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低该吃什么好_如何提高白细
2016-08-2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李新波
一、白细胞偏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般白细胞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伤寒等,也有因为药物引起的。
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可见白细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
正常白细胞数为(4~10)×109/升,通俗说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平均值则为7000个。如果介于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疗;如果低于4000个,就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疗,比如说,仅仅是轻度减少或一过性减少,复查时未继续下降,又毫无症状或不适,那就不必紧张,也无需治疗。当然,下列情况下的白细胞需要关注,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干预措施。
1、白细胞数严重减少需要紧急治疗。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组成。一般所说的白细胞减少最常见最主要的是指粒细胞减少,如果减少程度过于明显,则细菌很可能在机体完全或基本丧失抵抗力的状态下迅速扩散,甚至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严重威胁生命。
2、有原因可寻的白细胞减少应针对原因治疗。常见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一般有三类: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作同样干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3、同时有红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时需要进一步诊治。当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如果血液中其他两种细胞即红细胞和血小板有异常变化,问题就比较复杂,首先要进一步检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检查,以排除有无其他血液病,然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二、白细胞减少的危害有哪些
1、白细胞数严重减少需要紧急治疗。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组成。一般所说的白细胞减少最常见最主要的是指粒细胞减少,如果减少程度过于明显,则细菌很可能在机体完全或基本丧失抵抗力的状态下迅速扩散,甚至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严重威胁生命。所以大家一定要特别的注意白细胞减少有哪些危害。
2、有原因可寻的白细胞减少应针对原因治疗。常见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一般有三类:一是化疗药物,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作同样干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3、同时有红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时需要进一步诊治。当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如果血液中其他两种细胞即红细胞和血小板有异常变化,问题就比较复杂,首先要进一步检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检查,以排除有无其他血液病,然后再决定治疗白细胞减少的方案。
三、哪些药物可能导致白细胞降低
多种药损害造血系统
白细胞是人体卫士,白细胞减少后,人体的防病能力降低,出现疲乏无力、四肢酸软、头晕恶心、发热等症状,引起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道感染等。
但白细胞的生成很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很多药物都能影响血液系统,造成白细胞减少,不仅是没有发育完善的孩子,就是成人也要警惕药物的这一副作用。
解热镇痛类药物比如氨基比林、安乃近、复方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等都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症,多与服用的剂量较大、时间较长有关;
许多种抗生素也对骨髓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比如氯霉素、磺胺类药物、青霉素、先锋霉素、利福平、合霉素等均可损害造血系统,有发生白细胞减少的可能,尤以氯霉素对血液系统的损害更为严重。
抗精神病药氯丙嗪、*、三氟拉嗪都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以氯丙嗪的发生率较高。
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等都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症,一般发生在用药后的头几个月,如及时停药,多在1—2周内恢复,故在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血象。
服药时要检查血象
鉴于上述药物对血液系统的毒性作用,在应用时应该注意:首先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比如有9成感冒并不需要抗生素,而且大部分感冒是一个自愈性疾病,多喝水、注意休息就能痊愈,无需使用感冒药。还要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疗程,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血象,若发现显著异常,应及时停药。比如,抗精神病药物和抗甲状腺药物都是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因此服药期间别忘了检查血象,并接受医生的用药指导。此外,老人和婴幼儿用药要格外谨慎,老人的造血系统走向衰退,而婴幼儿的造血系统又发育不全,两种情况都很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造成无法挽救的严重后果。
四、白细胞减少症吃什么
【首乌酒】
配方:制首乌150克,生地黄150克,白酒1000毫升。不宜多饮。
制法:首乌洗净闷软,切成1厘米见方的块,生也黄切成薄片,待晾干水气同放入酒坛中,将白酒缓缓注入坛内,搅匀后封闭浸泡。每隔3日搅1次,10~15日之后即可开坛滤去药渣饮用。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
用法:每日早晚各饮1次,每次10~20毫升。不宜多饮。
【红杞乌参鸽蛋】
配方:枸杞子15克,乌参2只,鸽蛋12个,食盐5克,绍酒30克,胡椒面3克,酱油15克,花生油500克,猪油、鸡汤、普通汤、生姜、葱、淀粉各适量。
制法:海参用凉水泡胀后,将内壁膜抠干净,用普通汤焯两遍,洗净,用刀尖在腹壁切成菱形花刀,注意不要切透。鸽蛋加冷水文火煮熟,捞出放入凉水内,去壳备用。在烧热的炒锅内注入花生油,将鸽蛋滚满干淀粉,放入油锅中炸成金黄色,待用。炒锅烧热注入猪油50克,待油温八成热时下葱、姜煸炒,随后倒入鸡汤,煮2~3分钟去葱、姜,再加入酱油、绍酒、胡椒面和海参,烧沸后去浮沫,移文火上煨40分钟,加人鸽蛋、枸杞子,再煨10分钟,
功效:补肾益精。
用法:佐餐食用。
【龙马童子鸡】
配方:海马1只(约25克),仔公鸡1只,虾仁50克。
制法:将仔公鸡洗净用沸水焯去血水,剁成小块分装在七个碗内(每碗约125克),海马、虾仁温水洗净,浸泡10分钟,分七份放在鸡肉上。加少量葱段、姜块、料酒、盐,清汤适量,上笼蒸熟。鸡出笼后,拣去葱段、姜块,把鸡扣入碗中,原汤倒在勺内,烧开去浮沫,用味精、盐调味,豆粉芡收汁,浇在鸡面上即成。
功效:补肾壮阳。
用法:佐餐食用。
【香炸山药圆】
配方:鲜山药700克,黑芝麻50克,糯米粉250克,鸡蛋2个,干豆粉30克,白糖300克,菜油1000克。
制法:将鸡蛋打散,加干豆粉,调成稀蛋糊,黑芝麻洗净待用。山药上笼用武火蒸熟后剥去皮,晾凉,捣成泥状,放在碗内,加白糖、糯米粉拌匀,做成一个个直径约3厘米大的圆子,粘上蛋糊,滚上芝麻。将锅置火上,倾入菜油,待油温烧至八成热时下入山药圆,炸至浮起,沥去油,装盘。
功效:补益肝肾。
用法:佐餐食用。
【地黄甜鸡】
配方:生地黄250克,母鸡1只,饴糖150克,桂圆肉30克,大枣5枚。
制法:将母鸡由背部颈骨至尾部剖开,去内脏、爪、翅尖,洗净,入沸水锅内略焯片刻,捞出待用。将生地切成约0.5厘米见方的颗粒,桂圆肉撕碎,与生地混合均匀,再用饴糖调拌后塞入鸡腹内,将鸡腹部向下置于钵子中,大枣去核放在钵子内,灌入米汤,封口后上笼旺火蒸2~3小时,待其熟烂取出,加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益气养血,养阴益肾。
用法:佐餐食用。
【炒胡萝卜酱】
配方:胡萝卜100克,瘦猪肉300克,豆腐干1块,海米10个。
制法:将胡萝卜切成小丁,用熟猪油炸透。猪肉和豆腐干分别切丁,海米泡透,备用。将锅用武火加热,倒入熟猪油,放入肉丁炒,炒至肉丁内的水分已尽,颜色变浅时,放人葱末、姜末和黄酱,不断翻妙,待炒到肉中有酱味时,加人料酒、味精和酱油,稍炒后加入胡萝卜、豆腐干和海米,再妙后淋上香油,炒匀即可。
功效:补气养血。
用法:佐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