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阴沟肠杆菌的原因 阴沟肠杆菌怎么治疗
2016-08-1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乐寒凡
一、阴沟肠杆菌的发病机制
1、宿主防御功能减退:
(1)局部防御屏障受损:烧伤、创伤手术某些介入性操作造成皮肤黏膜的损伤,使阴沟肠杆菌易于透过人体屏障而入侵。
(2)免疫系统功能缺陷: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障碍,或后天性受破坏,如放射治疗细胞毒性药物、免疫抑制剂、损害免疫系统的病毒感染等均可造成机会感染。
2、为病原体侵袭提供了机会:
各种手术、留置导尿管静脉穿刺导管内镜检查机械通气等的应用,使得阴沟肠杆菌有了入侵机体的通路,从而可能导致感染。
3、阴沟肠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
阴沟肠杆菌既可产生ESBIs,又可产生Amp C酶导致其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其中144株阴沟肠杆菌的药敏检测显示,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氨曲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均在55%以下,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敏感率也只有60%左右,仅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达98.61%,其中高产Amp C酶菌株占24.31%,产ESBLs菌株占36.81%。
二、阴沟肠杆菌有哪些症状
1、败血症:
多发生在老人或新生儿中,有时伴有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在成人和儿童中常伴发热,阴沟肠杆菌并多有寒战患者热型不一,可为稽留热间歇热弛张热等可伴低血压或休克患者多表现为白细胞增多,也有少部分患者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偶尔报道有血小板减少症、出血黄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大多同时有皮肤症状如紫癜、出血性水疱、脓疱疮等。
2、下呼吸道感染:
患者一般均有严重基础疾病,尤以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支气管肺癌为多感染者,常已在使用抗生素并常有各种因素所致的免疫能力低下,如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应用、化疗放疗等。诱发因素:以安置呼吸机最多鵻,其他有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胸腔穿刺动静脉插管、导尿全身麻醉等可有发热,甚至高热多有咳痰,痰液可为白色、脓性或带血丝但在老年人中症状较少甚至无症状。可有呼吸急促,心动过速。感染可以表现为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胸腔积液。休克和转移性病灶少见。
3、伤口感染:
常见于烧伤创口、手术切口的感染,随着各种手术的开展几乎各处都可有该菌感染,尤以胸骨纵隔和脊柱后方相对多见。
三、阴沟肠杆菌的治疗
1、病原治疗:
阴沟肠杆菌,既存在ESBLs问题又存在Ampc酶的问题,故耐药情况严重。阴沟肠杆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的敏感率较低均在25%以下,对氨曲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他唑西林的敏感率也不高,仅在35%~55%之间在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时,应根据药敏试验和耐药机制检测报告选药,避免滥用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不推荐,使用于阴沟肠杆菌感染,因为它极易筛选出高产AmpC酶的去阻遏突变菌落,导致耐药菌流行。
2、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补充适量维生素加强护理,尤其是口腔的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心、肺、肾功能等。必要时给予输血、血浆、人血白蛋白和人血丙种球蛋白鵻,还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正确治疗严重创伤、烧伤等基础疾病有助于保护,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对于肿瘤或白血病患者在放疗,或化疗的同时加强支持治疗,适当应用免疫增强剂,有利于提高免疫功能,从而减少阴沟肠杆菌内源性感染的机会。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烦躁者给予镇静剂等。中毒症状严重、出现感染性休克,以及DIC者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同时可给予短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四、阴沟肠杆菌如何预防
1、生活中的人们,应该加强劳动保护,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外伤,以及伤口感染的保护皮肤,以及黏膜的完整与清洁,及时对自身做出相应的清洁措施,保持卫生整洁。
2、针对于医院而言,一定要做好医院各病房的消毒隔离,以及防护工作,勤洗手防止致病菌,以及条件致病菌在医院内的交叉感染慢性带菌的医护人员,应该暂调离病房并给予治疗,不然可能会诱发阴沟肠杆菌。
3、生活中一定要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注意防止菌群失调。出现真菌和其他耐药菌株的感染时,应该及时调整治疗,适时的选择适合自身的选择方式。
4、在进行各种手术、器械检查、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等技术操作的时候,应该严密的进行消毒,注意无菌操作,千万不能存在细菌感染。
5、积极控制、治疗白血病糖尿病,慢性肝病等,一系列各种容易被导致感染的慢性疾病,并对疾病做出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