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的危害是什么_ 导致晕厥的因素有哪些
2017-07-10 来源:网友编辑 作者:齐天荷
一、昏厥有哪些危害
晕厥是因为脑组织缺血导致的短暂性的意识和肌力丧失,发作快而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暂。一般来说危害不大,恢复后没有什么副作用。但是若是因为心脏问题导致的晕厥就要引起重视了。心脏如同发动机一样,心脏出了问题就会导致比较严重的情况。而晕厥后会因为突然的失去意识倒地后,头部、四肢等部位因为发生碰撞而发生严重的外伤,或留终身的残疾,甚至失去生命。一般晕厥会出现先兆反应,发现后要及时的躺下。
1.眩晕患者发作期会出现旋转、呕吐,同时还会造成迷路、前庭、耳蜗器官损害,造成耳蜗毛细胞死亡和前庭功能丧失,进而引起耳鸣、耳聋、共济失调等危害性。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思维下降、头痛痴呆、脑血栓、脑溢血、半身不遂、中风偏瘫,甚至猝死。
2.中老年患者,多次发作可影响脑血管调节机能及大脑微循环,加重脑供血不足,诱发脑梗塞等症。
3.影响交际,生活圈缩小,精神压力加大等。
4.坑边、井边、过马路、旅游登山等正常活动由于担心美尼尔氏综合症突然发作,都成为危险活动。所以医生提醒中年人一定要特别注意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疲劳。美尼尔氏综合症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在急性期里小心活动,尽量卧床休息,免得因为眩晕而导致摔伤、骨折等危险。
长期憋尿的人要注意了,经常憋尿不但会损伤器官引发感染,还会出现排尿性晕厥。因为膀胱排空的比较快,血压下降,导致脑部的供血不足而导致晕厥,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就诊,就会诱发心肌梗塞、心率失常等严重情况,或有生命危险。
二、晕厥的几大原因
1、血管舒缩障碍 其中主要是血管迷走性晕厥及直立性低血压所致的晕厥。较少见的有排尿性晕厥和咳嗽性晕厥等。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侯爱洁
血管迷走性晕厥最为常见,约占58.4%,多见于年青体质较弱的女性,往往有诱因,如疼痛、情绪紧张、恐惧、天气闷热、疲劳、空腹等。另一特点是往往在站立或坐位时发生,很少发生于卧位。晕厥发生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而心跳微弱,面色苍白出冷汗,但恢复较快,无明显后遗症。
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所致的晕厥发生于患者采取直立位或持久站立时,由于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收缩压下降,导致脑部一时性供血不足所致。
2、心原性晕厥 这一类晕厥最严重,系心脏病时心输出量减少或心脏停搏所致,其原因可由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排血受阻、心肌缺血等引起。晕厥可在任何体位突然发生,通常为数秒钟至数分钟,可伴有癫痫样抽搐,偶有大小便失禁,面色苍白,心搏与脉搏消失。一旦发生心原性晕厥,应立即抢救,行心脏按摩。
3、脑原性晕厥 由于脑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导致一过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最常见的就是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频繁的发作往往预示着较严重的脑梗塞将发生。应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使用阿斯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
4、血液成分异常 低血糖、重度贪血及换气过度综合征所致也可造成晕厥。
三、昏迷的分类
1.浅昏迷 临床表现睁眼反应消失或偶呈半闭合状态,语言丧失,自发性运动罕见,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及内在的需要,完全无知觉和反应。但强烈的疼痛刺激可见患者有痛苦表情、呻吟或肢体的防御反射和呼吸加快。脑干的反射如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仍然存在,眼脑反射亦可存在。呼吸、脉搏、血压一般无明显改变。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2.中度昏迷 病人的睁眼、语言和自发性运动均已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强烈的疼痛刺激或可出现防御反射。眼球无运动,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减慢或增快,可见到周期性呼吸、中枢神经元性过度换气等中枢性呼吸障碍。脉搏、血压也有改变。伴或不伴四肢强直性伸展和角弓反张(去皮质强直)。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3.深昏迷 全身肌肉松弛,对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引出逃避反应及去皮质强直。眼球固定,瞳孔显著扩大,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前庭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跖反射全部消失。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大小便失禁,偶可潴留。
4.脑死亡 表现为无反应性深度昏迷,自主呼吸停止,瞳孔扩大固定,脑干反射消失,并伴有体温、血压下降。脑电沉默,脑血管造影不显影等。此时即使心跳仍在维持,但全脑功能永不恢复,一定时间内心跳也终将停止。
四、昏迷的食疗调理
昏迷的两大食疗调理之一、独参汤
原料:人参、红糖30克。
制法:将人参切片,放入锅中,加水约100克,煎约30分钟,取汁,加入红糖搅化即可服食。
昏迷的两大食疗调理之二、糯米葱粥
原料:糯米100克,葱30克。
制法:(1)糯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500克,先用大火煮开,改为中火续煮,至粥汁浓稠时改为小火。(2)葱洗净,切碎,待粥近熟时加入锅中,再煮片刻即成。
昏迷患者的日常饮食
应给予病人高热量、容消化流质食物;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
鼻饲食物可为牛奶、米汤、菜汤、肉汤和果汁水等。另外,也可将牛奶、鸡蛋、淀粉、菜汁等调配在一起,制成稀粥状的混合奶,鼻饲给病人。
每次鼻饲量200~350毫升,每日4~5次。
鼻饲时,应加强病人所用餐具的清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