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治疗中风 半身不遂的中药_ 中风药膳

2017-05-27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傅芷卉

一、中医药治疗中风、半身不遂

  (一)风痰阻络

  1,临床表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形体丰满,口角流涎,喉中痰鸣,肢体麻木。时或神志昏蒙,心烦胸闷。舌苔腻而黄,脉象弦滑。

  2,病因病机:风痰留窜经络,血脉为之闭阻。

  3,治法:化痰通络。

  4,方剂:导痰沥(《济生方》)加减。

  药物:姜半夏10~15g,茯苓15~30g,陈皮10g,甘草6~10g,胆南星10g,枳实6~10g,天竺黄l0g,竹沥10g,桑枝15~30g,木瓜10g,丝瓜络10g。

  方义:半夏、陈皮和胃,茯苓健脾,甘草调中,胆南星、天竺黄、枳实理气,竹沥清热豁痰,桑枝、木瓜、丝瓜络通络。

  加碱;有热者加黄连、山栀清热,有寒者加附子、挂枝温寒,有风者加地龙、天麻、羌活祛风通络。

  5,变通法;如见失语者可用涤痰汤(《济生方》)加减,即上方加菖蒲、远志等通窍启音。如见面瘫可合牵正散(《杨氏家藏方》)用,即上方加僵蚕、全蝎、白附子等搜风通络。

  (二)肝阳上亢

  1,临床表现: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头晕且痛,目眩耳鸣,舌强语謇,口歪,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硬有力。

  2,病因病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脉络瘀阻,气血不通。

  3、治法:平肝潜阳通络。

  4,方剂: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加减。

  药物:天麻15~30g,钩藤15~30g,石决明15~30g,牛膝15~30g,白芍15~30g,当归l5g,桑寄生15~30g,山栀10g,桑枝15~30g,丝瓜络1 5~30g,地龙10g,僵蚕10g。

  方义: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地龙、僵蚕搜风通络,牛臃、桑寄生补益肝肾,山栀清热,桑枝、丝瓜络舒缓筋脉,白芍、当归养血和血。

  加减:肝肾虚者加杜仲、川断补益肝肾,肝阳上亢者加龙骨、牡蛎、龟甲潜阳。

  5,变通法:若阴血虚亏,津液被劫,风阳内动,口苦心烦,便干口渴。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者。切忌再用苦寒伤阴或温燥之品以劫阴。当予滋阴息风通络,可用羚羊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加减。药用羚羊角、玄参、钩藤、菊花、生地、白芍、茯苓、竹茹、川贝、丝瓜络、稀莶草、木瓜、桑寄生等。

  (三)气血亏虚

  1,临床表现:一侧性弛缓性瘫痪,手足不温。面色觥白,腰背酸痛,形寒神倦。舌淡,脉沉细或迟缓。

  2,病因病机:气血亏虚,正虚络空,风寒侵袭,筋脉失养。

  3,治法:补益气血,祛风通络。

  4,方剂:三痹汤(《妇人良方大全》)加减。

  药物:黄芪15~30g,续断10~15g,独活10~15g。秦艽10~15g,防风10~15g,细辛3g。川芎10~15g,当归10~15g,熟地10~15g,白芍10~15g,桂枝10g,茯苓15~30g,杜仲10~1 5g,怀牛膝10~15g,党参10~15g,甘草6~10g。

  方义:黄芪、党参、茯苓,甘草益气健脾,续断、杜仲、牛膝朴益肝肾,川芎、当归、熟地、白芍和血养血,独活、秦艽、防风、桂枝、细辛祛风通络。

  加减:血脉瘀滞者,加全蝎、地龙、红花、桃仁化瘀通络。

  5,变通法:可用独活寄生汤(《千金要方》)加减。

  (四)风邪中络

  1,临床表现:半身不遂,口歪流涎,言语謇涩,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肌肤麻木。舌苔白。脉弦。

