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血吸虫病的治疗_血吸虫性肝病的详细治疗

2017-10-0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秦元瑶

一、血吸虫病的详细治疗

  【治疗】

  (一)抗虫治疗

  1.吡喹酮

  目前,吡喹酮是治疗人畜血吸虫病的最好药物。因为它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疗程短、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个理想的抗血吸虫药。

  (1)剂量与疗程: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目前主张用下列方案:

  急性血吸虫病:总剂量成人为120mg/kg,于2~3天内分次服完,体重超过60kg者仍按60kg计。儿童的总剂量为140mg/kg,服法参照成人。

  慢性血吸虫病:成人按总量60mg/kg,2大内分4次服完;儿童体重在30kg以内者,总量按70mg/kg,30kg以E者与成人相同剂量。服法参照成人。

  晚期血吸虫病:一般总量可按40-60mg/kg,2天内服完,每日量分2~3次服。年老、体弱、有其他并发症者,可按总量60mg/kg,3天内分次服用完。感染严重者可按总量90mg/kg,分6天内服完。儿童总旨为70mg/kg,于2日内分6次服用。

  预防性治疗: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有明显疫水接触史的人群于接触疫水后25~30天,不作粪榆或血清学筛查,即给予吡喹酮。成人:40mg/kg,儿童:50mg/kg,1天内1次顿服或分2次服完。作为预防性治疗,证明能防止血吸虫病发病,对人群健康起到保护作用。

  (2)治疗效果: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疗效十分肯定。表现为:

  粪检阴转:在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用吡喹酮治疗结束后,逐日对其粪便行毛蚴孵化观察,阴转率近100%。最迟阴转时间为开始服药后第17-19天。但须提出,粪检阴转率与用药剂量及疗程有关,在有效剂量内,并非均能100%阴转。因此,对不再接触疫水的患者应考虑择期复治的问题。

  症状控制:一般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在吡喹酮给药后4~5天开始退热,10天左右体温降至正常。此时,肝区疼痛消失,食欲增加,全身情况显著好转。多数患者肿大的肝脾回缩。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治疗后,其腹泻、黏液血便及乏力等症状大多消失,体力增强,但肝脾回缩较慢,复常需要更长一些时间。

  指标复常:治疗前血象、肝功能及细胞免痉功能异常者在随访时显著好转,恢复正常。

  (3)影响因素:不同虫种对吡喹酮的敏感性不一样,不同地理品系日本血吸虫对该药的敏感性也有差异;该药对不同成熟度及不同虫龄的日本血吸虫疗效不一。如对23日以前的童虫疗效较差,固此,治疗急性感染者需用较大剂量;宿主的免症状态(包括特异性免疫)、年龄、药物代谢速率亦会影响吡喹酮效果。

  (4)不良反应: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是相当安全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昏、乏力、四肢酸痛、腹痛、腹泻,少数患者有恶心、呕吐、便血、心悸、皮疹等。便血是一种较严重的反应,多伴腹部绞痛,见于1%左右的病人。近半数急性血吸虫病患者于服药当天有畏寒、发热,体温较用药前上升约1℃,可能为药物杀虫所引起的异性蛋白反应。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见有吡喹酮治疗直接引起血吸虫病患者死亡的报道。

  2.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大量研究表明,青蒿素及其多种衍生物(如青蒿素琥酯、蒿甲醚等)具有抗血吸虫作用。近年来,青蒿素琥酯或蒿甲醚的现场试验与研究证实,它是目前有推广价值的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药物。

  (1)药理作用:青蒿素类药物抗血吸虫恬性基团是过氧桥。青蒿素对虫体的作用机制是影响其糖代谢。青蒿素琥酯是还原青蒿素的琥珀酸单酯,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能量代谢和晒壁对红细胞的消化有抑制作用,对童虫的皮层、肌层及肠上皮均有直接损害作用,其杀虫作用优于吡喹酮。蒿甲醚是通过影响虫体皮层对葡萄糖的摄入,干扰虫体的能量代谢,影响其肠管消化功能,肝期童虫的组织结构发生病理变化,精原减少以及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抑制,蒿甲醚对7天龄童虫敏感性较大,对短期接触疫水人群也能起预防保护作用。

