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治疗有哪些 疟疾症状体征有哪些
2017-06-27 来源:网友编辑 作者:康雪旋
一、疟疾治疗有哪些方法
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邪郁少阳
寒战壮热,汗出热退,休作有时,伴有头痛面赤,恶心呕吐,口苦。舌苔薄白或黄腻,脉弦或弦数。
[治法] 和解少阳,祛邪截疟。
[方药] 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克,黄芩12克,半夏12克,常山(酒炒)7克,草果7克,甘草7克,生姜3片,大枣3枚。
若表实恶寒甚而汗少者,加桂枝,羌活,防风各7克,口渴甚者,加葛根,石斛,天花粉各12克,湿盛胸脘痞闷,加青皮、苍术,厚朴各7克。
2.暑热内郁
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汗出不畅,头痛,骨节酸痛,口渴引饮。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 清热解毒,益气生津。
[方药] 白虎加桂枝汤加减:生石膏35克(先煎),知母12克,甘草s克,粳米35克,桂枝12克。若但热不寒,伴胸中烦闷气短,改用白虎加人参汤,人参16克,病延日久,阴液大亏,舌尖绛而干,加青蒿鳖甲汤:鳖甲25克(先煎),青蒿12克,生地16克,丹皮12克,亦可加入常山、草果、柴胡等截疟之品。
3.暑湿内蕴
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头痛身楚,口不渴,胸胁满闷,神倦乏力.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
[治法] 辛温达邪,散寒除湿。
[方药] 柴胡桂姜汤加减:柴胡12克,桂枝7克,干姜7克,黄芩12克,栝萎根16克,牡蛎16克,甘草7克.苔白腻甚者,加草果7克,厚朴12克:胸腹痞闷加槟榔7克,陈皮12克,汗出不畅去牡蛎;恶寒较重,或泛吐痰延,加附子7克,半夏12克。
4.疫毒侵袭
发病急,病情重,热型不一。
(1)热瘴: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头痛面赤,烦渴饮冷,甚则神昏谵语,惊厥,舌红少绛苔黑垢,脉洪数。
[治法] 辟秽除瘴,清热保津。
[方药] 清瘴汤:黄芩12克,黄连7克,知母12克,柴胡12克,常山7克,青蒿12克,半夏12克,陈皮12克,茯苓12克,竹茹12克,枳实12克,生甘草7克,滑石16克,朱砂1克(研末冲服)。热盛者加生石膏35克,大青叶16克,舌质深绛少津加生地12克,玄参16克,石斛12克,玉竹16克,大便干结加生大黄12克,元明粉12克。
二、疟疾症状有哪些
典型疟疾的临床表现是间歇性寒战 高热与大量出汗。特别是呈规律性的间日或三日发作一次,具有寒战 高热,继之大汗热退的过程,一般很少其他疾病症状混淆 但应注意在发病之初及恶性疟,其发热多不规则,使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
反复疟疾发作后 多有贫血及脾大,对临床诊断亦有较大帮助。
脑型疟多在疟疾发作数日后 出现神志不清、抽搐和昏迷。如大量的红细胞在血管内溶解破坏 加之疟原虫本身及其释放的毒素造成的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成为溶血尿毒综合征,亦称黑尿热。此种情况又常为抗疟药物(如奎宁及伯氨喹)所诱发 对临床表现酷似疟疾,但多次血及骨髓检查未发现疟原虫者,可试用抗疟药作诊断性治疗 一般于24—48h后发热被控制而不再发作。
诊断依据:
一 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前是否到过疟疾流行区,新近有无输血史。
二:实验室检查
疟疾诊断的确立有赖于厚或薄血涂片 吉姆萨染色后直接镜检疟原虫。厚血片先行溶血后检查,可使受检量增大10倍 但无法确定其与红细胞关系,最好与薄血片同时参照检查。
恶性疟的诊断以查见配子体最具特征性 但其发育缓慢,早期常不易查间。而较晚期出现的大量疟原虫血症 又使大量含疟原虫的红细胞粘附于内脏微血管,亦难于在外周血中查见故镜检时应格外仔细,并需有一定的经验的检查者