  2,病因病机:正虚络空,风寒之邪入中经络,气血痹阻,筋脉失养。

  3,治法:祛风养血通络。

  4,方剂:大秦艽汤(《妇人良方大全》))合牵正散(《杨氏家藏方》))加减。

  药物:秦艽10g,防风10g,白芷10g,细辛3g,羌活10g,独活10g,当归15g,赤芍l5g,川芎10g,全蝎6g,白附子6g,僵蚕6g。

  方义:秦艽、防风、白芷、细辛、芜活、独活祛风散寒,赤芍、川芎、当归和血活血,全蝎、白附子、僵蚕搜风通络。

  加减;有热者加石膏、黄芩清热。

  5,变通法:风邪中络,可用《古今录验》续命汤,药用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川芎、杏仁等。有热者也可用风引汤(《外台秘要》),清热重镇。药用大黄、干姜、龙骨、桂枝、甘草、牡蛎、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等。

  (五)气虚血瘀

  1,临床表现:偏枯不用,肢软乏力,患侧手足浮肿,面色萎黄少华或紫黯,语言謇涩,口眼歪斜。舌淡紫,脉细涩无力。

  2,病因病机:气虚不能运血,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痹阻。

  3,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4,方剂: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减。

  药物:黄苠30~60g,赤芍15g,川芎10g,当归15g,生地10~15g,地龙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30g,桑枝15g,川牛膝15g。

  方义:黄芪益气通络,赤芍、川芎、当归、生地和血活血,地龙通络息风,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桑枝引药至上肢,川牛膝引药至下肢,

  加减:口眼歪斜加僵蚕、全蝎搜风通络,言语謇涩加石菖蒲、远志通窍启音。

  5,变通法:偏枯日久,加重活血通络而疗效不显其庄觅患侧上、下肢青紫瘀肿者,可用水蛭、虻虫、土鳖虫、乌梢蛇、石楠藤、稀莶草等,活血破瘀、搜风通络,起废治瘫。

  (六)肝肾亏虚

  1,临床表现:半身不遂逐渐发生,病人多年高力衰,面色苍白,腰酸腿软,齿摇发脱,耳鸣健忘,眩晕目糊,语言不利,神情呆滞。智能低下,如癫如痴。舌红,脉沉细弱。

  2,病因病机:虚损耗伤或先天禀赋不足,肾精肝血不充,筋脉失于濡养而致。

  3,治法:滋补肝肾。

  4。方剂;地黄饮子(《宣明论方》)加减。

  药物:熟地15g,山萸肉10~15g,石斛10~15g,麦冬10~15g,五味子10g,石菖蒲10g,远志10g,茯苓15~30g,苁蓉15g,巴戟10g,僵蚕6g,全蝎6g。

  方义:熟地、山萸肉滋朴肝肾,苁蓉、巴载天温润壮阳,石斛、麦冬、五味子养阴益气,石菖蒲、远志、茯苓通窍养心,僵蚕、全蝎搜风通络。

  加减:阳虚者加桂枝、跗子温阳通络,夹瘀者加地龙、红花、桃仁化瘀通络。

  5,变通法:失语为主者可用资寿解语汤(《杂病源流犀烛》)加减,药用羌活、天麻、羚羊角、石菖蒲、竹沥、桂技、附子等,息风通窍。

二、脑中风治疗方法

  脑中风是生活中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很多脑中风患者在患病后是突发的,脑中风患者没有心理准备,脑中风不仅给患者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且还会给患者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脑中风患者在患病后会选择中医治疗,那么中风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中风患者在患病后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了解。脑中风患者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牛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肝火偏旺,阳亢化风,横窜络脉。常用药: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珍珠母、石决明镇肝潜阳;桑叶、菊花清肝泄热;黄苓.山栀清肝泻火;牛膝活血化瘀,引气血下行。

