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副作用有哪些 打流感的注意事项要清楚
2016-11-2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沈谷雪
一、流感疫苗会引起哪些副作用
局部反应:
在安慰剂对照双盲实验中,疫苗接种的最常见副作用是接种部位疼(影响10—64%的病人);可延续至注射流感疫苗之后两天等。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接种者可感觉注射部位疼痛和触痛。这些反应一般较轻和短暂。在多数情况中,它们在2至3天内自动消失,不需要进一步的医疗措施。
轻度不良事件:
在整体上,接受者能较好地耐受流感疫苗。这些疫苗是灭活的,即其中只包含无感染能力的病毒,显然不能引起疾病。因此,接种疫苗后的呼吸道疾病是与流感疫苗无关的偶然疾病。14次按性别进行分析的研究显示,女性(无论年幼或年老)报告的局部反应显著地更多。
全身反应:
也可出现轻度全身反应。以前未接触过疫苗中抗原的人(例如,儿童)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和肌痛。这些反应在接种疫苗后6—12个小时内发生,一般持续1—2天。
二、打流感疫苗注意事项
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很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攻击,因此,如果孩子本身没有禁忌症,所有儿童都应该注射流感疫苗。6~35个月的孩子每年需要接种2次疫苗,每次0.25毫升,且中间至少间隔4周时间。如果宝宝是过敏体质,特别是对鸡蛋过敏就不能注射流感疫苗。孩子有腹泻、发热、感冒等症状时,即便很轻微,也不能注射。
带宝宝去医院注射流感疫苗前,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仔细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尤其是精神状况,如果发现孩子有些打蔫,可能就是生病了,要推迟疫苗注射的时间。第二,因为接种后的一段时间内伤口不能沾水,所以最好事先给宝宝洗个澡,然后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这样既方便挽袖子打针,也不会摩擦针眼处皮肤。第三,接种疫苗前应保证休息,避免空腹接种。
接种完疫苗,一定要留院观察20分钟,以防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注射完流感疫苗后,很多孩子会出现低热、头痛、乏力等症状,个别的还会伴有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等。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用担心,只要注意让孩子适当休息、多喝开水、避免着凉、注意营养,1~2天后反应就会自然消失。当局部反应较重时,如注射部位疼痛、水肿、发红,可用干净毛巾做热敷,每天4~5次,每次10~15分钟;对较重的全身反应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果接种后出现局部反应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退,应尽快去医院诊治,否则很可能危及生命。
三、打流感疫苗有哪些禁忌
北方地区流感流行的时间是10月下旬到第二年2月中旬,由于疫苗接种后一两周才可以起到预防流感的功效,所以应提前接种。一般在9月到12月为最佳。
由于流感传染性极强,任何年龄的健康人都可能感染流感病毒,儿童、年老体弱者、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都是流感疫苗的接种对象。50岁以上的人应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因为50~65岁的人中,大约有30%的人至少有一种慢性疾病,他们一旦患上流感,住院治疗和死亡的危险性都比其他人大。研究发现,老人接种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的发生,减轻流感相关慢性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比起其他年龄段的接种人群,老人接种流感疫苗能获得更高的效益。
流感疫苗接种禁忌人群有:1.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2.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3.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4.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5.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患者;6.精神病、严重癫痫和精神分裂症者;7.严重过敏体质者;8.年龄小于6个月的婴儿;9.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
流感疫苗的注射方式是: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每年只需接种1次,接种疫苗后10~15天可产生抗体,1个月时抗体达高峰,免疫力可持续1年。少数人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红肿反应,全身反应如发热、肌痛、虚弱等症状罕见,可在2~3天内自行恢复。
四、流感疫苗什么时候打最好
据了解,流感疫苗接种的最佳时间是在流感流行前1-2个月。
在我国,流感流行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3月左右,所以流感疫苗的接种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9月到11月。当然了,不同地方气候变化不同,所以疫苗接种的时间也会有所变化。
如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天气冷得晚,所以疫苗的接种时间是集中在10-12月;广东地区接种疫苗从9月开始持续到第二年的2月。
虽然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是在流感流行之前,但在流感流行期间,人们仍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以求得保护。
这是因为流感疫苗在接种后10-15天就能自发的产生抗体,所以即便是在11-12月流感高峰期接种流感疫苗也是可以的。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计划接种时间。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接种流感疫苗最好提前,而且要使用儿童专用疫苗。婴幼儿流感疫苗需要接种两次才能产生最佳保护,两次之间相隔需要一个月,所以父母要计划好给宝宝接种流感疫苗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