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虫有毒吗,鼻涕虫的生活习性
2016-05-3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朱元柏
一、鼻涕虫是什么?
蛞蝓 [kuò yú],蛞蝓科动物的统称。又称水蜒蚰、鼻涕虫,中国南方某些地区称蜒蚰(不是蚰蜒),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雌雄同体,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体表湿润有黏液,爬行后留下白色条痕。很多人看到它很恶心的模样都会认为它是一种有毒的软体动物。其实鼻涕虫是没有毒的。
蛞蝓有暗黑色、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等,我国常见的是黄蛞蝓,体黄褐色或深橙色,有分散的淡黄色斑点。出没在阴湿处,多见潮湿的墙脚及树枝间,在室内厨房也有。匍行时,常舐食植物茎叶的表皮,对于园中的果树、蔬菜等农作物有危害。杂食性,一般食用幼嫩多汁植物和地衣、菌类等。但黄蛞蝓可入中药,有消肿、止痛、平喘和不育等功能。
二、鼻涕虫的生活习性
1、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多的地方。畏光怕热,白天匿藏,夜晚及阴雨天活动,杂食性,喜食蔬菜、瓜果、植物叶及幼苗等,也食人们食物的残渣。为农业害虫。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新疆、江苏、浙江、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及北京、上海等地。
2、以成虫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5-7月在田间大量活动为害,入夏气温升高,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又活动为害。完成一个世代约250天,5-7月产卵,卵期16-17天,从孵化至成贝性成熟约55天。成贝产卵期可长达160天。野蛞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亦可同体受精繁殖。卵产于湿度大有隐蔽的土缝中,每隔1-2天产一次,约1-32粒,每处产卵10粒左右,平均产卵量为400余粒。野蛞蝓怕光,强光下2-3小时即死亡,因此均夜间活动,从傍晚开始出动,晚上10-11时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耐饥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阴暗潮湿的环境易于大发生,当气温11.5-18.5℃,土壤含水量为20-30%时,对其生长发育最为有利。
三、鼻涕虫有什么价值
1、食用价值
蛞蝓的营养成份与食用蜗牛一般无二。它肉质鲜嫩,内含20多种氨基酸和10多种微量元素及丰富的蜗牛酶、SOD等,其中蛋白质含量分别比甲鱼、猪肉、牛肉和鸡蛋高1个、10个、3个和6个百分点,而脂肪的含量仅为甲鱼、猪肉、牛肉和鸡蛋的1/18、1/272、1/92和1/70。
2、药用价值
【功用主治】清热祛风,消肿解毒,破痰通经。治中风歪僻,筋脉拘挛,惊痫,喘息,喉痹,咽肿,痈肿,丹毒,经闭,症瘕,蜈蚣咬伤。
①《本经》:"主贼风歪僻,轶筋及脱肛,惊痫挛缩。"
②《本草衍义》:"治蜈蚣、蝎毒。"
③《纲目》:"治肿毒焮热,热疮肿痛。"
④《本草汇言》:"善治一切风热火燥为眚,一切风热火痰为病。"
⑤《本草崇原》:"主定惊清热,解毒输(舒)筋。治咽喉肿痛,风热喉痹,纳入喉中,令吞下。"
⑥《得配本草》:"消痰核。"
⑦《泉州本草》:"通经破瘀,解毒消肿,利小便。主治月经闭止,症瘕腹痛,损伤瘀血作痛,痈肿丹毒。"
⑧《吉林中草药》:"疏风,镇惊,固脱。治热疮肿痛,支气管炎,脱肛。"
四、鼻涕虫作为药用时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焙干研末或研烂作丸。外用:研末或捣敷。
1、宜忌
①《本草经疏》:"非真有风热者不宜用,小儿薄弱多泄者不宜用。"
②《得配本草》:"畏盐。"
2、选方
①治阳火躁扰,阴血亏竭,贼风乘虚入中经络,至成口歪身僻,四肢挛缩者:用五加皮六两,当归身四两。共酒炒,研细末,蜓蚰百枚,研烂为丸。(《方脉正宗》)
②治一切痰火风喉症:青脆梅子百枚,活蜒蚰一、二百条,同放瓦罐中。每日将梅取出,晒后仍入罐中,明日再晒,以收干汁为度,再用微火烘干,用则以一个噙化,或炙脆研末,加入诸药内。(《种福堂公选良方》)
③治喘息:蛞蝓一百条。洗净,加贝母适量,同捣如泥,为丸,每次五分,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④治闭经瘀血作痛:蛞蝓(醋炙)为末,泡酒服,每次钱。(《泉州本草》)
⑤治痔热肿瘤者:蛞蝓、京墨研涂妙。(《妇人良方》)
⑥治丹毒痈肿:活蛞蝓数只。醋浸捣烂,入冰片少许敷患处。(《泉州本草》)
⑦治脚胫烂疮,臭秽不可近:蜒蚰十条。瓦焙研末,油调敷之。(《救急方》)
通过上面的了解,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鼻涕虫是什么了,鼻涕虫是没有毒的,并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是,虽然鼻涕虫能够用来消痰、消除肿痛、清热去毒等,但是也不能随意服用鼻涕虫,尤其是小孩,因为身体薄弱,更不能乱副鼻涕虫,一定要在正规医院的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鼻涕虫,以免服用不当,引起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