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中医治疗脑梗塞,脑梗塞的发病机制

2016-06-0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周涵蕾

一、中医治疗脑梗塞的方法

  1、活血化瘀法

  不少中医学者认为,血瘀是脑梗塞的基本病机,贯穿于病程的始终,故活血化瘀法成为治疗脑梗塞的基本*并贯穿于治疗始终。胡跃强等采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清热化痰颗粒治疗风火痰瘀痹阻脉络证脑梗塞35例,并随机与对照组34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值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以及降低Pt粘附率和Fbg含量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田荣祥运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瘫复灵汤2号治疗脑梗塞56例,总有效率为98%。

  2、 益气活血法

  许多医者认为脑梗塞病因主要是气虚血瘀,病机为气虚、血瘀痹阻脑络,经脉失养,故益气活血法是防治脑梗塞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方法。传统的认识多用于后遗症期患者,补阳还五汤是其代表,随着对中风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近几年益气活血法在脑梗塞急性期已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疗效。刘兰印用化瘀消栓汤(黄芪45~60g,葛根、丹参各30g,川芎、赤芍、红花、九节菖蒲各15g,天麻、陈皮、僵蚕各10g,连翘20g)治疗脑梗塞60例,总有效率96.67%。李明奎用归龙通脉饮(黄芪、红花、桃仁、川芎、当归、葛根等)治疗脑梗塞132例,总有效率92.42%,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脂水平、血流变学指标显著降低(P<0.01)。查保东自拟黄芪九物汤(黄芪20~50g,党参20g,僵蚕10g,川芎10g,独活酒炒10g,白术10g,茯苓10g,牛膝7g,甘草5g,白芍10g,地龙10g)治疗脑梗塞21例,取得良好疗效。张道杰等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早期脑梗塞,除重用补气药外还重用化瘀药,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丛春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30例脑血栓病人,显效率达96.67%。

  3、化痰祛瘀通腑法

  痰热腑实证是急性脑梗塞常见的中医证型,其主要病机为痰热壅结、腑气不通、毒邪内生、气血逆乱,痹阻经脉。根据这一病机及其临床表现特点,许多医者认为中医治疗立法应以清热化痰、通腑泄热、排毒为主,辅以活血化瘀通络治疗脑梗塞。陈国华运用黄角颗粒治疗急性脑梗塞痰热腑实证120例,和对照组相比较,在改善患者面瘫、言语、上下肢肌力、呃逆、便秘等症状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黄角颗粒通过通腑泻热,使浊气下降,清气得升具有醒神开窍、祛瘀活络、镇静安神等功效。苏毅强等运用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脑梗塞痰热腑实证60例,发现加味星蒌承气汤能有效改善痰热腑实证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其作用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张伦忠等运用豁痰开窍、清热熄风、通腑逐瘀功效的中风2号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12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凌方明等运用祛痰化瘀通腑法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总有效率90%。

  4、补肾化瘀通络法

  李建生认为,肾虚血瘀是脑梗塞的主要病机,故提出补肾化瘀是治疗老年脑梗塞的基本方法,创用益元活血丹治疗老年脑梗塞效果显著。杨震自拟益肾通络汤治疗脑梗塞63例,结果:基本恢复24例,显著进步32例,进步5例,无变化2例,恶化0例。栾光斗等以活血化瘀、豁痰通络,佐以补肾为基本原则,自拟补肾通脉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100例,结果治愈28例,显效26例,有效32例,总有效率86%。王丽莉等运用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脑梗塞105例,基本治愈25例,显效41例,有效3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1%。于杰等以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法,佐以行气通络,自拟化瘀补肾汤治疗急性脑梗塞51例取得良好效果。

  5.、化痰熄风或平肝降逆、熄风开窍法

  肝风内动、气血逆乱为中风脑梗塞的始因,痰瘀浊毒为其病理基础,故化痰熄风、平肝降逆、熄风开窍,或祛瘀通腑开窍当为中风急性期中脏腑之基本*。魏和国等以平逆通络口服液治疗急性脑梗塞152例,其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及显愈率均明显高于复方丹参液治疗组,认为中风急性期以平逆气、降浊阴,佐以通络涤痰法治疗比单纯活血化瘀论治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更显著。易振佳等运用具有平肝熄风、活血通络的天龙熄风颗粒治疗急性脑梗塞肝阳化风证者,发现其能降低患者血浆NE、E、F、TXB2的含量,提高T3含量。朱广旗用滋阴潜阳方:熟地15g,当归20g,茯苓30g,白芍12g,麦冬15g,生龙牡各30g,杭菊l0g,治疗脑梗塞急性期68例,治愈22例,显著进步2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1.1%。

