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婴儿哭闹不止,婴儿哭闹的应对方式,婴儿哭闹可能是腹痛

2017-01-2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唐尔芙

一、婴儿哭闹不止的原因

  1、感冒

  患感冒的宝宝半夜容易醒来哭闹,因为感冒可造成宝宝的呼吸道阻塞及全身的不适,应对症处理,尽快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多给宝宝喝热水,喝新鲜果汁,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减轻鼻堵的药物。侧卧的睡眠方式,更适合感冒的宝宝。

  2、发热

  宝宝在发烧时会不断哭闹。父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解热的方法或解热剂,给宝宝尽早解热,进行降温护理,以免引起高热惊厥。

  3、长牙期的疼痛

  宝宝从5个月开始长牙,到2岁半长全,宝宝会因为长牙带来的不适而哭闹。应注意观察宝宝的脸颊、下颏,如果有明显的口水红疹、牙龈肿大、触痛及轻微发烧等,就要考虑是否有长牙疼痛困扰着宝宝,可以采用局部冷敷的方法缓解宝宝的不适。待宝宝牙齿长出后,睡眠会自然好转。

  4、憋尿而哭闹

  有的宝宝,尤其是男宝宝,因憋了尿膀胱饱满的刺激使宝宝感到不适,于是宝宝就会表现为睡觉不踏实、来回翻身、伴哭闹。解尿后,宝宝就会继续安静地睡觉。不要在宝宝临睡前半小时给宝宝进乳、水太多,要掌握宝宝解尿的时间规律,也可以主动在一定时间,提前给宝宝换尿布或把尿,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宝宝因排尿引起的哭闹。

  5、鼻塞

  宝宝常会出现吃奶时的鼻塞,尤其是刚出生不久的宝宝,或是感冒了的宝宝。鼻腔中有大的鼻痂,会使鼻腔阻塞,迫使宝宝用嘴呼吸。这样,干燥的空气刺激咽部,造成咳嗽等不适,就会引起宝宝突然大哭。用清水滴注或用器具清理鼻腔,软化鼻痂,清除鼻腔中的阻塞物后,宝宝才能顺利地吸吮,继续安然入眠。

  6、肠道疾病

  在炎热的夏、秋季节,经常会因为吃了引起宝宝过敏或腹部不适的食物,宝宝会在夜间焦躁不安,甚至哭闹。此时要注意宝宝的腹部有无胀气,包块,拒按,大便等的情况,父母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

  7、夜间温度不适

  室内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4℃,太热或太冷,或穿的、盖的过多,使宝宝在睡眠中烦躁或把被子蹬掉,继而感觉寒冷,也会导致宝宝出现哭闹。

  8、空气中有刺激物

  卧室中的刺激物,可能使宝宝的呼吸道发生过敏、阻塞,因而发生哭闹。刺激物可来源于香烟味、痱子粉、驱蚊花露水、油漆等。

  9、噪音

  当宝宝处于浅睡眠阶段,或者处于从深睡眠进入浅睡眠的过程中,凡是突然的、音量大的、不熟悉的声音,均可以惊醒宝宝,引起哭闹。

  10、突然的母子分离

  由于妈妈或看护人的突然离别、更换,造成宝宝情感上的不安全感、焦虑情绪,就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半夜啼哭,监护人需多拍拍、抱抱,亲切地小声说话安抚宝宝,使宝宝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11、过分的活动

  宝宝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抑制功能较弱,如果白天受到过强的刺激或晚上睡前有过过于激烈的活动,都会使宝宝在睡眠时,大脑仍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引发在睡眠中的突然哭闹。所以,在睡前不要让宝宝活动过多,使大脑兴奋性过高,以保证宝宝有一个好的睡眠。

  12、父母、照顾者的情绪变化

  如果是与宝宝接触最亲密的人,尤其是妈妈,情绪不稳定,比如生气、沮丧、失眠、紧张和焦虑等,往往容易“传染”给宝宝;如果有家庭关系变故、人员之间冲突或者搬家等情况,都会使孩子处于情绪紧张状态,因而哭闹。

