔不通,可行俯卧位或右侧卧位,右手撑住右后颈,掌根靠近耳垂,托起头部,面向右侧,肘关节向右上方伸展,伸得越远越好。由于经络的舒展作用,少则十几秒,多则几十秒,即可使鼻孔通气。

  如右侧鼻塞,可以相反动作治之。两侧同时鼻塞,可先后轮换动作治之。

  (5)嘴唇干裂

  可饮黄瓜猕猴桃汁。原料:黄瓜、猕猴桃、凉开水、蜂蜜。做法:黄瓜洗净去籽,留皮切成小块,猕猴桃去皮切块,一起放入榨汁机,加入凉开水搅拌,倒出加入蜂蜜于餐前一小时饮用。

  两种合用能润口唇。其他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也可以使用,如西红柿、柚子等。提醒:嘴唇干千万别用舌头舔,否则只会更干。

  (6)皮肤干痒

  可食红薯炒乳瓜(幼嫩黄瓜)。做法:红薯、乳瓜、香菜叶、葱段、蒜末。红薯、乳瓜切成块;油四成热时放入蒜末、葱段,倒入红薯块煸炒五成熟时再放入乳瓜炒匀,加入适量清水、盐、鸡精,汤汁收干即可。

  二者能补虚健脾强肾润肤。提醒:皮肤痒时不要使劲抓挠,否则易致感染。

  (7)头发干枯

  可食蜜枣核桃羹。做法:蜜枣、核桃仁、白糖适量,将蜜枣去核,洗净,沥干水分;与核桃仁、白糖一起下锅小火炖煮;待汤羹黏稠、核桃绵软即可关火食用。

  此甜汤滋补肝肾、润肺生津、养血润发。此外,其他坚果、鱼类和粗粮对头发也有很多好处。提醒:尽量不用吹风机吹头发,以免更干。

  (8)咽喉干肿可食蜜梨膏

  做法:取生梨,用榨汁机榨成梨汁,加入适量蜂蜜,以文火熬制成膏。每日一匙,能清热去火、生津润喉。

  新鲜绿叶蔬菜、黄瓜、橙子、绿茶、梨、胡萝卜也有很好的清火作用。提醒:“上火”期间,不宜吃辛辣食物、喝酒、抽烟,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经常漱口,多喝水。

  (9)鼻出血

  可食水果西米露。做法:西米洗净后,倒入沸水中;煮到西米半透明,把西米和热水隔开;再煮一锅沸水,将煮到半透明的西米倒入沸水中煮,直到全透明,将沸水都倒去;

  煮一小锅牛奶并加少许糖;将西米倒进牛奶中煮至开锅;将煮好的西米牛奶晾凉,加入水果丁即可。

  采用一些清凉的水果如梨、橘子、苹果、猕猴桃、香蕉清解燥热,加上西米和牛奶的补养脾胃,是冬季调理的好方法。

  吃性冷的食物,如萝卜、莲子、松花蛋等可有效缓解上火导致的鼻出血。提醒:不要一次大量喝冷饮,以防伤肠胃。

四、缓解宝宝上火的蔬菜都有哪些

  蔬菜一:茄子

  一句话点评:茄子性寒凉,可以清热解毒,给易“上火“的宝宝食用时不要用油烧的方法烹饪,可以采用蒸茄子的方法。

  食谱:缤纷蒸茄子

  材料:茄子300g,肉馅100g,红椒50g,黄椒50g,油、盐、酱油、糖各适量。

  做法

  1、彩椒洗净切成小丁,茄子洗净、去皮、切条备用。

  2、茄子条码放在盘中,入蒸锅蒸10分钟。

  3、另起锅,注入油,下入肉馅煸炒至变色。

  4、加入酱油、糖煸炒均匀,倒入彩椒丁,煸炒均匀后加入盐调味,关火。

  5、蒸好的茄子条挤掉水分,将炒好的肉末彩椒丁浇在茄子上即可。

  蔬菜二:白菜

  一句话点评:白菜性微寒,有清热除烦,利二便的作用。

  食谱:红火虾仁白菜

  材料:白菜200g,青虾100g,葱10g,姜10g,料酒10ml,白糖10g,油、盐各适量。

  做法

  1、白菜洗净斜切片备用。青虾洗净,剥去外衣,切成寸断备用。

  2、起油锅,加入葱姜爆香。

  3、放入虾仁翻炒,炒至虾仁变色,炒出红油后倒入少量料酒和白糖。

  4、放入白菜同炒,炒至白菜稍软后放入少量酱油继续翻炒。

  5、出锅前放入适量盐炒至均匀即可。

  蔬菜三:芹菜

  一句话点评:芹菜性寒凉,能去肝火解肺胃郁热,容易“上火”的宝宝常食有益。

  食谱:芹菜炒猪肝

  材料:芹菜500g,猪肝300g,红椒15g,料酒20ml,酱油20ml,糖3g,胡椒粉2g,油、盐、葱姜、鸡精、香油、淀粉各适量。

  做法

  1、芹菜洗净切段,红椒切丝,猪肝切片。

  2、把猪肝加入糖、胡椒粉、料酒、淀粉、酱油抓拌均匀,芹菜用淡盐水焯烫过凉。

  3、炒锅倒入橄榄油,爆香葱姜,倒入猪肝,炒至猪肝变色、坚挺盛出备用。

  4、再稍倒一点油,倒入芹菜翻炒,加入糖和盐,加入酱油,翻炒后加入红椒丝,再倒入炒过的猪肝。

  5、淋入香油,加少许鸡精,翻炒均匀关火即可。

  蔬菜四:莴笋

  一句话点评:莴笋性微寒,质地脆嫩、水分多,功效特点为清热、顺气、化痰,适合肺胃有热的宝宝食用。

  食谱:蘑菇莴笋蛋汤

  材料:蘑菇100g,莴笋250g,鸡蛋2个,油、盐、葱各适量。

  做法

  1、鸡蛋打匀,放油炒熟,铲碎盛出。

  2、莴笋去皮,洗净切丝。蘑菇洗净切片。

  3、锅里油热,放下莴笋丝煸炒一下,待莴笋丝稍微有些发蔫,倒入开水,煮开1分钟。

  4、放入蘑菇片煮开2分钟,放入炒好的蛋皮,煮开。

  5、放点盐,放些葱花后即可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