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冬天小孩发烧的处理方法,冬天小孩发烧的饮食安排,冬季小儿发烧如何正确的降温

2017-01-0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唐尔芙

一、冬天小孩发烧的处理方法

  1、别忙着退烧,而是要先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因此,发烧不完全是坏事。

  2、先确认是否高烧,大小便是否正常,嘴唇是否水红。如果是高烧,一定得物理降温:先用医用酒精擦拭手脚心,定时定量喝温白开水,不吃母乳或者牛奶,可喂些果汁如橙汁之类含维生素C。

  3、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引起孩子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传染病都有可能出现发烧的症状。另外,一岁以内的小宝宝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肠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现发烧的情形。许多情况必须经由医师判断,才能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

二、冬天小孩发烧的饮食安排

  有些父母以为,孩子发烧必须消耗大量体力,便迫不及待地为孩子提供大量营养及高热量食物。其实这样做反而加深孩子的症状,因为发烧期间,消化系统受障碍,胃肠道的蠕动因而减慢,孩子通常没有食欲,若强迫孩子进食,反而引致倒胃、呕吐及腹泻等。

  发高烧的孩子,必须以出汗的形式去蒸发热能以致消耗大量水分。因此,发烧期间的孩子,最需要补充的是水分而非食物。

  发热期的饮食,必须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以下的饮食,对高烧的孩子较为适合:

  代乳粉:主要为植物蛋白,营养与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及吸收,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及需要稀释饮用。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为主,不但营养丰富,热量适中,最适合病弱的幼儿食用。

  新鲜果汁:鲜果不单含丰富的维生素,水分又多,榨汁后加入适量的暖开水及蜂蜜便可。

  绿豆汤:绿豆有清热解毒及祛暑的疗效,而且水分充足、营养丰富,最适合一岁以内的幼儿食用。只需要将绿豆加水煮烂,再加适量的糖或盐便可。

三、冬季小儿发烧如何正确的降温

  两次退烧药

  至少间隔4小时

  “为什么给孩子吃了退烧药,还是不见好,真是怕持续高烧再烧出其他病来,急人啊。”3岁明明的妈妈说道。不少家长给孩子服用退烧药时遇到这种情况,吃完药没见好,宝宝还是高温不下。

  解放军第二〇二医院儿科博士魏兵指出,孩子吃完退烧药仍然不退烧,可能和家长用药的方式有关,有的家长给孩子用药后不喝水,当然不会起作用了,很多退烧药物是通过发汗来改善症状的。还有的孩子发烧伴有肠胃炎,可能通过呕吐、腹泻排出,所有没有起到效果。

  家长们经常着急给孩子降温,用药也频繁,或者刚刚有点发烧就开始用药。其实,这样的方法对孩子都不妥当。魏兵说,孩子超过38.5℃时才可以使用退烧药,而且两次退烧药至少间隔4个小时,千万不要频繁使用退烧药,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如果孩子持续高烧,还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物理降温

  别用酒精擦宝宝身体

  持续发高烧用酒精擦身体进行物理降温,很多东北人都知道这个“土”法,方法简单见效快,于是很多家长也将这种方法用在宝宝身上。

  酒精擦身体的降温方法并不适合宝宝,甚至会产生酒精中毒。魏兵指出,小儿皮肤娇嫩单薄,如果用酒精涂在身上,孩子将大量吸收酒精,有可能产生酒精中毒,因此家长们千万不要使用这种办法。

  魏兵建议,给孩子降温的物理办法是,家长们可以用温水泡过的湿毛巾,轻轻地擦在小儿的腋窝、腹股、颈部等位置,也可以让孩子多在温水里泡手、泡脚,并多喝温水,有助于降温。

  输液退烧

  不要随便用

  宝宝发高烧,家长们都是急得团团转,赶快带孩子打点滴降温,是很多家长的第一选择。

  其实,这样的做法非常不明智,魏兵指出,如果孩子发烧不是细菌感染,却经常打点滴的话,长此以往有可能引起孩子菌群失调、抵抗力下降,以后就更容易生病了。

  因此,魏兵建议,当孩子出现发烧频繁、退烧后精神状态仍然不好、咳嗽剧烈痰多时,家长要带孩子到医院检验血常规,如果白细胞较高的话证明是细菌感染,要及时输液降温。另外,发现孩子是肺炎或者病毒、支原体等病情严重时也需要输液治疗。而其他情况下,可以暂时采用其他退烧方法,输液退烧不要随便使用。

四、小儿发烧有哪些表现

  (1)前驱期 许多发热疾病可无此期症状。此期症状持续时间,根据发热疾病的具体情况而不同,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疲倦乏力、腰背及四肢痛、头痛、食欲减退、情绪不稳定、低热;有些发疹性疾病,在全身皮疹出现前,可有前驱疹,如麻疹前驱期时,口腔黏膜可出现克氏斑。

  (2)体温上升期 特点是产热多而散热少,因此产热占优势,故体温升高。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无汗、“鸡皮疙瘩”,触摸患儿皮肤有冷感;如发生寒战,预示将发生高热。幼儿此时可出现惊厥现象。在寒战期间,体温多在38℃以上,并多数在数小时内达到高热极期,如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药物反应性发热等,以上为体温骤升者。体温渐升者,指发热初期为低热,数天内由低热逐渐上升达到高热者,称为渐升性发热。渐升者常有前驱症状,多数无寒战现象,但有时可感觉发冷,如不典型的伤寒。有的呈骤升性发热,这可能开始为低热被忽略所致。另外,肺结核等疾病的体温呈渐升性发热。

  (3)高温持续期 此时体温已达高峰,本期的特点是散热过程开始增强,但产热并未降低,所以此期产热和散热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相对的平衡,使体温维持在一定的高水平上。临床上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快加强、出汗等,此期出现高热可持续几小时(如疟疾)或数天(如肺炎),甚至几周以上(如伤寒)。

  (4)体温下降期 本期特点是散热过程占优势,产热减少,同时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散热仍处于较高水平,病人体表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散热加强,于是体温开始下降,产热和散热终于恢复正常的相对平衡状态。体温下降的方式,一般是渐退,即在几天之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如伤寒);也有骤退的,即体温在十几个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降到正常,甚至低于正常(如大叶性肺炎)。在体温下降时,由于大量出汗,丧失大量的体液,因此对于高热小儿在使用退热药时,必须慎重,以防造成虚脱及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