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三伏贴的副作用,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2016-06-2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罗从灵

一、三伏贴的副作用

  1.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一般不会在第一次贴敷药物时发生,多是发生于再次贴敷药物后。表现为贴敷完毕后6~12小时后,在患者贴敷药物的部位出现红斑,并且逐渐增厚,使之比周围的皮肤要高,并且和周围皮肤的边界非常清楚,如果不及时处理则会慢慢形成大疱,然后逐渐糜烂渗出,此时患者可感觉到伤口周围的皮肤奇痒。

  2.皮肤烧伤破溃感染

  发生这种情况时,我们能在患者的贴敷部位看到比较大的水疱,最大者直径可为数厘米,如果水疱破裂则可能会使患者发生严重的感染,甚至化脓。

  3.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的患者常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瘙痒,然后出现全身的斑疹或风团,如果过敏现象发生较严重,则会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药物过敏一般发生于第一次贴敷后,有时也可能第一次贴敷没有出现,反而在数次贴敷后出现,发生时间一般是在贴敷后数分钟到数小时。

  4.胶布过敏

  这种现象不是由于药物本身导致的过敏,而是由于贴敷时使用的胶布等物质发生的过敏,一般仅表现为轻微的过敏症状,如局部的皮肤红疹、瘙痒。

  5.敷贴处起水泡

  三伏贴一定不要长时间敷贴,如果长时间贴敷就可能导致皮肤上起小泡,传统中医认为,贴敷起泡是一种发泡疗法。但由于现在天气炎热,皮肤破损后可能合并感染,所以普遍使用刺激性较小的药膏,所以出现起泡的情况也比较少。

二、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贴敷过程中出现小水泡,不必特殊处理,待其自然吸收,或外涂龙胆紫;若出现较大的水泡,应及时妥善处理,以防感染。

  2.配制好的药物不可放置过久,药物宜密闭、低温保存。天气炎热、潮湿时,保留的时间宜相应缩短。

  3.第一次贴敷的时间不宜太长,尽量不要把皮肤贴出水泡,以免影响以后的治疗。

  4.贴敷部位的皮肤如出现红斑、水泡等,应谨慎进行下一次贴敷治疗。可更换腧穴或待皮肤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治疗,要注意减少贴敷治疗的时间。

  5.久病、体弱、消瘦者,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6.患者在贴敷后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

  7.患者在贴敷期间的饮食宜清淡,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应慎食海鲜、牛羊肉等及其他肥甘滋腻之品,以免诱发过敏反应及减弱药效。

  8.在取下贴敷剂后,可用清水冲洗局部。不宜搓、抓、挠贴敷部位,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或涂抹其他止痒药物,以免进一步刺激局部皮肤。

三、三伏贴适应症

  1.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

  2.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膜炎、网球肘炎;

  3.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泄、脾胃虚寒、消化不良;

  4.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等虚寒性疾病;

  5.痛经、产后头痛、月子病等;

  6.亚健康调理、任督二脉不通;

  7.小儿反复感冒、厌食、消瘦、遗尿、尿床。

  8.由免疫力低下和内分泌失调所致的各种疾病

  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夏天是一个不应放过的最佳治疗时机。冬季因为气温、气压偏低,这类病特别容易复发。冬季治疗以治标为主,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在夏季,由于影响其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通常比较轻,有足够的时间扶正固本,以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达到痊愈的目的。

  另外,对于亚健康调理,小儿疾病,妇科系列疾病采取三伏天外贴敷药方法治疗,是祖国几千年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不打针不吃药,还能起到调节免疫、祛病强身效果,是现代规范治疗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四、三伏贴禁忌症

  三伏贴有哪些禁忌人群,其中含有的有些药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因此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糖尿病、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人应慎用或禁用。此外,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都不适合用此疗法,例如咳喘同时伴有发烧的患者、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伏贴法治疗,因此贴敷前较好提前到医院做好检查,判断是否适宜贴敷。

  1.孕妇及两岁以下的婴儿。

  2.热性疾病、阴虚火旺、孕妇、皮肤过敏、有疮、疖、痈和皮肤破损者以及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患者。

  3.对药物过敏的人。

  4.皮肤高度过敏,短时间敷贴即会大量起泡的人。

  5.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病人。遇有发热外感时应暂停贴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