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冬瓜子怎么美白 教你美白小窍门

2016-07-2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时觅海

一、冬瓜子的介绍

  冬瓜子即冬瓜的种子,又称冬瓜仁,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种子晒干而成。

  冬瓜是喜温耐热蔬菜,在较高温度下生长发育良好。光照弱,湿度大时容易受冻。25℃以上高温生长迅速,但较纤弱,容易感染病害。冬瓜属于短日性植物,但大多数品种对日照要求不严格。幼苗期在温度稍低和短日照时可以促进发育,雌、雄花的发生节位提早。

  整体形态

  冬瓜子呈扁平的长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cm左右,宽约6mm。外皮黄白色,有时有裂纹,一端钝圆,另一端尖,尖端有2个小突起,其一较小者为种脐;另一突起较大,上有一明显的珠孔。边缘光滑(单边冬瓜子)。剥去种皮后,可见乳白色的种仁2枚,体轻,有油性。气微,味微甜。以颗粒饱满、色白者为佳。

  横切面形态

  冬瓜子的种皮外表皮细胞1列,近栅状,壁稍厚,微木化;下皮层10余列薄壁细胞,壁微木化,具纹孔;内侧为2-3列石细胞;通气薄壁组织1列细胞,紧靠石细胞,细胞间隙较大;两端有维管束;内表皮1列细胞。珠心表皮1列细胞,外被角质层,内侧为残存的珠心及胚乳。中央有2枚子叶,细胞含脂肪油及糊粉粒。

二、冬瓜子美白如何使用

  冬瓜子仁粉+红糖

  材料:冬瓜子仁粉10克,红糖10克

  做法:将冬瓜子仁粉冲热水,再溶入红糖

  用法:一天两杯,不拘时,代茶饮用。

  功效:排毒嫩肤,使肌肤红润有光泽,还可清肺化痰。

  适用人群:电脑族,肤色暗黄者,肺热咳嗽者亦可饮用。

  推荐理由:经常面对电脑,最怕肤色变差,喝喝这个,只要几天,肤色就会红润回来了!

  冬瓜子仁粉+冰糖

  材料:冬瓜子仁粉10克,冰糖20克

  做法:将冬瓜子仁粉冲热水,再溶入冰糖

  用法:每日两次,早上、下午各饮一杯

  功效:一般1个月就能明显美白淡斑。

  适用人群:雀斑、黄褐斑、晒斑、黑斑。

  推荐理由:长很多雀斑,一直喝这个,1个月后,肤色明显变白了,虽然雀斑还没有完全消除,但是也增加信心。

  冬瓜子仁粉+牛奶

  材料:冬瓜子仁粉5克,牛奶1杯

  做法:将冬瓜子仁粉中加入牛奶,调匀敷脸。

  用法:先放入冰箱里几分钟,再拿出来敷脸15分钟,洗净。

  功效:镇定消炎,肌肤白净。

  适用人群:因化妆品而脸色发红的皮肤。

  推荐理由:化妆品过敏,用这个方法,很幸运,第二天脸就不红了。

  冬瓜子仁粉+桃花粉+橘子皮

  材料:冬瓜子仁粉150克,桃花粉120克,橘子皮30克

  做法:将橘子皮磨成粉,与冬瓜子仁粉和桃花粉混合,每次取1匙量,加水适量调匀。

  用法:敷于皮肤表面,在半潮湿状态下用清水洗净。

  功效:使面色红润,美白肌肤,唤醒肌肤活力。

  适用人群:熬夜族,肌肤暗淡无光者

  推荐理由:身体不太好,肤色也比较暗淡,这个DIY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连用1个星期,肤色就会好看很多。

三、冬瓜子的炮制方法与药理作用

  炮制方法

  1.干燥

  冬瓜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瘪子,洗净,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作用:味甘,性寒。具有清肺化痰,消痈排脓的功能。生冬瓜子长于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多用于肺热咳嗽,肺痈、肠痈初起。

  2.炒制

  取净冬瓜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黄色,略带焦斑时,取出放凉。用时捣碎。

  作用:炒后寒性缓和,气香启脾,长于渗湿化浊。多用于湿热带下,白浊。

  药理作用

  1.免疫促进作用

  冬瓜子热水提取后,经透析得透析内液,此液对小鼠淋巴细胞的致丝裂活性呈浓度依赖性。透析内液为B细胞致丝裂剂,有PBA(无性系B细胞激活剂)活性及佐剂活性,使PFC(宽斑形成细胞)数显着增高,呈现免疫促进作用。

  2.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

  从冬瓜子中分离纯化出胰蛋白酶抑制剂,得到4个具有抑制胰蛋白酶活力的组分,其中两个组分属小分子胰蛋白酶抑制剂。

  3.保健、抗衰老

  冬瓜子有很好的保健、抗衰老的作用。

  4.利湿

  冬瓜子性凉,味甘。具有清肺化痰,消痛排脓,利湿的功效,中医临床用来治疗痰热咳嗽、肺痈、肠痈、白浊、带下、水肿、脚气等症。

四、冬瓜子的功效与禁忌

  功效

  【性味】 甘,凉。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寒,无毒。”

  ③《陆川本草》:“甘,凉。”

  【归经】 《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功能主治】 润肺、化痰、消痈、利水。治痰热咳嗽、肺痈、肠痈、淋病、水肿、脚气、痔疮、鼻面酒皶。

  ①《本经》:“益气。”

  ②《别录》:“主烦满不乐。”

  ③崔禹锡《食经》:“利水道,去淡水。”

  ④《日华子本草》:“去皮肤风剥黑皯,润肌肤。”

  ⑤《纲目》:“治肠痈。”

  ⑥《本草经疏》:“能开胃醒脾。”

  ⑦《本草述》:“主治心经蕴热,小水淋痛,并鼻面酒渣如麻豆,疼痛,黄水出。”

  ⑧《本草从新》:“补肝明目。”

  ⑨《本草述钩元》:“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凡肠胃内壅,最为要药。”

  ⑩陈念祖:“能润肺化痰,兼益胃气。”

  ⑾《山东中药》:“治肾脏炎,尿道炎,小便不利,脚气,水肿。”

  ⑿《中国药植图鉴》:“罨痔疾肿痛,或洗涤。”

  禁忌

  第1步脾胃虚寒者慎服。

  第2步《别录》:“久服寒中。”

  第3步《得配本草》:“中寒者禁用。”

  第4步《中药志》:“寒饮咳喘、久病滑泄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