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炎会传染吗 我们该如何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017-08-25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赵忆翠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有哪些临床症状
1、症状
(1)慢性咳嗽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当气道严重阻塞,通常仅有呼吸困难而不表现出咳嗽。
(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慢性阻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但由于个体差异常,部分人可耐受。
(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的。
(5)其他疲乏、消瘦、焦虑等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时出现,但并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典型表现。
2、体征
(1)视诊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称为桶状胸,部分患者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等。
(2)触诊双侧语颤减弱。
(3)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4)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湿性啰音和(或)干性啰音。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是评价气流受限的一项敏感指标。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预计值),是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其变异性较小,易于操作。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l/FVC<70%者,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量(RV)增高,肺活量(VC)降低,深吸气量(IC)降低,IC/TLC下降,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及DLCO与肺泡通气量(VA)比值(DL-CO/VA)下降。
2、胸部x线检查
COPD早期胸片可无变化,以后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也可出现肺气肿改变。X线胸片改变对COPD诊断意义不大,主要作为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肺疾病鉴别之用。
3、胸部CT检查
CT检查不应作为COPD的常规检查。高分辨率CT,对有疑问病例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4、血气检查
确定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酸碱平衡紊乱,并有助提示当前病情的严重程度。
5、其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常因微生物感染诱发,当合并细菌感染时,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痰细菌培养可能检出病原菌;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病程较长,而且出现肺结构损伤者,易合并铜绿假单孢菌感染,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者易合并真菌感染。
三、慢性阻塞性肺炎会传染吗
1、首先一个我们说我们的患者患上这个疾病以后,就会出现这个慢性咳嗽的情况,并且随这个疾病的发展甚至可以伴随我们患者一辈子的,尤其是在这个早晨咳嗽特别明显,并且还有这个白色的痰,有的时候还带血丝。
2、再有就是我们的患者平时的饮食一定要注意清淡是最好的,吃饭的时候一定不要吃的过饱或者过咸,另外这个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个时候就都不要在吃了,少以免刺激我们的气道,引起咳嗽。
3、还有就是我们的是必要要重视这个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治疗,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尽量的减轻症状和阻止病情发展,因为减缓或阻止肺功能进行性降低,也就可以提高我们患者的生命质量,最终得以好转。
注意事项: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这个有很多人认为慢阻肺是慢性病,平时症状不严重,不必经常治疗,只有等到出现急性症状的时候才去就医用药,这是非常错误的。
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该如何预防
1、戒烟
吸烟是导致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去除病因,单凭药物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因此阻止COPD发生和进展的关键措施是戒烟。
减少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吸入,对于从事接触职业粉尘的人群如:煤矿、金属矿、棉纺织业、化工行业及某些机械加工等工作人员应做好劳动保护。
2、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避免在通风不良的空间燃烧生物燃料,如烧柴做饭、在室内生炉火取暖、被动吸烟等。
3、防治呼吸道感染
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秋冬季节注射流感疫苗;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居室空气新鲜;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应积极治疗。
4、加强锻炼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爬楼梯、爬山、打太极拳、跳舞、双手举几斤重的东西,在上举时呼气等。
5、呼吸功能锻炼
COPD患者治疗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保持良好的肺功能,只有保持良好的肺功能才能使患者有较好的活动能力和良好的生活质量。因此呼吸功能锻炼非常重要。患者可通过做呼吸瑜珈、呼吸操、深慢腹式阻力呼吸功能锻炼(可借助于肺得康)、唱歌、吹口哨、吹笛子等进行肺功能锻炼。
6、耐寒能力锻炼
耐寒能力的降低可以导致COPD患者出现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因此耐寒能力对于COPD患者显得同样很重要。患者可采取从夏天开始用冷水洗脸;每天坚持户外活动等方式锻炼耐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