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中医治疗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危害
2017-05-14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常芷蕾
一、多动症有什么危害
1、对个人的危害:
很多孩子在自己的学习上不能集中精神,很多的家长都没有注意,其实,也是一种健康的危机。轻微多动症儿童只是在学习上不能专心,不能主动去学,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在行为上不能自控。学习花费时间长。很难胜任难度大的学习内容。思维速度和书写速度很难达到高水准。
2、对家庭的危害
由于孩子的不健康成长,很多的家庭就会被认为孩子不争气,没有用心。多动症儿童学习不仅成绩较差,还厌学、逃学,扰乱课堂秩序,因此常常被老师叫去批评,使家长又羞愧又恼火,回家后便对孩子进行责骂、棍棒教育。有的高价请家庭教师,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也无济于事;有的使孩子对家长产生对抗、仇恨情绪,影响家庭和睦。
3、对学校的危害
有时候孩子不健康的身体情况,也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圈子的。在学校里,多动症儿童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打架斗殴,偷窃破坏,成绩低下,即使老师花很大精力也收效甚微。如果一个班多几个这样的孩子,则教学质量必然受到影响,使老师特别恼火,总想让他们留级,甚至把他们开除。
4、对社会的危害
由于多动症的孩子不能合理的控制自己,就会有很多坏的习惯。多动症儿童如不及时治疗,到成人后由于自控能力差,冲动,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往往犯罪率较高,并屡教不改成为惯犯,影响社会安定及人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进行这样的疾病治疗,也是很有必要的,家长在生活中就要注意孩子的健康成长。从中医辨证施治的观点来看,儿童多动症与“脏躁”、“躁动”、“健忘”、“失聪”等证有关,因此,临床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种类型来诊治。
二、多动症儿童的异常表现
儿童多动症症状之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儿童多动症症状中最明显的一种了,患有儿童多动症的孩子经常在上课、写作业的时候精神难以集中,经常出现一些粗心大意的低级错误,书本、文具盒等等常常弄丢。这样会造成孩子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困难,难以正常完成学业,成绩无法提升,甚至最后难以升学、毕业等等。
不仅如此,多动症孩子的注意难以集中还表现在与人沟通的时候,他们往往似听非听,神游其外。这也就是为什么患有多动症的儿童总是记不住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
当然,生活中的多动症儿童对于爸爸妈妈们提出的家务劳动或是布置的其他任务也总是会呈现出逃避、讨厌、不愿意做等等情绪。就连他们在玩的时候,也经常丢失玩具或者是不知道把玩具放在了什么地方。
儿童多动症症状之难以自控:
患有多动症的儿童,经常会出现一些冲动的行为方式,譬如在不恰当的情况之下乱跑乱跳,或是在学校排队放学的时候不能遵守纪律,喜欢插队、干扰别人。
而他们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就喜欢抖腿或是在座位上不停扭动,小动作多,并且在老师的多次提醒之下也依然难以自我约束,难以保持安静的坐姿。
他们还会喜欢讲话,叽叽喳喳影响别人的学习或是工作,与人交流会打断别人,抢话说。这些都是儿童患有了多动症的常见症状。
儿童多动症症状之行为冲动:
患有儿童多动症的儿童还会行为冲动,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们可能会一时兴起或是由于冲动做出不顾及后果的事情,譬如与人打架、争吵、斗殴等等,这样会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阴影,同时也会在校园中造成不良的影响。
儿童多动症症状多与心理有关,有些爸爸妈妈们可能觉得孩子生理没病就不需要看医生,其实这是不对的。有时候心理上的疾病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可能也会是终生的。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好好对照小编上述提及的这些症状,看看您的孩子是不是真的患上了儿童多动症。一旦您觉得孩子很多症状都符合,就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便确诊,及早帮助孩子解决,将伤害降到最低。
三、5疗法应对宝宝多动症
1、心理疗法
对父母和教师的咨询工作使父母和教师懂得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及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管教应该是及时的、公正的、耐心的和有信心的,不能苛刻要求儿童,并具体辅导帮助。
