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白兰花的功效,白兰花叶的功效与作用

2016-06-2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管寄灵

一、白兰花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白玉兰、白缅花

  【来源】 木兰科含笑花属植物 白兰花 Michelia alba DC.,以 根 、 叶 、 花 入药。夏秋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 苦、辛,微温。

  玉兰花营养分析:

  玉兰花性味辛、温,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血瘀型痛经、鼻塞、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玉兰花对常见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玉兰花食疗作用:

  玉兰花为木兰科落叶乔木玉兰的花,在早春三月开放,鲜用或晒干用。玉兰花是名贵的观赏植物,其花朵大,花形俏丽,开放时溢发幽香。其花瓣可供食用,肉质较厚,具特有清香,清代《花镜》谓:“其(花)瓣择洗清洁,拖面麻油煎食极佳,或蜜浸亦可。”

二、白兰花叶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白兰花的叶。

  【原形态】 乔木,高10-20m,在较寒冷地区常呈灌木状,高仅1-2m。树皮灰色,幼枝密被淡黄白色柔毛,后渐脱落。叶互生;叶柄长1.5-2cm;托叶痕为叶柄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叶薄革质;叶片长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10-27cm,宽4-9.5cm,先端长渐失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或下面疏生微柔毛。花白色,清香,单生于叶腋;花被10片以上,长约3cm;雄蕊多数,花丝扁平,药隔顶端伸出成长兴头;雄蕊群有柄,长约4mm,心皮多数,通常部分心皮不发育,形成疏生的聚合果。花期4-9月,夏季盛对,少见结实。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适生了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疏松的土壤。

  【性味】 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止咳化痰。主泌尿系感染;小便不利;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三、玉兰花泡茶的作用

  玉兰花茶:玉兰花5~10朵,茶叶少许,开水冲泡服,用于中暑头晕胸闷。

  药用价值

  玉兰花为木兰科落叶乔木玉兰的花,在早春三月开放,鲜用或晒干用。玉兰花是名贵的观赏植物,其花朵大,花形俏丽,开放时溢发幽香。其花瓣可供食用,肉质较厚,具特有清香,清代《花镜》谓:“其(花)瓣择洗清洁,拖面麻油煎食极佳,或蜜浸亦可。”

  玉兰花含有挥发油,其中主要为柠檬醛、丁香油酸等,还含有木兰花碱、生物碱、望春花素、癸酸、芦丁、油酸、维生素A等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玉兰花性味辛、温,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血瘀型痛经、鼻塞、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玉兰花对常见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首先说玉兰花泡茶的作用很多,而且通过玉兰花泡茶,由于味很淡,很多人也愿意选择,同时,药用价值也很高,所以在夏季,经常喝玉兰花茶,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也能起到预防治疗中暑,以及头晕胸闷,所以可以在夏季,经常多喝玉兰花茶。

四、玉兰花茶

  玉兰花,又名玉兰、木兰、应春花、望春花,属木兰科植物,原产于长江流域,早在春秋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洁的人格,到唐代已在庭园广为栽培。现中国特有的名贵园林花木之一,城市绿化常用树种,上海市的市花。

  玉兰花洁白如玉,先花后叶,外形极像莲花,花洁白美丽且清香浓郁,花瓣展向四方,早春开花时满树晶莹清丽,如冰似雪,使庭院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白兰花与茉莉花、栀子花并称为“盛夏三白”,花朵洁白如皑雪,浓郁的香味沁人心脾,悠远绵长。曾有诗赞它“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皓齿转明眉。”玉兰花中的龙女花,又叫大理木兰,花色洁白而馨香,据《滇海虞衡志》载:“龙女花,止一株,在大理之感通寺苛赵加罗修道于此,龙女化美人以相试,赵起以剑之,美人入地生此花”,花以龙女相喻,可见其美。

  白兰花还是窨制花茶的重要原料,白兰花属体质花,花朵虽已开放,但花香仍存在花瓣中,窨制花茶时,可直接用鲜花,也可将花瓣晒干备用,一般是在茉莉花茶窨制时,用白兰花“打底”以突出茉莉花茶的鲜灵度。

  玉兰花采收以傍晚时分最宜,用剪刀将成花一朵朵的剪下,刚自树上摘下的花卉,浸泡在8至10℃的冷水中一到二分钟后,将水沥干,经严格的气流式窨制工艺,即分拆枝(打花边)、摊花、晾制、窨花(拌和)、通花、续窨复火、匀堆装箱等工序,在经照射灭菌制成花茶。

  玉兰花不仅花大而艳美,花姿婀娜,气味幽香,观赏价值高,病虫害少,而且其花蕾名辛夷,历来是中医治鼻病的主药。

  鲜花入珍馐唇齿留香,玉兰花不但可以泡茶还可以煮粥、配菜、酿制糕点等,均有疏通肺窍、化痰止咳、通脉明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