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2017-07-12 来源:网友编辑 作者:齐天荷
一、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发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研究了患者血和骨髓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生成BFU-E和CFU-E的情况,可将病因分成六种情况:①无红系祖细胞生长,骨髓增生重度减低,依靠输血维持生活,对雄激素无效。②与上组类似,但只BFU-E不生长。③BFU-E减少,雄激素有效,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不需输血。④CFU-E及BFU-E低于正常,骨髓增生减低,不需雄激素治疗,不需输血。⑤病情稳定,轻度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和(或)大红细胞增多,BFU-E稍减少。⑥血象正常,BFU-E和CFU-E正常或稍少,不需治疗。说明FA患者临床表现很不一致,介乎正常与非常不正常之间。
二、发病机制
异质性反应了遗传型的异质性。检查了三种FA细胞系之DNA损伤修复功能互补性之后,发现可将FA分为四组即FA-A,FA-B,FA-C和FA-D。说明可能存在四个不同的FA基因。其中一个即FA-C已分离和克隆,并已开始进行基因治疗研究。
Nordenson等把过氧化氢酶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加入到FA细胞培养时发现FA细胞自发染色体畸变水平下降。SOD是癌与细胞内抗氧化作用的一种关键性酶。许多研究已经测出FA红细胞SOD水平下降了20%~40%但其白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SOD并未减少。而且从FA细胞纯化的SOD并未发现有何变化,提示FA红细胞SOD的减少是由于这个细胞系的调节异常。同样,不同时期参与超氧自由基去毒作用的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FA细胞全都正常。由于FA细胞并不对细胞过氧化物和过氧化物破坏中产生的H2O2和OH- 特别敏感,这样的结果也并不意外。此外,FA细胞内除有SOD和过氧化氢酶外,还有许多抗氧化剂包括L-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维生素C和去铁胺(deferoxamine)等都有保护FA细胞不被丝裂霉素引起染色体畸变的作用,表明FA细胞氧压和自发性染色体畸变之间呈正相关。这些材料说明FA细胞有由于氧原子所致的损伤。同时提示细胞生成氧原子过多或细胞增加了对毒性氧中间物的敏感性,这可能是FA的基本缺陷。这个理论还提示FA细胞氧损伤有普遍性的增加。然而Seres和Fomace在直接研究DNA损伤与氧压关系时并未发现FA细胞与正常细胞在氧依赖性方面有任何差别。为了研究哪种氧对FA细胞染色体畸变及生成缺陷更为重要,Joenje和Gille证明可能是单线氧(single oxygen)。单线氧是一种高度活跃的化合物,它可能对FA特别重要,因为它能引起DNA和蛋白质的交联(cross-linking)。
二、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护理措施
1、对于急性型以及重型者比须绝对卧床休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如过没有自发性出血,血色素已升到能耐受一般活动者,可适当的参加一定的体力活动而不必过分的限制,如可以参加一些家庭轻体力劳动,同时可适当地参加一般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散步、保健按摩,以增强自身免疫力,使造血功能恢复。
2、经常保持病室清洁,每天空气消毒,白细胞下降者应该行保护性隔离避免感染发生。
3、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身体锻炼,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避免到公共场所,以免感染疾病;
4、严格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用药,不能自行的增减药量,定期的做肝、肾功能检查。
5、平时不要吃刺激、辛辣、过冷、过硬的食物,特别的避免进食海鲜食品。应该吃一些清谈容易被人体吸收消化的食物,同时也要补充维生素来提高自身所缺营养元素。保持乐观情绪,适当做一些运动,不要过于劳累。避免接触有毒物质,远离感染。
三、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一)先天性纯红再障。90%于初生到1岁内起病,罕有2岁以后发病者,遗传规律尚不清,有家族性。患儿生长发育迟缓,少数也有轻度先天性畸形,如拇指畸形,和Fanconi贫血不同很少伴发恶性疾病。患者红系祖细胞不但数量缺乏,并且质有异常。HbF增多,胎儿膜抗原i持续存在,嘌呤解救途径酶活性增高,说明核酸合成有缺陷。患者淋巴细胞在体外可抑制正常红系祖细胞的生长。20%病例可自发缓解,60%患者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无效者亦可做骨髓移植。
(二)急性获得性纯红再障。在慢性溶血性贫血的病程中发生病毒感染,特别是人类微小病毒(parvovirus)B19感染,可选择性抑制红系祖细胞,发生急性纯红再障,又称溶血性贫血的再生障碍性危象;某些病例在病毒感染后发生造血功能暂时停顿,导致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中出现巨原红细胞,又称急性造血停滞。急性纯红再障也可发生在1~4岁小儿,数周后自愈,并无感染因素,称儿童暂时性幼红细胞减少症。急性纯红再障尚见于病毒性肝炎和某些药物诱发,如苯妥因、硫唑嘌呤、氯霉素、异烟肼和普鲁卡因胺等,停药后大多数病例会完全恢复。
(三)慢性获得性纯红再障。主要见于成人。50%患者伴有胸腺瘤,仅5%胸腺瘤患者有纯红再障;这些胸腺瘤多数系良性,70%为纺锤细胞型,少数为恶性;女性多见(女∶男为3~4.5∶1)。少数尚可继发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及某些肿瘤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胆道腺癌、甲状腺癌、支气管肺癌及乳腺癌等。原因不明者称原发性获得性纯红再障,系多种免疫机制引起幼红细胞生成抑制,患者血清中存在抗幼红细胞抗体,抗红细胞生成素抗体或具有抑制性T淋巴细胞等。患者常伴多种免疫学异常如免疫球蛋白增高或降低、单株免疫球蛋白及血清多种抗体阳性,如冷凝集素、冷溶血素、嗜异抗体、抗核抗体等。抗人球蛋白试验等阳性。个别患者可伴多种内分泌腺功能减低。不伴胸腺瘤的纯红再障多见于男性(男∶女为2∶1)。
四、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并发症
一、并发症
1.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易并发多种恶性肿瘤 文献报道的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80余例,其中12例于确诊后2~43年并发恶性肿瘤,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例,霍奇金病(HD)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例及肝细胞癌1例。
2.长期应用激素治疗者可合并发育障碍及继发感染。
3.病情进展可导致心力衰竭,晚期因输血过多可继发血色病,或心源性肝硬化。
二、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治疗
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用雄激素及皮质激素。多数患者对雄激素有效。近来已试用莫拉司亭(GM-CSF)(12.5~10μg/kg,连用42天)和IL-3(0.5~10μg/kg),对一些患者有效。从欧美文献找到23例作了同基因骨髓移植,1例作了脐血同基因干细胞移植,除1例失败外,22例于追查18~67个月后皆存活。认为骨髓移植可使患者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