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为什么会血红蛋白偏低 血红蛋白偏低都有哪些危害

2017-06-15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卞海冬

一、血红蛋白偏低的主要因素

  缺铁性贫血一般会表现为血红蛋白偏低,最常见的原因是饮食中缺乏铁,铁摄入量不足直接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因此会导致血红蛋白分子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故障。这无疑会造成血红蛋白质水平偏低产生贫血。

  妇女贫血除铁营养不足外,也与月经失血过多、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子宫内置节育器、多次妊娠、多次流产等因素有关;

  慢性肠炎及消化吸收不良、疟疾、肠寄生虫感染(蛔虫、钩虫、绦虫)及包括艾滋病在内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也是造成贫血的原因,以上疾病除营养补充外,还需要治疗原发病。

  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中,营养不良是其中一个最常见因素。除了缺铁外,维生素不足(特别是B12)缺乏也会直接影响血红蛋白数量。这种问题最常见于孕妇和饮食不当的女性(缺乏叶酸,维生素和矿物质)。

二、儿童血红蛋白偏低要怎么办

  儿童血红蛋白偏低怎么办,下面我从几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方法/步骤

  1.富含铁的食物。如鸡肝、猪肝、牛羊肾脏、鸡蛋黄、海带、木耳、红衣花生、紫菜、瘦肉、蛋黄、海带、黑芝麻、芝麻酱、黑木耳、黄豆、蘑菇、红糖、油菜、芹菜。

  2.做菜多用铁炊具烹调。

  3.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虾及豆类等。

  4.服用补铁补血的保健品,它的成分有乳酸亚铁和蛋白锌,可促进铁元素的吸收合成血红蛋白。

  5.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绿色蔬菜,酸枣、杏、橘子、山楂、西红柿、苦瓜、青柿椒、生菜、青笋等。

  6.补血饮食:如炒猪肝、猪肝红枣羹、姜枣红糖水、山楂桂枝红糖汤、姜汁薏苡仁粥、黑木耳红枣饮料等。

  注意事项

  饭后不要喝茶,食冰冷食物,食粗糙食物。

三、血红蛋白偏低都有哪些危害

  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临床普遍采用的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10g/L,低于110g/L为轻度贫血,低于90g/L为中度贫血,低于70g/L为重度贫血,

  各种人群的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如下:

  正常成年男性:120~160g/L(12-16g/dL);

  成年女性:110~150g/L(11-15g/dL);

  新生儿:170~200g/L;

  儿童:110~160g/L(12-14g/dL)。

  血红蛋白偏低的危害:

  缺铁性贫血起病大都缓慢,由于缺铁,血红蛋白的制造发生困难,不仅可引起贫血,而且血液运载氧的能力也会有影响,一般表现在皮肤粘膜逐渐苍白或苍黄,发展下去会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头晕耳鸣、疲乏无力,毛发干燥;指甲菲薄脆弱,严重的呈扁平状,有的象羹匙似中间下凹,边缘翘起,叫做匙形反甲。严重的会有心慌气短,甚至心脏扩大,导致贫血性心脏病。如果长期贫血的小孩子,会出现个子较矮小,体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记忆力减退,情绪和智力都会受到影响。少数孩子爱吃炉灰渣、墙皮、土块等,称为异食癖。

四、血红蛋白异常结果是什么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1.相对性增多:

  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另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绝对性增多:

  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

  (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等。

  (2)病理性增多: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所致,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在另一些情况下,病人并无组织缺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增多并非机体需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亦无代偿意义,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以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一般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为贫血。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贫血可分为四级。轻度:血红蛋白>90g/L、中度:血红蛋白60~90g/L、重度:血红蛋白30~60g/L、极度:血红蛋白<30g/L。

  1.生理性减少:

  3个月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较正常人低10%~20%。妊娠中、后期由于孕妇血容量增加使血液稀释,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低,均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2.病理性减少:

  (1)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

  1)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

  2)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2)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造成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及一些化学、生物因素等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3)失血:急性失血或消化道溃疡、钩虫病等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