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惊风的好中医方法 慢惊风的辨证施治方法
2018-10-2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慎乐菱
一、治疗慢惊风的好中医方法
组成及用法:黄芪30克,白术6克, 当归6克, 炒枣仁9克, 党参9克, 炙甘草6克, 白芍6克,山萸肉3克, 破故纸3克,蝉衣6克,天麻9克, 枸杞子6克,核桃1个(连皮打碎)。水煎,每日1剂分3~5服。
主治:幼儿慢惊风证。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王聘贤老先生的经验方。王氏师从近代名医张锡纯、何廉臣、张山雷,为贵州四大名医之一。王氏对幼儿慢惊风研究颇深,曾将诸家方剂一一比较分析,又验之于临床,认为王清任之可保立苏汤最为切中病情,疗效最为显著,因蝉衣主小儿壮热惊痫,天麻主小儿风痫惊气,均有安神醒脑之镇静作用,故加之为新订者。
若因婴儿痉挛证或营养代谢及电解质紊乱所致之慢惊风,其形神疲惫,面色萎黄,四肢不温,抽搐而无力,直用本方补益脾肾可取良效;
若手足蠕动震颤,精神淡漠,遍身冷气,口鼻出气亦冷,神昏嗜睡,睡露白睛者,全无热象可言,无论内伤抑或温疫伤寒所致,可于本方加附子、干姜、砂仁温运脾肾之阳而抑肝木风气之动;
若泛吐痰涎,舌苔或腻,亦无热象者,加茯苓、法半夏、炒枳实以涤痰;
若真阴亏损,或夹痰热者,必然内热虚烦,舌少苔而绛,或苔黄腻者,不适宜用本方。
二、慢惊风是什么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症,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症状。又称“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来势凶猛,变化迅速,甚至可威胁小儿生命。所以,古代医家认为惊风是一种恶候。如《东医宝鉴·小儿》云:“小儿疾之最危者,无越惊风之证”。《幼科释谜·惊风》:“小儿之病,最重惟惊”。临证常将惊风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本篇简述慢惊风,急惊风已分篇述之。
本病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小儿惊厥。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颅内感染性疾病常见有脑膜炎、脑脓肿、脑炎、脑寄生虫病等;颅外感染性疾病常见有高热惊厥、各种严重感染(如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败血症等)。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见的癫痫外,还有水及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脑外伤、脑瘤等。临证要详细询问病史,进行细致体格检查,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
三、慢惊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病因病机
慢惊风为小儿惊风的另一种类型,来势缓慢,以反复抽痉、昏迷或瘫痪为主症,预后一般较差。多因大病久病后,气血亏虚,阴阳两伤,或由急惊风转化而成,或由于先天不足,后天调护不当,精气俱虚所致。多系脾胃受伤,土虚木旺化风;或热病阴血受伤,风邪入络;或先天不足,肾虚肝旺。病位在肝、脾、肾,多以虚为主,也可虚中夹实。
慢惊风临床表现
1.虚寒可见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倦,嗜睡,四肢发冷,舌淡,苔薄;虚热则虚烦疲惫,面色潮红,身热消瘦,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血虚有肢体颤振,强直不利;虚中夹实可见身热起伏不定,口渴心烦,胸闷气粗,泛吐痰涎,苔黄腻。
2.病在肝脾仅有形神疲惫,面色萎黄,抽搐,大便稀溏,四肢不温;病在肝脾肾则面色晄白,囟门低陷,四肢厥冷,手足蠕动,大便清稀,舌淡,脉细无力。
四、慢惊风的辨证施治方法
辨证施治
以补虚治本为主,治疗过程中,可结合活血通络、化痰行瘀之法。
1.脾虚肝旺证
(1)证候 面色萎黄,形神疲惫,嗜睡露睛,四肢不温,阵阵抽搐,大便清稀水样或带绿色,舌质淡,苔白,脉沉弱。
(2)治则 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3)主方 缓肝理脾汤加减。
(4)方药 党参、茯苓、白术、山药、扁豆、炙甘草、煨姜、桂枝、白芍、钩藤。
阳虚寒盛去桂枝,加附子、肉桂;腹泻不已加诃子、肉豆蔻、乌梅炭敛肠止泻;颅方发稀,夜寐哭闹不安,加生牡蛎、生龙骨。
2.阴虚动风证
(1)证候 面色潮红,身热消瘦,手足心热,肢体拘孪或强直,时或抽搐,虚烦疲惫,大便干结,舌绛少津。苔光剥,脉细数。
(2)治则 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3)主方 大定风珠加减。
(4)方药 鸡子黄、阿胶、地黄、石斛、麦冬,龟板、鳖甲、牡蛎。
虚热者加银柴胡、青蒿、地骨皮;搐搦不止者,吞服止痉散;强直瘫痪者,加全蝎、蕲蛇、乌梢蛇、地龙、白僵蚕。但须注意,风药多燥,故多佐以养血润燥之品。
3.脾肾阳虚证
(1)证候 面色晄白或灰滞,精神萎顿,沉睡昏迷,口鼻气凉,额汗不温,四肢厥冷,手足蠕动震颤,大便澄澈清冷,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2)治则 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3)主方 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加减。
(4)方药 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炮附子、肉桂、川椒、炮姜、灶心土。
抽搐频频加龙齿、钩藤;阳气回复后改用理中地黄汤或可保立苏汤,以阳中求阴,使阴阳维系,阳生阴长而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