  (2)给药方法:一般于接触疫水后7~10天开始口服青蒿素琥酯,剂量为6mg/kg,顿服;体重超过50kg者,按50kg计算。以后每周1次,离开疫区后再加服1次。

  (3)不良反应:口服青蒿素琥酯后一般反应轻微,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腹痛、皮疹及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一般在1%以下。

  (二)其他治疗

  1.腹水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常有腹水。治疗应包括支持治疗、改善肝功能、控制感染与并发症、纠正水、钠潴留以及门脉减压手术等。

  2.巨脾

  脾肿大达到Ⅱ级,并有明显脾功能亢进者,或合并有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并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均应作脾脏切除手术。

  3.侏儒症

  尽早和足量的吡喹酮治疗,可用总剂量70mg/kg,1日或2 日疗法,常可使血吸虫病性侏儒症患者生长、发育得到改善。必要时辅以生长激素注射和小剂量甲状腺素片口服。

  4.上消化道出血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在10%左右,是病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由于急诊手术病死率高,故应在出血时先采用支持疗法,止血后再择期进行门脉减压手术。但如内科精疗无效,反复大量呕血,也应考虑急诊手术。近年有采用食管下段或胃底曲张静脉套扎术的报道,据认为有较肯定疗效。

二、血吸虫病的症状表现

  寄生虫经常能诱发人类身体的疾病,统称为寄生虫病,血吸虫病就是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这种血吸虫病是一种慢性的寄生虫病,那么,血吸虫病的具体症状又有哪些呢?下面,就来具体分析说明一下。

  血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血吸虫病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肠血吸虫病,主要为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引起;另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由埃及血吸虫引起。我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的症状表现为:

  1.侵袭期

  患者可有咳嗽、胸痛、偶见痰中带血丝等。

  2.急性期

  临床上常有如下特点:

  (1)发热为本期主要的症状,发热的高低,期限和热型视感染轻重而异。

  (2)胃肠道症状常呈痢疾样大便,可带血和黏液。

  (3)肝脾肿大。

  (4)肺部症状咳嗽相当多见,可有胸痛,血痰等症状。

  3.慢性期

  多因急性期未曾发现,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多次少量重复感染等原因,逐渐发展成慢性。本期一般可持续10~20年,因其病程漫长,症状轻重可有很大差异。

  4.晚期

  病人极度消瘦,出现腹水、巨脾,腹壁静脉怒张等晚期严重症状。

三、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

  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有吡喹酮、呋喃丙胺、硝硫氰胺等药物,但目前吡喹酮为首选药物。

  (一)吡喹酮:为一种新的广谱抗蠕虫药,对人体3种主要血吸虫和丝虫均有杀虫效果。动物实验性治疗结果,可认为吡喹酮是毒性低、疗程短和疗效高的抗血吸虫药。治疗剂量成人为每次10mg/kd,1日3次,间隔4小时,疗程2日。或采用每次20mg/kg,1日3次,1日疗法。总剂量为60mg/kg,儿童总剂量为日70mg/kg,分3次服用,疗程1日。急性血吸虫病剂量与疗程加位,即日10mg/kg/次,1日3次,连服4日,总剂量为120mg/kg。吡喹酮副作用轻而短暂,于服药后1小时左右出现,主要有头昏、头痛、乏力、轻度腹痛等,不需处理,于停药后数小时内消失。个别患者肝功能试验谷丙转氨酶可增高。少数患者出现早搏,但治疗前后心电图与脑电图均未见有规律性变化。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病有显著疗效。粪便孵化于第18~20日内阴转,近期疗效达100%。

  (二)呋喃丙胺:该药对血吸虫童虫和成虫均有一定杀灭作用。各地实践经验认为,呋喃丙胺20天疗法具有较高疗效。目前采用缓解肠溶片剂型,每天剂量60mg/kg(成人每天不超过3g),疗效10天,总剂量为600mg/kg。其该药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主要是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偶有便血者。肌痉挛为呋喃丙胺的特殊副作用。精神神经症状,主要见于晚期血吸虫病肝动物代偿失全的患者,可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沉默寡言、抑郁淡漠,意识模糊或哭笑无常、幻听幻视等,少数患者在疗效中出现轻度肝、肾功能损害,停药后迅速恢复。

