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小孩输液不能超过几天 得哪些病不用输液

2018-07-25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钱迎夏

一、小孩输液不能超过几天

  孩子输液一般不超过几天是要根据孩子的病情来决定的,小孩子一般输液不会超过三到七天。医生会根据孩子每天的病情变化,来给孩子调整药物。另外给孩子输液的时候坚决不能随意调节速度,也要防止孩子玩闹自己调节速度。因为输液的速度是医生和护士根据病人的体质和使用的药性而决定的。随意调节滴速,会给宝宝带来一些危险。所以孩子输液的时候不要随意调节滴速。

  长时间的输液宝宝身体会对药物产生依赖,以至于再次发生感冒发烧的时候,也会出现发烧的症状。主要是因为输液让宝宝的抵抗力越来越低了。对于长期输液的宝宝,生病如果是吃药可能都不会管用了。主要是药片的药效来的比较慢,不如输液来的快。很多家长都想让宝宝快点好所以去输液,如此就造成恶性循环。短时间内大量输液,加大孩子的血液循环流量,会增加孩子心脏的负担。输液还会给孩子带来许多不良反应,比方说红疹,瘙痒,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等。

  当孩子感冒发烧时如果不严重的话,建议先吃药治疗然后把输液放到最后考虑。从安全用药的角度来讲能不吃药就不吃,能吃药就不打针,尤其是不要轻易的输抗生素和激素。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们不能输液,如果疾病严重必须使用输液的治疗方法,那我们也要配合医生,听取医生的建议。

二、小孩子得哪些病不用输液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

  各种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从而诱发本病。小儿如果是单纯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低于38℃,孩子精神状态也不错,家长也就不需担心。

  2、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马上到了冬天,轮状病毒活跃。秋季腹泻和感冒一样,是自限性的疾病,用抗生素反而是会导致肠道菌群的失调。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致病因素分为三方面: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轻症减少奶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重症应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小儿最常见且较严重的病是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冬季,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也可能由细菌感染所致,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毛细支气管炎,虽然病中也带着一个“炎”字,但它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像肺炎,但以“喘憋”为主,此病80%发生在1岁以内,多数是6个月以下的小宝宝。现在医院可以做呼吸道分泌物的抗原检测,很快就明确是否是病毒感染。

三、乱输液对宝宝的影响

  输液通常不是医生的治疗首选,通常孩子发烧了,父母着急的情况下,就会不断反问医生为何不输液,久而久之,这种方法似乎成了治疗发烧等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似有“不输不快”之感。

  其实,类似于发烧这些日常疾病,不是非得要通过输液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对于是否选择静脉输液时,主要看两个方面,首先看所选用的药物的性质,有些抗生素或者其他一些药物需要液体稀释溶解后静脉给药,其次看是患有何种疾病,比如严重的感染需要大剂量的使用抗生素;发高烧、腹泻等导致体液丢失或出现脱水症状需要及时补充液体及丢失的电解质等。

  不必输液的情况:

  1、患病毒性或细菌性感冒的宝宝,一般都不要选择输液,只要让宝宝按时吃药、多喝水、多休息,随时监控宝宝的体温就可以了。输液只会让宝宝白受罪,减低宝宝对病毒的抵抗力。

  2、患气管炎的宝宝,如果只有一些咳嗽和低烧,只要能按时吃药,结合治疗气管炎的一些食疗配方,就不需要输液了。

  可能需要输液的情况:

  患化脓性扁桃腺炎的宝宝,因为是细菌性感染,可能需要输抗生素或吃消炎药。

  如果患气管炎的宝宝高烧不退或已查出明晚病原体,可能需要进行针对性输液。

四、小孩输液前的护理

  学龄前儿童的特点导致了输液难度大,不仅对护士的临床经验、穿刺技术技巧和心理素质的要求非常高,而且要在整个输液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心理精神和疾病防治为一体的人文护理。为了淡化患儿对“打针”痛苦记忆的唤起,减轻恐惧心理,配合输液操作,护士首先要与患儿进行良好交流,搭建起沟通的桥梁,通过获得患儿的信任,引导、鼓励患儿勇敢地面对挑战,以积极主动的行为配合治疗。具体护理措施:

  ①接诊后,热情接待患儿和陪护人员,不直接询问与病情有关的问题,通过微笑的表情,乐观的情绪,轻柔的话语给患儿形成可亲可爱的第一印象,消除患儿对环境和护士的陌生感,使其在相对放松的情况下感受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具有安全感和温暖感。

  ②加深与患儿的感情联系,称呼患儿昵称,引导患儿称呼护士姑姑、阿姨,以稳定其情绪。偶尔抚摸患儿头和手,拉近与护士的感情距离。面对患儿切勿不能采取皱眉、怒视、呵斥、吓唬等错误方法,以免患儿产生对立情绪,更加不配合输液操作。

  ③对于年龄较大,可以进行比较顺畅交流的患儿,要多采用表扬及鼓励的方法,对他们配合的行为进行赞扬,并可以小礼物作为奖励。

  ④针对患儿家长开展健康教育。重点是向家长宣传患儿疾病的发病原理、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会家长正确辨别儿童患病期间的不良反应及表现,增加家长防病治的科学知识,达到治疗与康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