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睾丸毛囊炎是什么病 认识其症状以及病因

2016-11-29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时寒安

一、阴囊毛囊炎的症状表现

  通常的来说,阴囊毛囊炎以毛囊或毛囊周围感染为主。外阴为皮肤组织,有丰富的毛囊,当机体抵抗力低下、外阴皮肤受损,表浅的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的感染,即可引发急性、亚急性、慢性的外阴毛囊炎。其临川表现为,外阴皮肤毛囊口周围皮肤发红、肿胀及疼痛,逐渐形成圆锥形脓疱,其中心为一根穿出的阴毛。脓疱可为多发性,相邻的小脓疱可相互融合形成大脓疱,同时伴有外阴严重充血、水肿及疼痛。

  1、阴囊毛囊炎症状可有丘疹、小疱、脓疮、糜烂、渗出、结痂等多种变化。

  2、阴囊毛囊炎常对称显现、常波及所有阴囊、患处奇痒,病程经久,反复发作,屡治不愈。

  3、在慢性期阴囊毛囊炎表露为皮沟加深、皮肤肥厚、阴囊皮肤糙手如革,即民间所说的绣球风。

  一般而言,患了阴囊毛囊炎,如不及时治疗,损害向周围蔓延扩大,病损的中心渐渐自动愈合,向周围发展,红斑的边缘炎症比较明显,上面可有活动性皮疹、水疱、痂皮,甚至糜烂,中央自愈,形成环形或半环形。“在屁股上修起了长城”,这是对股癣的笑谈之一。在阴囊皱襞外,表现为鳞屑性斑片。

  由此可见,阴囊毛囊炎的危害是很大的,因而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要提高警惕,学会预防和保健,同时治疗的时候,不能盲目,也不要相信江湖游医,以免使得病情恶化。

二、阴囊毛囊炎的病因是什么

  分析阴囊毛囊炎的病因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正确的确诊这种疾病,进而帮助大家积极的治疗,那么究竟阴囊毛囊炎的病因是什么呢?以下是专家给出的专业解答,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看看怎么才能够正确的确诊并治疗这种疾病。

  引起该病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某些原发病,激素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湿疹、痤疮、瘙痒性皮肤病、糖尿病、慢性病灶等也往往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阴囊毛囊炎。尤其是曾经使用过激素类外用品,皮下有激素残留和停用激素后的“撤药性反跳”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细菌、真菌感染。

  同样的,毛发的牵拉、摩擦、搔抓引起的损伤,皮质激素破坏皮肤生态环境,皮肤的浸渍(如总出汗、总受各种液体的刺激、没及时清洁阻塞毛孔发炎),以及局部蜜封包扎,这些都可能会诱发该病。

  对于患者来说,皮损发作时局部忌用水洗,避免搔抓,皮损部位应将毛发剪短,局部可搽杀菌、止痒的药物。疖肿未破前可用膏药或理疗,已有大的脓肿形成,应切开引流。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或多发疖者,可用磺胺类等抗生素治疗。

三、什么是阴毛囊炎

  阴部毛囊炎属于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同时对阴部毛囊炎有部分人还是比较了解的,我们应多多了解阴部毛囊炎的基本常识,下面给大家介绍下阴部毛囊炎。

  外阴毛囊炎,别名:外阴脓疱性毛囊炎,pustular folliculitis of the vulva,疾病代码:ICD:N76.8,疾病分 类:妇产科。外阴毛囊炎以毛囊或毛囊周围感染为主。外阴为皮肤组织,有丰富的毛囊,当机体抵抗力低下、外阴皮肤受损,表浅的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的感染,即可引发急性、亚急性、慢性的外阴毛囊炎。 炎热夏季发病率较高。外阴皮肤毛囊口周围皮肤发红、肿胀及疼痛,同时伴有外阴严重充血、水肿及疼痛。

  阴部毛囊炎只要早点去专业的皮肤医院接受治疗,阴部毛囊炎其实很好治疗的。如果你也患上了阴部毛囊炎疾病,那么建议你要引起重视,同时针对阴部毛囊炎疾病,不可为了图方便就随便去一些不正规的皮肤医院接受治疗,以免阴部毛囊炎给自身健康造成威胁。

四、阴毛囊炎的治疗偏方

  毛囊炎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顽固性皮肤病,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患有,发病范围广,病因复杂,症状各异,有很多人外阴部位也会出现此病,下面为大家讲述阴毛囊炎的治疗偏方。

  一:取五倍子3克、冰片1.5克、鸡蛋2个。将鸡蛋煮熟后取蛋黄,捣碎置铁勺内,先用文火炒至蛋黄变焦,然后用武火炒至出油。去渣取油,再把五倍子末、冰片研匀调入蛋黄油内,成糊状备用。用药时将患处洗净,用上述制成的药糊外涂患处,每日1—2次,至愈为止。

  二: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9克。煎汤洗患处,每日1-2次。 苍耳子、白矾、野菊花、苦参各9克,蛇床子、地肤子各15克。水煎,乘热洗患处。 侧柏果(炒炭)3克,槐角炭3克,松香2克。共研细粉,香油调搽患处。

  三:何首乌10克,茄花7个,水煎300毫升,早晚各服150毫升,连服7天,不再复发。

  四:大青叶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用药渣敷患处。 铜绿、铅粉、轻粉、枯矾、松香各3克。共研细粉,用香油调搽患处。

  五:五倍子30克,研细末,用鲜猪胆汁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五六次即止疼见效,7天可愈。 红辣椒、冰片、香油、生白矾、黄蜡各适量。剪去辣椒柄蒂,除净籽、瓤,椒尖向下,纳入等量的冰片、白矾、黄蜡粗粉,余1/4空隙,灌入适量香油。用镊子夹住辣椒,点燃椒尖,徐徐滴油于酒杯中。以干净毛笔蘸此热油涂于患部。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