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形成的原因,寒潮来袭警惕六种疾病,寒潮来袭如何提升御寒能力
2017-01-0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倪涵蕾
一、寒潮来袭警惕六种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寒潮刺激会使患者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导致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容易造成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这就容易导致脑出血、脑梗塞以及心肌梗塞等危险。尤其是本身曾患有中风、心梗、脑梗等疾病的患者,更易因气候变化而旧病复发。
呼吸道传染病
寒冷天气下,感冒、流感、肺炎、老慢支、哮喘、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老年人和儿童更是易感人群。
关节疼痛
除了本身就有关节炎的患者之外,正常人在寒冷天下下,也会偶尔感到关节不适,例如膝关节疼痛、颈椎和腰椎疼痛等。
皮肤干燥瘙痒
气候干燥,皮肤表面油脂不足,皮肤的抵抗力下降,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症。在北方,还时常伴有大风和沙尘,皮肤极易变得粗糙,甚至引发皲裂。
冻疮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主要出现在手部、足部、耳郭、面颊等部位,我国每年约2亿人受冻疮困扰。
外伤
气温骤然变冷,人体肌肉受到寒潮刺激,容易变得紧张,导致身体不灵活摔跤造成外伤。在降雪地区,路面湿滑,也极易造成摔伤。
二、寒潮来袭如何提升御寒能力
1.多运动多出汗: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锻炼方式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而定。
2.早上床睡足觉:早睡以养阳气,冬季要保证充足睡眠,才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提高身体的抗病抗寒能力。
3.巧进补养身体:冬季应为养肾的季节,隆冬进补可使身体更强壮,少生病。阳气偏虚者可选羊肉、鸡肉等;气血双亏者可吃鹅肉、鸭肉等。不宜吃生冷者可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等。
4.护好脚全身暖:足部受凉易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等,所以要格外注意脚部保暖。坚持每天用热水泡脚,最好同时刺激双脚穴位;每天散步半小时;坚持揉搓脚心,促进血液循环。
5.喝热茶养阳气:冬季喝茶以红茶为宜,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增强身体抗寒能力。
6.喝点粥防受寒:早晨喝点热粥,有助保暖,预防受寒引起感冒。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
7.勤通风更抗寒:冬天一到,一般家庭往往会门窗紧闭,缺少氧气会使人头晕胸闷,温度过高也与室外形成巨大反差,出门后更易感冒。最好每天早中晚都开窗通风20分钟,室温控制在16到22摄氏度为好。
三、膝关节最需防寒保暖
近日又迎来了新一轮的降温,也迎来了冬季滑雪热潮。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疾病,而一些冬季运动如滑雪等是特别容易损伤膝关节的运动,需要特别注意。
不少人认为膝关节疾病是老年人的专利,只有人年纪大了,器官退化才会产生膝关节疾病。然而,不是只有老年人才得关节炎,有一些小孩也得,如有一些很小的小孩会得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疾病是从幼儿到老年人均会罹患的一种疾病。
造成年轻人得膝关节疾病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关节的过度使用和保护不当。
年轻人爱运动,但也需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护。如现在越来越火的滑雪运动就非常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姿势不当摔一下就膝关节损伤了,就把两个韧带弄断了,或者把骨肉表面的脆骨面弄断了。除了滑雪外,打篮球,打羽毛球都有可能引起膝关节损伤,关节损伤会引起关节病、炎症,甚至走不了路。
防范关节疾病,日常的保护和治疗很重要。蔡谞指出,秋冬季节,天气寒冷要做好膝关节的保暖工作,预防和控制关节炎感染,尤其是中老年人、体重超标人士以及爱穿高跟鞋的年轻女士等关节疾病高发人群更需要特别留意关节的保护,勿过度运动。
不过,不过度运动并不意味着不运动。有的出现关节疾病后就不再运动了,这也是错误的。
四、寒潮形成的原因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
标准: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摄氏度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
地理因素
中国位于欧亚*的东南部。从中国往北去,就是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西伯利亚是气候很冷的地方,再往北去,就到了地球最北的地区——北极了。那里比西伯利亚地区更冷,寒冷期更长。影响中国的寒潮就是从那些地方形成的。
位于高纬度的北极地区和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带地方,一年到头受太阳光的斜射,地面接受太阳光的热量很少。尤其是到了冬天,太阳光线南移,北半球太阳光照射的角度越来越小,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热量也越来越少 ,地表面的温度变得很低。在冬季北冰洋地区,气温经常在 -20℃以下,最低时可到-60℃—— -70℃。1 月份的平均气温常在-40℃以下。
在北极地区由于太阳光照弱,地面和大气获得热量少,常年冰天雪地。到了冬天,太阳光的直射位置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北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强,范围扩大,气温一般都在零下40℃—50℃以下。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就会大规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气。
由于北极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气温很低,大气的密度就要大大增加,空气不断收缩下沉,使气压增高,这样,便形成一个势力强大、深厚宽广的冷高压气团。当这个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像决了堤的海潮一样,一泻千里,汹涌澎湃地向中国袭来,这就是寒潮。
每一次寒潮爆发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就要减少一部分,气压也随之降低。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冷空气又重新聚集堆积起来,孕育着一次新的寒潮的爆发。
来源地区
冷空气的源地:①新地岛以西洋面上。②新地岛以东洋面上。③冰岛以南洋面上。
寒潮关键区:据中央气象台统计资料,95%的冷空气都要经过西伯利亚中部 (70°~90°E,43°~65°N)地区并在那里积累加强,这个地区就称为寒潮关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