二、对症下药 应对宝宝哭闹

  1、宝宝是否饿了

  哭声:哭声短而有力,比较有规律,渐渐急促。

  措施:3~4个小时需要喂奶一次,间隔时间不能太久;经常性1~2小时就哭闹,有可能是一次性奶量不够。

  2、检查尿布是否湿了

  措施:纸尿裤太沉,宝宝会很不舒服的;如果有红屁股的现象,抹点护臀霜;揾裤如果湿了,一定要及时更换。

  3、检查宝宝身上是否有异样

  措施:检查宝宝是不是出疹子了;打预防针的地方是不是有红肿现象;有没有被蚊虫叮咬。

  4、情绪宣泄的一种方式

  哭声:几声缓慢而拖长的哭声打头阵,声音较低发自喉咙。

  措施:经常陪宝宝玩耍,消除他的寂寞感;一般情况下,抱起来就没事了。

  5、检查宝宝鼻子是否通畅

  措施:可以借助小工具,比如小棉签,吸鼻器等;用工具时一定不能太深入,避免弄伤宝宝。

  6、有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腹胀

  哭声:来得突然,第一声又长又响,之后屏息,接着大哭。

  措施:摸摸小肚子是不是硬邦邦的;可以吃一些助消化的药物。

  7、宝宝是不是穿的太多或太少

  措施:要根据室内的温度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原则上宝宝的衣服和大人同步即可。

  8、宝宝是想睡觉了

  哭声:哭声不太大,有规律,比较缠绵,甚至有些不安

  措施:让他做一些缓慢的或有节奏的运动;讲一些抚慰的话帮助他放松或让他睡觉。

三、婴幼儿哭闹不止可能是腹痛

  1、肠道蛔虫: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可发生轻微的腹痛,如果蛔虫太多,在肠道内集结成团,造成肠道梗阻,这时就会发生剧烈的持续性腹痛,伴有呕吐。若患儿平素有食欲不佳,面部皮肤花斑样,有慢*痛史,需要怀疑肠道蛔虫,患儿在3-5岁时应每年或者每两年常规驱虫。

  2、胆道蛔虫:蛔虫有钻孔的习惯,有时窜到胆道内,小儿会出现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在床上或地上翻滚、哭叫。胆道蛔虫患儿时有间断黄疸厌食厌油。

  3、肠痉挛:肠痉挛是由于肠壁肌肉强烈收缩引起的阵发性腹痛。其发生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受凉、暴食、大量冷食、婴儿喂乳过多等等。本病预后较好,多数可自愈,每次发作数分钟至十分钟,时痛时止,反复发作,腹痛可轻可重,严重的持久哭叫、翻滚,肚子稍硬,间歇时全腹柔软,可伴有呕吐,吐后精神尚好。

  4、阑尾炎:腹痛的特点是从上腹部或肚脐周围开始,逐渐转移到右下腹,腹痛拒按,此为最特征表现,部分患儿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并非所有患儿都发热,尤其是在病程早期,并无发热及消化道症状,但典型的转移性有下腹疼痛,仍可提示阑尾炎。

  5、嵌顿疝:小儿有先天疝气病史,嵌顿于外环处或阴囊内,小儿哭闹不安,常伴有呕吐症状。可以发现腹股沟阴囊区肿胀,有一包块,质地较硬。急性嵌顿疝需要急诊手术,少数患儿入睡后疝囊可自行回到腹腔。

  6、婴儿肠胀气:表现为婴儿突然大声啼哭,腹部膨胀,两拳紧捏,两腿间及腹部蜷曲。多见于一岁内的小婴儿,因过食奶类、糖类或腹内吞入了大量气体产生腹胀而导致腹痛。

  7、肠套叠:肠套叠患儿发病前可有腹泻、肠炎诱因,少数患儿有回盲部器质性病变,有阵发性腹部绞痛,伴有呕吐,最大特征是大便带血或呈果酱色。阵发性哭闹,间隙时入睡。

  8、肠系膜淋巴结炎:一周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患儿发病时多有高热,39度以上,腹痛部位不明确,多为弥漫性,全腹柔软。部分病人有呕吐腹泻病史。行B超检查多提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9、细菌性痢疾:本病以夏秋两季多发。常起病急骤,先有发烧达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数增多,腹泻前常阵发性腹痛,肚子里“咕噜”声增多,但腹胀不明显。病儿脱水严重,皮肤弹性差,全身乏力,应以送至医院治疗为宜。

  10、急性胃肠炎:小儿除腹痛外有呕吐、腹泻。大便为稀水或稀糊状,常伴有发热。有饮食不洁史。

四、婴幼儿腹痛的护理方法

  1、患儿必须隔离,食具的消毒可在开水中煮沸15分钟,给孩子玩的玩具可用易于消毒的木制或塑料制的。患儿的床单被褥可在日光下曝晒6小时消毒。

  2、为减少体力消耗和减少排便次数,应让患儿卧床休息。孩子腹痛时可在他腹部放热水袋,但须注意水温不要太高,以防烫伤。

  3、如果婴幼儿大便又急又快,可让孩子把大便解在尿布上,不要求他坐厕解便,这样可防止肛门直肠脱垂。每次大便后可用温水洗净孩子臀部,并用5%鞣酸软膏涂于肛门周围的皮肤上。如有脱肛时,可用纱布或软手纸涂上凡士林,托住脱垂的肛门,一面轻轻按摩,一面往上推,即可复位。

  4、孩子如果呕吐频繁,可短期禁食,医生可能给孩子静脉补液。家长则可喂孩子少油腻的流质,如藕粉、豆浆等。待病情好转,就可尽早进食。这时,可以喂孩子少渣、易消化的半流质,如麦片粥、蒸蛋、煮面条等,牛奶易引起腹泻胀气,所以暂时不要喂给孩子喝。

  多给孩子补充水分,在恢复后期,应设法引起患儿的食欲,也可以在孩子进食前半小时先让他服用消化酶类药物如胃白酶等,并在饮食中增加营养和蛋白质,开始可少食多餐,逐渐增加,以防止消化不良。

  5、慢性菌痢的患儿,常有营养不良,故家长更应该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除避免生、冷、不易消化和油腻的食物外,为使患儿能在短期内改善营养状况,应结合患儿平时的饮食习惯,注意改进食物的色、香、味和多样化,以引起他的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