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发黑是肝脏出问题了吗 如何养护肝脏_
2017-09-08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伍尔芙
一、脸色暗沉发黑是肝脏有问题吗
针对脸色变暗有可能是肝脏功能出现病变这一说法,就临床表现来说,多数肝脏疾病的中、晚期患者会出现面色晦暗的情况,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脸色会变得越来越暗沉。“脸色暗沉以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居多,是肝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肝病患者不仅脸色暗沉,眼眶周边部位色素沉着还非常明显,鼻尖等部位也会出现细小的毛细血管扩张现象,甚至会在面部、颈部、上胸部出现“蜘蛛痣”。“肝脏作为身体内部的解毒器官,可以帮助食物、药物代谢排毒。但如果肝脏长期处于异常状态,阻碍正常生理机能的发挥,从而引起肝脏对体内雌激素的灭活障碍,使得雌激素在体内不断增多,就会降低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大量的酪氨酸酶转变为黑色素,皮肤就会暗沉、没有光泽、粗糙。”
那么,如何保肝养肝呢?李主任说,需要从日常生活细节着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睡眠充足、控制自身情绪、进行适当锻炼等。
就饮食而言,切勿“不忌口”或者“乱用药”。不管是白酒、啤酒、红酒,还是常吃的醪糟,对肝脏的损害都较大。有些乙肝病毒携带者坐月子期间食用了醪糟蛋后出现乏力等症状,这其实是频繁食用醪糟所导致的肝脏不适。蔬菜和水果不仅不会增加肝脏负担,还富含抗氧化物,对肝细胞的修补有很大帮助。
另外,有些肝病患者会自行服用各类中草药,这会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止痛药、抗生素类药物对肝脏的损伤更为严重,患者应避免“乱用药”。
“感到劳累就需要休息。”李主任建议,对肝最好的方式便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还要注意“怒则伤肝”,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起伏过大、焦虑、不安等。还可以多做一些比较舒缓的运动,比如打太极、练瑜伽、慢走,适当运动可以保护肝脏的正常生理机能。
二、春季养肝护肝正当时
关于养肝,专家指出,在中国传统的医学理论中,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春季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节,也是肝病的多发时节。如果不注意情志调摄,肝气抑郁,则会生出许多病来。如情志不遂,肝阳上亢,血压升高,有心脑血管病者还容易发生中风。而各大医院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每到春天,发生肝病或肝病复发的病人就会较其他季节多。
专家表示,作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随着气候节气等环境状况改变,人体的五脏六腑的运行状态也会随之改变,因此,人的饮食起居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此外,中国近五千年灿烂的医药文化在保健养生方面早已精辟地提出了“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等经典思想。因此,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
三、按摩养肝法
每个人都有脾气大的时候,然而脾气大易伤肝,不利于养生保健。中医认为,脾气大易引起肝气郁结,按摩身上的7大“撒气穴位”,即能缓解情绪波动,又能达到舒肝养肝的养生保健作用。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是由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引起的,可表现为脾气大,脸部长斑,黑眼圈等症状。其中情绪问题大多来自工作和生活。要想保健养生,必须改掉脾气大的毛病,以避免伤肝。除了调解心情养生外,还可通过按摩身上的7大“撒气穴位”来舒压。
1、角孙穴、风池穴和太阳穴:3大穴位是头上的“撒气穴”。按压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的养生保健作用,可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说明按摩养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更有益。
2、膻中穴和肩井穴:是胸肩部的2个“撒气穴”。前者(位于两乳之间)有宁心神、除闷的养生作用。按摩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可以顺气,对岔气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用拳头敲打肩井穴可缓解颈疲劳、使大脑供血充足、治疗头痛。按摩肩井穴位还可以改善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乳腺炎。
3、太冲穴和足三里:是下肢的2个“撒气穴”。按摩太冲穴对爱发火和忧郁的人都有舒缓作用,尤其对高血压、头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养生功效。如果配合着按摩足三里,在舒肝理气的同时,还对便秘、腹泻和胃病等疾病有所改善。
四、3款养肝食疗
专家表示,春季时应吃些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吃酸收之味。立春时,由于冬气未尽,所以在食疗上,提倡以升补为主,同时又要兼顾养肝护肝。
1、干贝芦笋:补血养阴、滋补肝肾
材料:干贝85克、芦笋200克、文蛤300克。盐、香油、葱花。
做法:芦笋去皮,切段。文蛤吐沙,洗净,用沸水烫熟后去壳取肉备用。锅内倒香油烧热,放入葱花爆香,先放入干贝、芦笋拌炒,再放入文蛤用大火略炒,加盐即可。
2、韭黄腰花:温阳补虚、健肾
材料:韭黄150克、鲜猪腰1个。植物油、盐、蒜蓉、姜丝、白糖、胡椒粉、香油、胡椒粉、鲜汤。
做法:韭黄洗净切段。猪腰剖开,去除白色腰臊,洗净后用斜刀横切成片,泡在水里,把血水浸泡出来,除去臊味,捞出沥干水分。将盐、白糖、胡椒粉和香油放进碗里,再加少量鲜汤兑成芡汁备用。锅内放入植物油,油热后放入猪腰片,至猪腰五成熟,捞出沥油。锅内留少许油,放蒜蓉、姜丝、腰片、韭黄翻炒几下,放入兑好的芡汁炒匀,加入少许香油即可。
3、韭菜炒鳝丝:温补肝肾、助阳固精
材料:熟黄鳝丝300克、韭黄150克。植物油、盐、酱油、料酒、白糖、胡椒粉、香油、水淀粉、葱段、姜末。
做法:熟黄鳝丝洗净后切段。韭黄摘洗干净,切段。锅内加植物油,烧至五成熟放入葱段炝锅,再放入鳝丝和姜末翻炒,加入料酒、酱油、盐、白糖和胡椒粉,用小火炒4分钟左右。待鳝丝入味后,加入韭黄翻炒至韭黄熟透。加水淀粉勾芡,淋少许香油翻炒均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