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小儿肝病有哪些症状 如何预防小儿肝病

2016-12-0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吴含玉

一、小儿肝病有什么症状

  1、黄疸:最先在小儿的巩膜及结膜(白眼球)发生黄疸,继而耳后及周身皮肤发黄,常为小儿黄疸性肝病。

  2、尿黄:尿黄是小儿肝病的早期经常出现的征兆之一,应特别留心。但要鉴别小孩近日的用药史(如服用核黄素、黄连素、痢特灵等)和某些食物所致。

  3、体倦:健康小儿平素爱玩好动,比较活泼。若其突然无精打采,精神萎靡,总爱睡觉,身体日渐消瘦,应考虑小儿肝病。

  4、发热:小儿肝病早期症状往往与感冒相仿,尤其在肝病流行区域,如果孩子发生低热(体温在38℃以下)的同时没有呼吸道症状,应考虑小儿肝病。

  5、厌食:小儿平时饮食正常,近日不爱进食,连可口的饭菜也望之不吃,更怕闻到油味,提示小儿患肝病的可能。

  6、上腹疼痛:病孩肝脏肿大,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或连续性胀痛感,尤其是夜间为重。个别病孩脾脏也大,并伴有局部压痛明显,拒绝大人抚摸触及。

二、如何预防小儿肝病更有效

  1、接种疫苗:小儿原发性肝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而乙肝病毒感染先引起病毒性肝炎,继而出现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细胞反复损害形成肝癌。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或给予抗病毒治疗,对可疑患儿定期检测甲胎蛋白,结合B超等影像学检查,以预防小儿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或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小儿原发性肝癌生存率、延长存活时间的目的。

  2、预防乙肝的传染:小儿乙肝病毒的感染大多由于母婴垂直传播所致,很多情况下,小儿肝病是由大人直接传染的。如果妈妈有大三阳,在怀孕的时候,就可能把乙肝病毒传播给腹中的婴儿,因此,许多小儿肝癌患者可能在胚胎时期便携带了基因,出生后由于某些环境因素刺激才突变发病,其发展有个相对较长的自然病程。

  3、注意孩子的身体变化:如果小儿上腹部出现上腹部包块和腹胀,可以摸到肿大的肝脏,质地坚硬,表面不平滑,局部有触痛,家长就要注意孩子是否患有肝病,及早到医院检查,千万不可麻痹大意,否则将会延误孩子的病情,后果不堪设想。

三、小儿肝病怎样治疗

  现在有不少小儿肝病患儿发生重型肝炎,是由于休息不好、活动量过大或活动过早的结果。当小儿出现肝病症状后,家长需督促孩子卧床休养,待黄疸和消化道症状减轻后,才能逐渐起床活动。等到肝病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后,尚需继续注意休息观察一个月。通过观察期后,若小儿身体康复顺利,才能回幼儿园上课,且半年内不可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对于恢复期小儿肝病患儿已无明显症状者或慢性肝病患儿,不宜太过份强调休息,应动静结合。否则,会影响小儿的情绪和体重的增加,反而对病的康复和机体健康不利。另外要合理安排起居饮食,适当注意营养。在饮食上,建议采用三高一低”的饮食原则,即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配合,根据小儿的消化功能和接受能力,以满足小儿的食欲为前提。在恢复期,应适当限制脂肪摄入,吃糖也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食欲,并可引起腹胀。

四、小儿肝病康复的食疗方法

  1、绿豆粳米粥 绿豆、粳米各25克,葡萄糖1匙。将绿豆、粳米洗净,一同下锅,加水2碗,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至豆烂粥稠时,加葡萄糖1匙,即可食用。每天早晚各服1次。

  有补脾和胃,清热解毒,保肝的功效。适宜于小儿肝病恢复期治疗。

  2、马兰头菜粥 鲜嫩马兰头菜15克,粳米50克,调味品少许。粳米洗净,放入砂锅,加水2碗,加热煮至米烂粥稠时,加入洗净切碎的马兰头菜及少量的调味品,再煮熟即可。趁热吃粥,每日早晚各吃一次,连服数日。

  有清热解毒、清肝降火、补脾和胃的功效。适宜于小儿肝病恢复期,口渴舌红、食欲不振等症状者。

  3、山栀蛋肉鸡骨草汤 鸡蛋1-2个,瘦猪肉25克,鸡骨草、山栀根各15克。将鸡蛋、猪肉、鸡骨草、山栀根分别洗净,同入锅加水2碗,煮至七八成熟时,拍碎蛋壳(但不能将整个鸡蛋拍碎),继续加热煨之。煎汤剩1碗时,滤掉药渣,留汁及蛋、肉。吃肉、蛋,喝汤。每日1剂,分2次服食。连续5-7日为1个疗程。

  有补虚安神,凉血解毒,利湿热,退黄疸的功效。适宜于小儿肝病长期未愈,尿少色黄,双眼多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