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肺炎的表现,新生儿肺炎

2016-06-1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李新波

一、肺炎的一般

  临床表现

  多数起病急骤,常有受凉淋雨、劳累、病毒感染等诱因,约1/3患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程7~10天。

  1、寒战与高热典型病例以突然寒战起病,继之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食量减少。抗生素使用后热型可不典型,年老体弱者可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2、咳嗽与咳痰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粘液痰或带血丝痰,经1~2天后,可咳出粘液血性痰或铁锈色痰,也可呈脓性痰,进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3、胸痛多有剧烈侧胸痛,常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放射至肩或腹部。如为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剧烈腹痛,易被误诊为急腹症。

  4、呼吸困难由于肺实变通气不足、胸痛以及毒血症而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快而浅。病情严重时影响气体交换,使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而出现紫绀。

  5、其他症状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

  体征

  肺炎球菌肺炎患者多呈急性面容,双颊绯红,皮肤干燥,口角和鼻周可出现单纯性疱疹。有败血症者,皮肤黏膜可有出血点,巩膜黄染,心率增快或心律不齐。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病变范围大者,可有肺实变体征,双肺下野及背部可闻及湿性啰音。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体征多不明显,可有咽部中度充血,肺部干、湿啰音,耳镜可见鼓膜充血、甚至出血,呈炎症性改变。病毒性肺炎胸部体征亦不突出,有时偶尔可在下肺闻及湿啰音。

二、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的原因

  新生儿肺炎常常是由于羊膜早破、羊水感染(羊膜炎)、胎儿肺内吸入感染的羊水所致。也可由出生后保暖不当、或曾与患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先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然后向下蔓延而成为肺炎,也可以是全身败血症的一部分。生后几周可发生肺炎,常见于使用呼吸机被动呼吸的婴儿。

  新生儿肺炎的早期症状

  没有特异表现。新生儿肺炎几乎没有发烧、咳嗽、咳痰等肺炎症状。特有症状仅仅是精神不好、哭声轻或不哭、呼吸次数增快、不爱吃奶、吐奶、呛奶或口吐泡沫等。

  新生儿肺炎症状

  新生儿肺炎出生时症状可以仅表现为呼吸急促,重症有呼吸衰竭,甚至出现低血压(中毒性休克)。出生后发生的肺炎,其症状是逐渐出现的。有的新生儿可骤然发病,出现体温波动。

  如何预防新生儿肺炎

  一、防止感染

  (1)出生前:

  做好孕期保健,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患上感染性疾病。

  (2)出生后:

  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如干净柔软的衣被。

  哺乳用具及尿布应消毒。

  成人应勤洗手。避免小儿接触感冒患者。

  发现孩子有脐炎或皮肤感染等情况时,立即治疗,防止病菌扩散。

  二、定期做产前检查

  母亲在怀孕期间定期做产前检查,防止胎儿发生宫内缺氧,从而避免羊水或胎粪吸入性肺炎及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三、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四季均易发生,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患肺炎较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引起多种重症并发症,影响孩子发育。

  小儿肺炎的病因

  细菌感染(30%):

  产前的胎儿生活在布满羊水的子宫里,发生缺氧(如脐带绕颈、胎心改变、胎动异常),就会发生呼吸运动而吸入羊水,引起吸入性肺炎;如早破水、产程延长,或在分娩过程中,吸入细菌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易引起细菌性肺炎,如羊水被胎粪污染,吸入肺内会引起胎粪吸入性肺炎。

  血液感染(20%):

  如孩子接触的人中有带菌者(比如感冒),孩子很轻易受到传染引起肺炎,新生儿因败血症或脐炎、肠炎,通过血液循环感染肺炎,这种感染可以由细菌引起,日龄稍大一点的新生儿,肺炎也可由病毒及其他微生物引起。

  环境因素(10%):

  如气候骤变,居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等。

  小儿肺炎的症状

  (一)轻型支气管肺炎。

  1、发热:大多数较高。

  2、咳嗽:开始为频繁的剌激性干咳,随之咽喉部出现痰鸣音,咳嗽时可伴有呕吐,呛奶。

  3、呼吸表浅增快,鼻扇,部份患儿口周,指甲轻度发绀。

  除呼吸道症状外,患儿可伴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哆嗦,腹泻等全身症状。

  (二)重型肺炎:除轻症肺炎之表现加重外,持续高热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且伴有其它脏器功能损害。