二、脑梗塞的预防护理

  1、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因为血压过高,易使脑内微血管瘤及粥样硬化的小动脉破裂出血;而血压过低,脑供血不全,微循环淤滞时,易形成脑梗死。所以应防止引起血压急骤降低,脑血流缓慢,血黏度增加,以及血凝固性增高的各种因素。

  2、积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讲究精神心理卫生,许多脑梗死的发作,都与情绪激动有关。

  4、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适度的体育活动有益健康。避免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要以低脂肪低热量,低盐饮食为主,并要有足够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饮食过饱不利于健康,霉变的食品、咸鱼、冷食品,均不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要禁食。

  5、当气温骤变,气压、温度明显变化时,由于中老年人特别是体弱多病者,多半不适应而患病,尤其是严寒和盛夏时老年人适应能力差,免疫能力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比平时高,所以要特别小心。

  6、及时注意脑血管病的先兆,如突发的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乏力,嘴歪,流口水;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定;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等。

三、脑梗塞的发病机制

  1、血管壁病变

  正常血管内皮细胞是被覆血管内膜的一层光滑的细胞群,它不仅仅是血液和组织的屏障,还具有其他多种功能。一般认为是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和损害可使内皮细胞剥离,血浆成分主要是脂类物质的浸润和巨噬细胞的浸润,内膜内平滑肌细胞增殖,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一过程更容易发生。持续的高血压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高血压可通过直接作用于直径50~200μm的脑小动脉,如脑底部的穿通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旁中央支,导致这些小动脉发生血管透明脂肪样变、微栓塞或微动脉瘤形成,亦可通过机械性刺激和损伤直径大于200μm的较大血管或大血管的内皮细胞,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时,动脉内膜增厚容易出现溃疡面,在溃疡处内膜下层分泌一些物质如胶原及凝血因子促使凝血酶形成,凝血酶、纤维蛋白与黏附在溃疡面的血小板共同作用导致血栓形成,即动脉粥样硬化板块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阻塞脑血管,导致脑组织局部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中止。

  2、血液成分的改变

  血液有形成分中,尤其血小板极易黏附在病变血管内膜处,黏附聚集的血小板,能释放出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加速血小板的再聚集,极易形成动脉附壁血栓。血液成分中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等含量的增加,可使血液黏度增高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降低,导致血流速度减慢,以及血液病如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白血病、严重贫血等,均易促使血栓形成。血液流变学改变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动物实验模型发现红细胞比容增高可降低脑血流量,如果同时降低动脉压则容易发生脑梗死。也有人认为低切黏度升高对脑血栓形成影响较大,且多发生在熟睡与刚醒时,这与脑梗死发生时间相吻合。

  3、血流动力学异常

  血压的改变是影响脑血流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血压过高或过低都可影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当平均动脉压低于9.33kPa(70mmHg)和高于24kPa(180mmHg)时,或心动过速、心功能不全时可引起脑灌注压下降,随灌注压下降,脑小动脉扩张,血流速度更缓慢。若同时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更易导致血栓形成。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比较复杂,不但决定于高血压的发生原因和机制,还决定于高血压的发展速度、程度和发展阶段。

  4、栓塞性脑梗死

  是人体血液循环中某些异常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等栓子物质随血流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的颈部动脉,这些栓子随血流流动堵塞脑血管。引起局部脑血流中断,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软化、坏死,而出现急性脑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脑栓塞常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相对少见。

四、脑梗塞的检查方法

  1、脑脊液检查

  目前一般不做脑脊液检查,同时脑脊液检查也不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规检查。多数脑梗死患者脑脊液正常,如梗死面积大、脑水肿明显者压力可增高,少数出血性梗死者可出现红细胞增多,后期可有白细胞及细胞吞噬现象。

  2、血尿便常规及生化检查

  主要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

  3、DSA、MRA、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此3项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脑血管病的血管方面的病因。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价格便宜、方便,能够及早发现较大的血管(如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等)的异常。脑MRA检查简单、方便,可以排除较大动脉的血管病变,帮助了解血管闭塞的部位及程度。DSA能够发现较小的血管病变,并且可以及时应用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