2、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要提高孩子的认识,让他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帮助孩子逐步学会正确判断和评价自己的行为;要制订一些简单的规章制度,作为孩子的行为准则,让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发展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可让他从事感兴趣的活动,如看画册、听故事。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可有意识地让他下棋、画画等,锻炼注意的集中性、持久性。但是,要求孩子学习做事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疲劳。
4、行为管理
教师和家长需要针对患者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行为管理和心理教育,避免歧视、体罚或其他粗暴的教育方法,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当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和校方确定患儿的病情或行为已经影响患儿参加学习的能力时,则患儿可以在学校里接受干预治疗。可以将患儿的座位安排在老师附近,以减少患儿在上课时的注意力分散,课程安排时要考虑到给予患者充分的活动时间。
5、药物治疗
(1)中枢兴奋剂
一线治疗药物,目前国内主要是*及其控释片。*,商品名利他林。低剂量有助于改善注意力,高剂量能够改善多动、冲动症状,减少行为问题。
中枢兴奋剂仅限于6岁以上患者使用。因有中枢兴奋作用,晚上不宜使用,药物副作用有食欲下降、失眠、头痛、烦躁和易怒等,尚不能确定是否影响生长发育。中枢兴奋剂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抽动症状,共病抽动障碍患者不建议使用。长期使用中枢兴奋剂时还必须考虑到物质滥用的问题。
(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代表药物托莫西汀,托莫西汀疗效与*相当,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已被列为ADHD的一线治疗药物。特点:每天给药1次,疗效可持续24小时;长期服用,无成瘾性;该药起效时间比中枢兴奋剂缓慢,一般要在开始用药1~2周后才能出现疗效,不适用于需要急性治疗的ADHD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需餐后服药。
四、小儿多动症的中医治疗
一、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早产、难产、脑外伤和某些传染病、中毒等因素有关,并与家族遗传、先天发育及出生史有一定联系。中医认为是肝郁痰滞,痰气交阻,郁久化火,心神被扰所致。 本病病位在心,与肝脾关系密切。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注意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做事或听课,易受外界干扰。
行为障碍:好动、好说、好闹,自己难以控制。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多,语言过多,难以遵守纪律,容易影响他人学习,好与同学争吵。
情绪障碍:易怒、易兴奋。情绪不稳,易激动,控制力弱,常因不能满足其要求而大哭大闹,甚至在冲动时打闹不休,较难预测其情绪波动。
学习困难:尽管其智力不差,但由于注意力涣散,学习内容不能全面掌握,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对学习缺少自信心,因而学习成绩不佳。
2.体征:
可有轻度协调运动障碍,或动作笨拙,或不能像同龄儿童那样做精细动作。
3.实验室检查:
脑电图大多正常,或有非特异性改变,如慢波增多等。
三、治疗方法
1.治法:疏肝清热、涤痰开窍、安神定志。
2.方药:自拟安神定动汤。
3.组成:炒枣仁15~20克,云茯苓10~15克,紫丹参12~15克,合欢皮10~15克,生龙骨、生牡蛎各15~20克,醋柴胡6~10克,生栀子5~10克,广郁金6~9克,胆南星3~6克,石菖蒲6~9克,炙甘草3~6克。
4.方解:安神定志汤中以云茯苓、酸枣仁益气健脾、养心安神为君;丹参、生龙骨、生牡蛎、合欢皮助君药重镇安神为臣;柴胡、栀子疏肝解郁、清热除烦,肝气平,火气消,情绪自稳;胆星、郁金、菖蒲涤痰清心开窍,痰消郁除,神明自主,此两组药物共为佐;甘草益气助化源,又调和诸药为使。本方正是根据小儿多动症的病机立法组方,科学配伍而成,故在临床上有满意疗效。
5.加减:自汗者加黄芪10~20克,白术6~10克,防风3~6克;盗汗者加山萸肉8~10克,地骨皮5~10克;内热炽盛者加黄连5~8克,黄芩6~10克;厌食者加焦三仙15~20克,鸡内金6~10克;智力低下者加益智仁6~9克,远志5~9克。
6.煎服方法:水煎2遍,合汁300毫升,早晚分服。6剂为1个疗程,一般服2~3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