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伤口,糖尿病足伤口的症状
2016-05-2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郑靖柏
一、糖尿病足伤口护理
建议1
对于DFUs患者,推荐每1-4周对足部坏死组织以及周围愈合组织进行一次彻底伤口清创术(等级1B)。
DFUs患者标准伤口护理包括:每日更换伤口敷料、及时清创术、系统性控制所出现的感染、足部减重减压等。其中,清创术包括渗出物的引流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两部分,以便减少伤口的细菌感染等。清创术的进行应有效评估伤口面积、深度以及特点,并除去伤口周围结痂物。清创术时间间隔应根据患者伤口渗出产生速率以及坏死组织生成速率等情况而定。
建议2
由于缺少任何清创术优势的证据,推荐最初清创术与随后长期清创术相结合进行治疗,在此背景下应综合考虑到专业知识及物品的可用性、患者忍受能力和喜好以及成本及效益等各方面因素(等级2C)。
清创术包括外科手术(冲击疗法和标准疗法),幼虫疗法,水疗,超声,水凝胶,各种闭合式敷料以及酶疗法等。用生理盐水浸泡过的伤口敷料的更换作为之前清理伤口的方法已不再受到青睐。现阶段的清创术(如:超声、水疗等方法)在临床得到了越来越多推广,应鼓励患者配合临床医务工作者进行全面治疗。
二、糖尿病足伤口的症状
1、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斑块已形成,支端神经损伤,血管容易闭塞
而“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从而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坏疽。目前,各大医院对糖尿病足患者一般采取截肢、搭桥或干细胞移植手术,由于“糖尿病足”患者大多数年岁已高,手术创伤面大,伤口很难愈合,很容易感染和复发,而且患者截肢后,两年内死亡率为51%,内对侧肢体截肢率大于50%,因此,“糖足”病的传统治疗风险非常高,许多患者得了此病后,很容易丧失生活的信心。目前,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已出现“中青年化”,最年轻的患者只有38岁。临床显示,发生糖尿病七年以后,就会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
2、分类糖尿病足病又分湿性坏疽、干性坏疽和混合性坏疽
(1)湿性坏疽是糖尿足病中较为常见的足部坏死现象。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斑块已形成,支端神经损伤,血管容易闭塞,同时微循环受到破坏,坏死组织的代谢物无法排出,长久堆积后,形成病变组织严重腐败菌感染,形成局部组织肿胀,有些足部发展成呈暗绿色或污黑色。由于腐败菌分解蛋白质,产生吲哚、粪臭素等,糖尿病足患者身上很容易发出恶臭味。
(2)干性坏疽是凝固性坏死加上坏死组织的水分蒸发变干的结果,大多见于四肢末端,例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冻伤等疾患时。此时动脉受阻而静脉仍通畅,故坏死组织的水分少,再加上在空气中蒸发,故病变部位干固皱缩,呈黑褐色,与周围健康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同时,由于坏死组织比较干燥,故既可防止细菌的入侵,也可阻抑坏死组织的自溶分解。因而干性坏疽的腐败菌感染一般较轻。
三、糖尿病足冬季护理
保持足部干洁
每日用温水洗脚,洗脚水温度应低于40℃,洗脚前应先用手肘测水温,以免烫伤,洗脚后应仔细轻柔擦干,特别是脚趾之间,切忌用重力擦拭。对于干燥的皮肤,应该使用润滑油或护肤软膏,但不能用在脚趾之间。
及时修剪指甲
但不能剪得太深或剪伤周围组织,如果视力不好,应由家人帮忙;不要用刀修剪角化组织或胼胝。
每日检查足部有无病变,及时治疗足癣,足部不贴胶布,如发生病变应及时就医。
足部注意保暖
尤其在冬季,可采用恰当的取暖方法,如穿棉袜(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等,但切忌用热水袋或照红外线灯,因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损害,足部的感觉迟钝,容易烫伤或灼伤,烫伤一点也会发展至足部感染坏死,因此要格外注意。
穿鞋要讲究
宜穿宽大柔软的鞋子,穿鞋需穿袜,并每日检查鞋袜内是否有异物,避免外伤。切忌室内外赤脚行走。足部承受负荷量不宜过大不宜过度劳动,行走及站立过久等。
四、哪些症状提示可能患有糖尿病
1、尿液异常:当发现尿中泡沫较多且难以消散;比较粘稠、有蚂蚁舔食尿液时,应到医院就诊检测血糖。
2、生活习惯改变:当你没有明显的原因就导致口渴、多饮、多食、多尿并且导致体重下降,或者口中有甜味的时候就应该检测自己的血糖了。
3、伤口愈合慢:因血糖高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当出现皮肤破损而伤口不易愈合时,应检测血糖。
4、无原因倦怠:无故倦怠、乏力,即使处于休息状态,身体也感到疲倦。
无原因倦怠:无故倦怠、乏力,即使处于休息状态,身体也感到疲倦
5、视物模糊:当没有原因出现眼睛视物模糊等异常现象时。
6、手指发麻发凉:当手指无明显诱因出现对称性发麻时,可以检测一下血糖,因为糖尿病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