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坐月子可以开空调吗_坐月子注意事项都有哪些

2016-11-17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安慕青

一、坐月子可以开空调吗

  1、新妈妈生产后,要先进入一间没有开空调的房间,将身体擦干后,再进入空调房修养。

  2、吹电扇、开空调的目的是为了适度降温。新妈妈要注意不要让风扇直接对着自己吹,因为直吹容易受凉,引发产后疾病。新妈妈可以让风扇对着墙吹,让风反弹回来,这样风会柔和一些,新妈妈也可以把电风扇调到柔风那一档。开空调则要温度适宜,不要太凉,也不要太热。每个人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太一样,所以自己的身体感觉舒适就可以了。

  3、不能长时间吹空调,睡觉不能吹,降到一定温度时及时停止。

  4、温度降低过程中,新妈妈、宝宝最好不要待在空调房里,待温度达到26摄氏度适宜温度后,再进入空调房,空调房不能密闭,要保持通风。

  5、在穿着上,无论是开空调,还是吹电扇,衣服都要穿好,尽量将所有部位遮住的情况下再吹,以防贪图凉快而受凉。。一般建议穿长衣长裤,在很热的情况下,也可以穿长裤短衣。坐月子的时候(坐月子注意事项),新妈妈对温度的感觉会比平时的感觉稍高1~2℃,因此,注意温度不要低,只要新妈妈感觉不热就可以了。人是要适当出点汗的,如果汗排不出来,反而容易出现问题,因此,不要太贪图凉快。

  5、建议夏天新妈妈应选择宽松、透气、纯棉制品的衣服。

二、坐月子是什么呢

  产妇由于分娩时出血多,加上出汗、腰酸、腹痛,非常耗损体力,气血、筋骨都很虚弱,这时候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需要一段时间的调补,因此产后必须坐月子才能恢复健康。坐月子的目的是在这段期间内作适度的运动与休养、恰当的食补与食疗,能使子宫恢复生产前的大小,气血经过调理也都能恢复,甚至比以前更好,也就将不好的体质在这段时间慢慢改变过来。在坐月子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妈妈整个的生殖系统恢复的一个过程。恢复得不好,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产前孕妇担负着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母体的各个系统都会发生一系列的适应变化。子宫肌细胞肥大、增殖、变长,心脏负担增大,肺脏负担也随之加重,妊娠期肾脏也略有增大,输尿管增粗、肌张力减低、蠕动减弱。其它如肠骨内分泌、皮肤、骨、关节、韧带等都会发生相应改变。产后胎儿娩出,母体器官又会恢复到产前的状态。子宫、会阴、阴道的创口会愈合,子宫缩小,膈肌下降,心脏复原,被拉松弛的皮肤、关节、韧带会恢复正常。这些形态、位置和功能能否复原,则取决于产妇在坐月子时的调养保健。若养护得当,则恢复较快,且无后患;若稍有不慎,调养失宜,则恢复较慢。

三、坐月子注意事项都有哪些

  注意一:

  顺产后坐着或站着的时候伤口(即下体)会疼痛(大概持续十多天),而且老人家说坐月子期间一定要卧床休息,就算不想睡也得躺着,所以挺辛苦,挺无聊的。更痛苦的是大便,坐厕是肯定要的,蹲厕就加厕所板(怀孕后期就需要了,大着肚子蹲在厕所很辛苦)。我曾经因为忍受不了痛,便秘了一段时间。一度要用开塞露和痔疮膏(虽然我没有痔疮)来减轻痛楚。所以一定要多吃蔬菜水果,只要是正气的蔬菜水果都不怕吃。因为坐月吃好多补的东西,加上伤口痛,很容易便秘。我妈还说很多女人生完bb后有痔疮,就是这个原因。

  注意二:

  腰部护理,产后除了伤口痛,腰也很痛,所以喂奶姿势很重要,一定要在腰部垫枕头。而且要坚持补钙,孕妇奶粉和钙片都要继续吃。

  至于很多人关心的洗澡和洗头问题,按照医生的说法是各人体质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反正都要用姜水洗,而且头尽量少洗,洗后也要马上吹干。我一个月内只洗了两次头,每天擦身。幸亏是冬天,如果是夏天,我都不知道自己能否忍受。可能一天到晚待在空调房里算了。

四、坐月子家居环境

  第一,选择合适的坐月子房间

  1、不宜住在敞、湿的房间里,由于妈妈的体质和抵抗力都比较低下,所以居室需要保温、舒适。

  2、要选择阳光和坐向好的房间。这样,夏天可以避免过热,冬天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阳光照射,使居室温暖。

  3、居室采光要明暗适中。最好有多重窗帘等遮挡物随时调节采光。

  4、居室要通风效果好,不要接近厨房等多油烟的房间。

  第二,提前做好房屋清洁消毒产妇和宝宝在月子里几乎整天都在居室内度过,做好清洁卫生是防病保健的重要方法。所以室内环境一定要在产妇回家之前的两三天,将坐月子房间打扫得非常干净。

  具体做法是:

  1、家里最好用3%的来苏打水(200~300毫升/米)湿擦或喷洒地板、家具和2米以下的墙壁,并彻底通风2小时。

  2、卧具、家具也要消毒,阳光直射5小时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3、保持卫生间的清洁卫生,要随时清除便池的污垢,排出臭气,以免污染室内空气。

  4、丈夫和家人不要在居室内吸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