骨髓涂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外周血
疟疾的其他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吖啶橙荧光染色法 具有快速诊断的特点。型特异的dna五探针杂交法,敏感性很高 可检出每毫升血中40—100疟原虫的红细胞水平。先进一步改用pcr法代表放射性32p标志探针后,可适合于现场应用 血清学方法有用于特异抗原检测的药盒,如针对恶性疟组氨酸蛋白2的elisa法,具有方法快速敏感的特点 鉴于患者需3—4周后才有明显的抗体出现,因而抗体的检测价值较小,仅用于调查 反映该地区的疟疾流行传播情况。惟外来人员检测到高滴度抗体,常提示有新近的感染 在实验室检查中,特别重视早期的快速诊断方法,不仅能使病人获得及时的正确治疗 而且可以有效防止疟疾的进一步传播。
三、疟疾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
疟原虫侵入人体后经血流侵入肝细胞内寄生、繁殖,成熟后又侵入红细胞内繁殖,使红细胞定时的、成批的破裂而发病。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2、传播途径 疟疾的传播媒介为按蚊,经蚊虫叮咬皮肤为主要传播途径。极少数病例可因数带疟原虫的血液后而发病。 传播疟疾最重要的是中华按蚊,为平原区间日疟传播的主要媒介。在山区传播疟疾以微小按蚊为主。在丘陵地区则以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为重要媒介。在海南岛山林地区发现其传疟媒介为大劣按蚊。
3、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感染后虽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持久。各型疟疾之间亦无交叉免疫性,经反复多次感染后,再感染时症状可较轻,甚至无症状。而一般非流行区来的外来人员常较易感染,且症状较重。
四、疟疾应预防复发的原因
急性疟疾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发作停止,症状消失,身体很快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能正常生活与工作。可是,有些人在3个月或半年之后,又开始打起“摆子”来了,并且在发病之前并没有被蚊子叮咬,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些人是感染了间日疟原虫所致。这种疟原虫进入人体后,在肝细胞内的发育繁殖速度有快有慢,发育快的只在肝细胞内停留7~9天,就侵入血液中的红细胞,进行周期性地发育繁殖,在蚊子叮吸人血后12~20天便引起急性疟疾发作。发育慢的要在肝细胞内休眠3个月或半年,甚至长达1年以上才离开肝脏,侵犯红细胞。如果对急性疟疾病人只给予杀红细胞内疟原虫的药物治疗,则肝细胞内发育慢的原虫仍然存在,几个月之后,它们发育繁殖起来,使发过病的人又开始打“摆子”。因此,对疟疾病人不仅要用氯喹等药物控制急性发作,而且还要用伯氨喹林等药物预防复发。疟疾的治疗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身体很快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能正常生活与工作。可是,有些人在3个月或半年之后,又开始打起“摆子”来了,并且在发病之前并没有被蚊子叮咬,,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些人是感染了间日疟原虫所致。这种疟原虫进入人体后,在肝细胞内的发育繁殖速度有快有慢,发育快的只在肝细胞内停留7~9天,就侵入血液中的红细胞,进行周期性地发育繁殖,在蚊子叮吸人血后12~20天便引起急性疟疾发作。发育慢的要在肝细胞内休眠3个月或半年,甚至长达1年以上才离开肝脏,侵犯红细胞。如果对急性疟疾病人只给予杀红细胞内疟原虫的药物治疗,则肝细胞内发育慢的原虫仍然存在,几个月之后,它们发育繁殖起来,使发过病的人又开始打“摆子”。因此,对疟疾病人不仅要用氯喹等药物控制急性发作,而且还要用伯氨喹林等药物预防复发。疟疾的治疗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