  (三)硝硫氰胺:系广谱驱虫药,目前主要采用微粉胶囊型,颗粒直径3~6μm,总剂量6~7mg/kg,等分3份,每晚服用1次,疗效3日。远期粪检阴转率可达80%左右。急性血吸虫病用总剂量10mg/kg,6日疗程,一般于开始服药后8~24日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改善,远期粪检阴转率可达80%。本药的副作用以神经系统症状为多见,如头昏、头痛、眩晕、乏力、嗜睡或失眠、步态不稳、眼球震颤、多法和肌肉颤动等。少数可出现精神症状以及消化系统症状。对于肝功能代偿不良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急性肝炎恢复期未满1年和慢性肝炎、精神病史、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有心、肾等慢性疾病而体质虚弱者禁用。

  急性血吸虫病确诊后,应立即住院治疗。治疗原则是首先要挽救患者的生命。因病情较重,应加强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防止病情恶化,使患者尽快脱离危险。在积极挽救生命的同时,要掌握有利时机,及早进行抗虫治疗,以杀灭血吸虫和彻底消除症状。

  支持和对症治疗:早期卧床休息,同时口服维生素类药物。有明显腹泻及消化系统症状的患者,可考虑补充水、盐及能量物质。当重症患者不能进食是,要从静脉给予补充能量。对一般轻型和中型患者的发热用吡喹酮即可逐渐退热。对高热、中毒症状严重的重型患者可于杀虫治疗前或同时合并应用皮质激素类退热药物,这样对改善病情的作用更快。对出现休克要立即实施抗休克疗法。

  病原治疗:轻型及体温在40°C以下,一般情况较好的中型患者,可近早使用吡喹酮进行病原治疗;对病情较重的中型或重型患者,先用支持疗法,治疗合并症,改善集体状况,再作病原治疗。

四、血吸虫性肝病的详细治疗

  血吸虫性肝病主要应用吡喹酮,口服吸收完全。晚期血吸虫病的治疗包括抗纤维化的治疗。巨脾症采用脾切术有良好疗效,少数采用脾肾静脉分流术以降低门脉高压。预后较差。

  血吸虫性肝病的详细治疗:

  (一)根除寄生虫

  主要应用吡喹酮。此药为治疗血吸虫、包虫华枝睾吸虫等的广谱抗寄生虫药。口服吸收完全。治疗血吸虫,成人以60mg/(kg‘d),儿童70mg/(kg·d),分3次服,连续2d。它在肝与门脉系内浓度最高,使虫体持续痉挛、麻痹而死亡。药物本身在24h内从肾排出,疗效98%~100%。血吸虫性肝病的治疗不良反应有头晕、眩晕、乏力、出汗、腹痛、恶心、呕吐、皮疹,少数有室性或房性早搏,有心律失常、妊娠、重度贫血及肝。肾功能不良者应予注意。

  (二)防治并发症

  急性血吸虫病高热病人加用短程、中程皮质激素。晚期血吸虫病的治疗包括抗纤维化的治疗,秋水仙碱lmg/d,每周5次,持续1~2年。有腹水者血吸虫性肝病的治疗可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用氢氯噻嗪、蝶内酯、氨苯蝶啶利尿,中药健脾补肾。利尿效果不理想可用多巴胺加呋塞米腹腔内注射。顽固性腹水可行浓缩回输术。巨脾症采用脾切术有良好疗效,少数采用脾肾静脉分流术以降低门脉高压。

  (三)预后

  急性和慢性早期病人接受病原治疗后,绝大多数症状消失,体重、体力明显增进和恢复,并可长期保持健康状态。侏儒症血吸虫性肝病患者治疗后常能恢复生长发育,获得生育能力。晚期病人有高度顽固性腹水、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黄疸、肝性脑病以及并发结肠癌者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