  脑中风患者可以食用乌鸡汤,取乌骨母鸡1只,去毛及肠杂,洗净切块后加入清水、黄酒等量,文火煨炖至骨酥肉烂时即成。食肉饮汤,数日食毕。适用于中风后言语蹇涩、行走不便者。高血压患者需同服降压药,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脑中风患者在患病后如果选择中医治疗,脑中风患者可以选择吃北芪炖南蛇肉,黄芪60克,南蛇肉200克,生姜3片。将蛇肉洗净,与黄芪、生姜共炖汤,加油、盐调味即可。饮汤食肉。益气通络。适用于气虚血瘀、脉络闭阻、口眼歪斜、口角 流涎、语言不利、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等症。

  中医治疗脑中风一般讲究的是对症下药,脑中风患者在患病后最好是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根据具体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脑中风患者在患病后要注意对病情的护理,不要吃太多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脑中风患者要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三、中医如何拔罐治疗中风后遗症


  对于中风后遗症,中医有十分丰富的治疗经验。现在专业人士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医拔罐治疗中风后遗症,根据其特点的不同,一般分为实证和虚证2型。

  一、实证: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伴有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或伴有腹胀便秘,头晕目眩,口黏痰多,午后面红、烦热等。

  (1)选穴 肩髃、曲池、合谷、居髎、环跳、风市、阳陵泉、承山、血海。

  (2)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上述各穴拔罐,留罐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虚证:半身不遂,肢体瘫软,言语不利,口舌歪斜,伴有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偏身麻木,心悸自汗出;或伴有手足心热,肢体麻木,五心烦热,失眠,眩晕耳鸣等。

  (1)选穴 肩髃、臂臑、手三里、合谷、大椎、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悬钟。

  (2)拔罐方法 灸罐法。先在大椎、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各穴用艾条温和灸5~10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度。然后各穴拔罐,留罐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提醒:中风后遗症治疗第一需要的是早期的功能恢复锻炼和及时的对症药物,此外调适情志,增加营养,增强体质也是必要措施。

四、中风药膳方

  中风吃什么好 中医推荐六款药膳方

  竹沥姜汁粥

  材料:鲜姜汁10滴,鲜竹沥50毫升,大米50克。

  制作:1米左右的新鲜淡竹1段,架在柴火上,烧烤其中间部分。这时由两端流出的淡黄色液体,便是竹沥。取出50毫升备用。大米洗净,用沙锅煮粥,待粥熟烂后,加入竹沥和生姜汁,调匀后,少量多次温热食用。若无生姜汁,也可用生姜三片在粥半熟时,加入同煮至熟。

  功效:本药膳有较强的清热化痰作用,对于痰热内盛,喉间痰鸣的中风患者较为适宜。

  炖人参汤

  材料:高丽参9克,西洋参6克,猪瘦肉50克。

  制作:将高丽参和西洋参切成薄片,与洗净的猪瘦肉一起放进炖盅内,加进100毫升冷开水,隔水用中火炖2小时,待温,饮服。

  功效:本药膳具有益气救脱作用,对于体虚脉弱、气虚阴亏、正气欲脱的中风患者较为适宜。

  干菊花粥

  材料:干菊花瓣15克,大米50克。

  制作:将干菊花瓣放进打粉机内打成粉末备用。大米洗净用瓦锅煮粥,待粥将成时,放入菊花末再煮1~2分钟便可。分次服食。

  功效:本药膳有清肝火、降压作用,对于肝火内盛、血压偏高的中风患者较为适宜。

  桃仁饮

  材料:桃仁10克,鲜香芹250克,决明子30克,白蜜适量。

  制作:先将香芹洗净,用榨汁机榨取鲜汁30毫升备用。桃仁和决明子均打碎,放入沙锅内加清水煎药汁,煎好后加入鲜香芹汁和白蜜拌匀,饮服。

  功效:本药膳有平肝清热、活血通便作用,对于脑血栓形成伴大便秘结的中风患者较为适宜。

疾病百科| 中风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温馨提示:
多吃蔬菜和水果,饮食中应有适当的蛋白质。

脑中风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老年人群 常见症状:眩晕、偏瘫、一侧面部或肢体麻木、失语、视觉障碍、意识不清、行走困难[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西药治疗、中药治疗、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