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检查 怎样治疗这个病

2018-06-1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乐代云

一、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检查

  (1)常规心电图ST段压低或升高和(或)T波倒置,常呈短暂性,随心绞痛缓解而完全或部分消失。如果ST-T改变持续6小时以上,则提示非Q波性心肌梗死。ST-T亦可无改变。

  (2)动态心电图连续24小时以上的心电图监测,多数患者均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有85%~95%的动态心电图改变不伴有心绞痛等症状。对不稳定心绞痛预后的判断,动态心电图较常规心电图更为敏感。动态心电图不仅有助于检出心肌缺血的动态变化,也可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的评估和决策是否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重建术的参考指标。

  (3)运动心电图适用于症状已稳定或消失的患者,常用于判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静息心电图正常,运动试验亦阴性者,5年存活率>95%;静息心电图正常,运动试验亦阴性但伴有胸痛者,其致命性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相对亦低;运动试验出现缺血型ST-T改变,心率—血压乘积降低并伴有胸痛症状者,则致命性心肌缺血发作和死亡的发生率高。

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治疗

  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1~3天,床边24小时心电监护。有呼吸困难、发绀者应给予吸氧,烦躁不安、剧烈疼痛可给以*,如有必要应重复检测心肌坏死标志物。

  2.缓解疼痛:可给予硝酸甘油口服或静脉滴注。变异性心绞痛以钙通道阻滞剂的疗效最好。

  3.抗凝:阿司匹林及肝素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治疗措施,其目的在于防止血栓形成,阻止病情向心肌梗死方向发展。

  4.有条件的医院应行急诊冠脉造影介入治疗或择期冠脉造影介入治疗。

  缓解期的进一步检查及长期治疗方案与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相同。

  预后

  持续性静息心绞痛并有冠状动脉腔内血栓形成的老年人,左心衰竭和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多提示预后不良。运动试验出现心绞痛或缺血型ST段压低明显,或心率-血压乘积降低者,其心肌梗死、复发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三、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症状有哪些

  不稳定型心绞痛胸部不适的性质与典型的劳力型心绞痛相似,通常程度更强些,经常被描述为疼痛,可持续长达30min,偶尔将患者从睡眠中痛醒。

  患者的症状如出现下述特点,均提示发生了不稳定型心绞痛:诱发心绞痛的体力活动阈值突然的和持久的降低;心绞痛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增加;出现静息型或夜间型心绞痛;胸痛放射至附近的或新的部位;发作时伴有新的相关特征如出汗、恶心、呕吐、心悸或呼吸困难。常用的静息方法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的治疗方法原来能控制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而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通常只能起暂时或不完全性的缓解作用。

  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各个类型的发作特点详见后述。临床上,还应注意两种有特殊背景的心绞痛发作:

  (1)冠脉搭桥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

  此类心绞痛已占发达国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20%左右,这类病人的长期预后并不乐观,可能与静脉桥的通畅程度有关。

  (2)冠脉介入术后复发的心绞痛:

  多见于介入术后半年内,发生率20%左右,其机制是术后再狭窄。这类病人尽管临床表现与普通心绞痛相似,但病理生理机制和预后不同。这类病人由于主要是血管平滑肌增生而不是血栓形成引起的,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低,再次行介入术的并发症也不常见。但当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于介入术后6个月以上时,则应考虑可能又出现了新的活动性病变。

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引起心绞痛的病因包括:

  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管腔固定性狭窄(常在75%以上);②冠状动脉痉挛,如变异型心绞痛;③冠状动脉其他病变:如炎症、栓塞或先天畸形;④非冠状动脉病变:如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关闭不全、梅毒性主动脉炎、严重贫血、甲亢、阵发性心动过速;⑤低血压、血液黏滞度增高或血流缓慢;⑥肥厚型心肌病、二尖瓣脱垂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或)冠状动脉痉挛。

  二、发病机制

  大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严重的梗阻性冠心病,如心肌需氧量增加和(或)心肌供氧量减少即可诱发心肌缺血。血管收缩药的短暂影响和(或)血小板血栓形成引起管腔直径进一步狭窄,导致心肌氧供量减少,从而发生自发性(静息性)心绞痛。动脉压力增高和(或)心动过速也可增加心肌需氧量,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

  研究表明,在许多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氧供量的减少,而不是需氧量的增加,诱发心肌缺血,后者是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最常见的促发因素。在一些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中,心肌需氧量的增加和氧供量的减少可能同时发生。在临界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人中,心肌需氧量的轻微增加和供氧量的轻度减少就可产生关键性的心肌缺血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此结果可以解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缺血事件分布在24h内的变化。在早晨因冠状动脉出现储备低而出现严重缺血的发生率较高。

  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严重性显著加重之前可先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出现。减少氧供量,可加速有严重基础冠心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缺血的其他重要途径,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