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麻醉,针刺麻醉的特点
2016-05-2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唐念真
一、针刺麻醉的适用范围
1958年以来,几乎各种手术如颅脑、五官、额面、颈部、腹部、四肢和垂危休克病例等都先后采用过针麻,其成功率一般可达80%-90%,但是这种“广泛”的有效性,并未能针麻成为临床麻醉的常用方法,反而使其在临床的应用日渐减少,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就是由于针麻的作用范围没有作出科学的限制,形成针麻的临床滥用。由于针麻的自身特点和个体差异,它并不能完全消除手术中的疼痛,研究表明电针对于急性痛的镇痛作用大约相当于全量麻醉药镇痛的一半,所以有研究者指出,如果仅用针麻而不配合药麻,针麻是难以真正推广的。
目前针麻和针药复合麻醉主要用于头面部、颈部、腹部、妇产科及四肢的手术,麻醉效 好的手术有:甲状腺摘除手术、颞顶枕区及后颅窝手术、前颅凹颅脑手术、颈椎前路骨科手术、肺叶切除术、剖腹产、腹式子宫全切除术、输卵管结扎术、胃大部切除术、全喉切除术、颌窦根治术、斜视矫正术、拔牙术等。针刺麻醉术对于心、肺、肝、肾等功能不良以及年老体弱、病情危重,特别是对麻醉药物过敏而不能采用药物麻醉的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二、针刺麻醉的特点
1. 安全、无副反应:自1958年针刺麻醉问世以来,已进行了数百万例针麻手术,尚未见到有因针麻这一方法本身造成意外者。根据上海地区25万余例针麻手术病例统计,无1例因针麻而造成死亡的事故。针麻对机体各器官系统无不良副反应,因此可以避免因用药引起的医源性疾病和因操作失误或用药过量而遭致的意外。同时由于针刺对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具有调整作用,因此还可提高某些手术的安全度,如药麻心脏手术中,特别是心内直视手术,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常见的,而针麻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较少,而且采用一般治疗方法都可纠正,从而提高了心脏直视手术的安全性。
2.适用范围广:一般来说,针刺麻醉可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特别是心、肝、肾功能不全、药物过敏、年老体衰而不能施行药物麻醉的病例可以采用针麻。某些气管内肿瘤患者因不能做气管插管而不能施行药物麻醉,也可选用针刺麻醉。
3.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便于同医生配合:针麻本身不影响人的意识过程,可使患者保持清醒状态,对于手术过程中需要及时查看其感觉或运动功能状态的患者来说是十分有利的。以直径3cm以上的听神经瘤手术为例,针麻面神经保留率为80%,全麻保留率仅有53.30%,针麻面神经保留率较高是与针麻保持患者清醒和便于手术中及时检查面神经是否受累有关。在新喉再造术中,针麻优良率达到95%,发音功能、吞咽功能的成功率达100%,在大脑功能区及深部肿瘤中,针麻成功率达到98%。
4.术中生理扰乱较轻,术后恢复较快:针麻对机体的循环、消化呼吸、免疫等各种功能具有双向性、良性的调整作用,因此术中血压、脉搏、呼吸一般都较平稳,术后很少发生药物麻醉通常出现的后遗症。在肾移植手术中,针药复合麻醉优良率为88%,由于手术中有效地减少了麻醉药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术后泌尿时间明显提前。
三、针刺麻醉的操作方法
1、术前
在手术开始前,先对穴位进行一定时间的刺激,称为诱导,一般诱导的时间为20~30分钟左右。诱导又可分为普遍诱导和重点诱导两种。普通诱导是对所有穴位按顺序进行刺激,时间稍长;重点诱导是对重点穴位进行刺激,在术前5分钟进行。
2、术中
手术过程中一般为轻刺激,对手术部位刺激小的穴位可暂停刺激,予以留针;对手术部位敏感的穴位可加强针刺感应。术中针刺方法可采用手法运针,也可采用电针刺激。手法运针时,体针宜提插与捻转相结合;耳针只捻转,不提插。运针频率每分钟120~200次为宜,捻转幅度为90~360度之间,提插幅度在5~10毫米之间。要求始终处于“得气”状态。手法运针要求熟练、均匀、稳定。这是针麻的基本功。使用电针时,切口部位穴位以高频密波为主,远距离穴位以低频连续波为主,刺激量以病人能耐受的中等强度为宜。
3、辅助用药
针麻在术前或术中常需应用少量辅助药物以提高针麻效果,使病人在最安全和最有利的条件下进行手术。常用的有镇静、镇痛和抗胆碱等药物。
(1)术前用药:通常在术前1小时肌肉注射苯巴双妥钠0.1克,术前15~30分钟肌肉或静脉注射度冷丁50毫克。为减少呼吸道和消化道分泌物,可在术前30~60分钟皮下或肌肉注射阿托品0.5毫克或东莨菪碱0.3克。
(2)术中用药:术中可根据病人反应和手术情况,分别加用镇静、镇痛药、局麻药或肌肉松弛剂等。例如在切腹膜、结扎大血管或牵拉内脏之前,估计病人可能出现较强烈反应,可先用1%普鲁卡因作用局部浸润麻醉。术中用药要时机适当、剂量适当,以免失去病人的主动配合或发生意外。术中必须严密观察,一有意外情况发生,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四、针刺麻醉的基本内容
术前准备
1.术前首先要了解病人的病情、病历、神经类型和思想情况,以确定针麻手术方案,然后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备采取相应的措施。
2.针麻手术时,病人完全处于清醒状态,术前需将针麻的特点、方法、过程和效果向病人作介绍,以消除顾虑,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
3.术前,可在病人身上选穴试针,了解“得气”情况及对针刺的耐受力,以确定手术的刺激方法和刺激量。
选穴
选穴以易得气、无疼痛、不出血、病人体位舒适、术者操作方便为原则。取穴方法有体针、耳针、鼻针、面针等。现重点介绍体针和耳针的选穴方法。
1.体针选穴原则
选用十四经穴为主,采取以下三种选穴法,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
(1)循经选穴: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理论,选取与切口部位、手术脏器联系密切的经络腧穴。
(2)邻近选穴:选用手术附近部位的腧穴。
(3)按神经学说选穴:一是用节段选穴,二是神经干分布选穴。
2.耳针选穴原则选用耳穴,采取以下三种选穴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
(1)按脏象学说选穴:如“肺主皮毛”,切口和缝皮时取肺穴;“肾主骨”,骨科或胸腔手术取肋骨可选肾穴;“肝开窍于目”,眼科手术可取肝穴等。
(2)按手术部位选穴:如胃切除术取胃穴;阑尾切除术取阑尾穴;心脏手术取心穴等。
(3)按照耳穴的神经支配和解剖生理学选穴:如腹腔内脏手术选口穴、耳迷根穴,因受迷走神经支配;选皮质下为常用穴,能提高镇痛效果和减轻内脏反射,是以生理作用为指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