  1、呼吸系统症状:呼吸表浅,急促,每分钟可达80次以上,鼻翼扇动,有三凹征,呼气呻吟,颜面部及四肢末端明显紫绀,甚者面色苍白或青灰,两肺可闻及密集的细湿罗音。

  2、循环系统症状:婴儿肺炎时常伴有心功能不全。

  3、神经系统症状:(1)烦躁,嗜睡,凝视,斜视,眼球上窜,(2)昏睡,甚致昏迷,惊厥,(3)球结膜水肿,(4)瞳孔改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5)呼吸节律不整,(6)前囟门膨胀,有脑膜剌激征,脑脊液除压力增高外,其他均正常称为中毒性脑病,严重者颅压更高,可出现脑疝。

  4、消化系统症状:患儿食欲下降,呕吐,腹泻,腹胀,严重者呕吐物为咖啡色或便血,肠鸣音消失,中毒性肠麻痹,以及中毒性肝炎。

  5、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等,也可出现混合性酸中毒。

  小儿肺炎的预防

  婴幼儿应尽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宣传儿童有呼吸道感染时不出门,流行季节少串门,不到公共场所去。父母感冒时应尽可能少接触年幼子女,接触时应带口罩。

  做好儿童的计划免疫,特别是麻疹活疫苗和百白破混合制剂的注射,以减少继发肺炎的发生。积极提倡母奶喂养,合理添加辅食。积极预防佝偻病、营养不良等。提倡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培养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小儿衣着不过厚或过薄,婴儿不要包裹过紧,平时居室内要每日定期开窗换气。加强早产儿及体弱儿(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保护和护理。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已患肺炎的婴幼儿抵抗力弱,易染他病,应积极预防可能引起严重预后的并发症,如脓胸、脓气胸等。在病房中应将不同病因的患儿尽量隔离,特别是发现腺病毒肺炎患几,应争取单间隔离。恢复期及新入院患儿也应分开,医务人员接触不同患儿时,应带口罩、接触每一患儿后都应用肥皂洗手。

  肺炎痊愈后,也不要掉以轻心,特别要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否则易反复感染。注意加强锻炼,可根据年龄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如果孩子成夭居住在门窗紧闭的居室内,对外界空气适应能力就差。到户外活动时,注意适当增加衣服。社会上感冒流行时,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家里有人患感冒时,不要与孩子接触。

四、老年人肺炎

  老年人肺炎的临床特点表现为多样化、不典型、变化快、预后差。

  一、多样化和不典型表现老年肺炎

  老年人肺炎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对老年人肺炎不可单纯根据咳嗽、发热、咳黄痰、胸痛等青年人肺炎的常见症状进行诊断。老年人患肺炎后,由于反应能力低下,发热可不明显;由于反应低下,咳嗽不剧烈,痰不易咳出;又由于感觉迟钝,胸痛不著。相反,而常出现疲乏、纳差、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早期症状。肿部炎症广泛时有低氧血症表现,如嗜睡、意识模糊、表情迟钝等,老年人肺炎伴发菌血症者约占20%,其中40%可出现脓毒血症。吸入性肺炎可急性起病,但经常发病隐袭,痰常带臭味。老年人约20%患者血白细胞不增高,局部可闻及湿罗音,通常无实变体征。

  二、变化快和预后差

  老年人患肺炎后并发症多,如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感染中毒性休克、脑病、呼吸衰竭等,因此病情变化快、预后差。由于老年人机体状态远不如青年人,各脏器功能较差,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不足,一旦合并肺炎,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因此对于老年人肺炎、应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老年性肺炎很关键:

  1.晚上睡觉前,用热水充分泡泡手和脚,使之温热充血,约10分钟左右,这样能通过神经反射使上呼吸道、鼻咽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局部抵抗力增强。

  2. 秋冬季是老年性肺炎发病率最高的季节,所以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受凉感冒。如患了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彻底地进行抗感染治疗,以防发展成肺炎。

  3.另外,老年人应适量、合理地锻炼身体,使机体逐渐适应天气冷热变化。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4.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日多吃一些营养高、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以利痰液稀释排出,不吸烟、不酗酒,尽量少去人声嘈杂、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

  5.患慢性病,尤其是合并呼吸道疾病的老人,要积极治疗,还可以定期注射肺炎疫苗。

  提醒:老年人要保证饮食均衡、营养充足,并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室内要通风、换气,多户外活动;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