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怎么办 心慌是怎么回事
2018-11-24 来源:网友编辑 作者:孔冷雪
一、心慌的一些常识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出现心慌的时候要区别处理。年轻人或中年人,没有什么原因常感心慌、手抖、出汗、易发脾气、易饿而吃得多,但消瘦得很明显,怕热,这往往提示可能患了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症状均是基础代谢增高所致。
如果心慌的同时伴尿量减少、双下肢浮肿,严重时浮肿可遍及全身,夜间不能平卧,一平躺就感到喘不上气,并常感小腹部及右上腹胀痛,且有食欲不振,这可能出现了心力衰竭。常感到心慌,并伴心痛、头晕、夜间失眠、多梦、健忘等,如测量血压发现血压尚正常时,则可能为神经衰弱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
出现心悸时,可深呼吸后屏气1—2秒,然后慢慢呼出,使心跳减慢。刺激喉部,产生作呕反应,亦可减慢心率。有的患者通过简单的情绪控制和心理暗示是不起作用的,心慌还是频频发生。
二、医学心慌及鉴别诊断
(一)心律失常
1、过早搏动
如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等。
2、心动过速
如各种原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
3、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高动力循环状态引起心脏收缩增强
1、生理性
如剧烈运动、大量烟、酒、茶的刺激、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肾上腺素应用等。
2、病理性
如高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缺氧、嗜铬细胞瘤等。
(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
(四)心脏神经官能症。
鉴别诊断
心慌气短:可能和心情、年龄有关,也可能是心脑疾病造成的。常见于窦性心动过速的伴发症状。
心火:在中医学指人体的内热。常表现为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口舌生疮等症。
三、如何预防和检查
预防
注意调节情志,防止喜怒等七情过极。 适当注意休息,少房事,少进食含动物脂肪多的饮食,少进咸、辣和酒、烟、浓茶、咖啡等。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体操、气功等,注意预防感冒等。 一定要控制情绪,少生气。
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规律。
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事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疾病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
相关检查
心电图 、胸部CT检查。
主症: 自觉心跳心慌,时作时息,并有善惊易恐,坐卧不安,甚则不能自主,兼见气短神疲,惊悸不安,舌淡苔薄,脉细数,为心胆虚怯;头晕目眩,纳差乏力,失眠多梦,舌淡,脉细弱,为心脾两虚,心烦少寐,头晕目眩,耳鸣腰酸,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为阴虚火旺,胸闷气短,形寒肢冷,下肢浮肿,舌淡,脉沉细,心痛时作,气短乏力,胸闷,咯痰,舌暗,脉沉细或结代,为心脉瘀阻。
四、心慌表现
1、内心体验:惶惶不可终日,烦躁不安。
2、植物神经系统变化:胸闷,心跳加快,心悸,胃肠蠕动下降,食欲下降等。
3、运动系统表现为无力,手脚发软,细微震颤,发抖,多余动作出现如眨眼、咬牙等,面肌紧张,坐立不安等等。
1、中医中药对此病的综合治疗,整体调理,可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2、多进食含维生素C类水果(如桔子、番茄等)及富于氨基酸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等)。
3、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
4、服药要遵医嘱,尤其是伴心律失常的患者,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5、避免剧烈活动,注意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建议你多吃些黑豆,黑芝麻,莲子,木耳,红枣。这些都是补充身体元气,健脑补肾精的。有不错的安神宁心效果。
用药时,建议你选择中医治疗调理,标本兼治安全副作用小,
效果理想还可以养心安神,能避免西药的不良反应,另外调整好心态,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学会自我缓解压力,多和身边的朋友们沟通交流,多到户外活动,这样会对你的病情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