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的护理,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的并发症是什么,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的治疗方法
2017-01-2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吴雨寒
一、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的护理
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的保健
护理:
1、鼓励病人多喝水,增加排尿量。
2、保持皮肤各部位清洁。
3、注意保暖,防受凉,以免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饮食:
(1)水分:起病初期,尤其水肿明显,并有高血压及并发症者,液体入量应予以限制,以口渴为度给予水分。以避免加重水肿或并发症及肾脏负担。
(2)钠盐:水肿、高血压及循环充血者应严格限制钠盐摄入,短期内用无盐饮食,过渡到低盐饮食(以每天1.5g计算)。水种重度尿少者,控制入水量,每天不超过尿量,加不显性失水量。
(3)蛋白质:无明显少尿及氮质血症时蛋白质限制在每天1g/kg。不加分析地控制蛋白质入量,对肾单位修复不利,但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促使肾小球硬化。
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的预防
1.一级预防
(1)增强机体抗御链球菌感染的能力,适当进行锻炼,加强营养,在冬春季节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接触流感的病人。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避免上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对已有链球菌感染者应积极治疗,并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病灶,如扁桃体炎、鼻窦炎、龋齿和中耳炎等。
(3)加强该病与HLA相关和对患者亲属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明确该病与之的关系。
2.二级预防
(1)对原有肾小球肾炎的早期要及时治疗,密切观察,适时地进行尿常规检测,以免病症迁延不愈,造成慢性肾脏改变。
(2)对有高血压,贫血的患者也要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测定,避免慢性肾炎的漏诊。
(3)有条件者可以及早进行肾活检,以此正确选用药物。
二、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的并发症是什么
1.循环充血状态和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起病急骤且凶险,平均发生于起病3~5天,易误诊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近年已认识到此并发症的机制及临床表现,及时早期诊断,预后大为乐观,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合并此症者可达43%,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水钠潴留致高血容量而致循环充血状态,造成水钠潴留的因素很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加是重要因素,也提供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理论依据,此外,急性期水肿,少尿期血浆房钠肽水平明显增加,其动态改变与血容量变化一致也是另一重要因素。
临床表现除烦躁,发绀,水肿,少尿外并出现以下症状:
①肺淤血症状:气急,咳嗽,端坐呼吸,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湿啰音,胸片显示心脏扩大,两侧肺门阴影扩大,肺纹增加,并有胸膜反应。
②心脏:心率增快,甚至有奔马律,心尖区可听及收缩期杂音,偶有心律不齐,严重时可出现收缩压降低。③肝脏肿大,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增加。
2.高血压脑病
近年由于及时合理处理,急性链感后肾炎此并发症已明显降低,发病率约为0.5%,虽然高血压与此病常同时存在,但其在此病中所起的作用尚未肯定,从病理观点来看,脑部可发生多数小血栓(由于血管痉挛引起)和脑水肿,也有出现脑出血者,脑血管痉挛和水钠潴留与脑水肿有关,常见为头昏,头痛,呕吐,神志不清,黑蒙,严重者有阵发性惊厥,昏迷,当高血压伴视力障碍,惊厥,昏迷3项之1项即可诊断。
三、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的治疗方法
(1)利尿:经控制水、盐入量后,水肿仍明显者,应用利尿药。常用噻嗪类利尿药,必要时可有髓襻利尿药,如呋塞米(速尿)及布美他尼(丁尿胺)等。此二药对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受损、肌酐清除率小于5~10ml/min的情况下,仍可能有利尿作用可能通过调整肾脏血流分布,使进入肾小球的血量一增加,进肾脏髓质部的血量减少,而纠正“球管失衡现象”。呋塞米(速尿)用量有时需400~1000mg/d,应注意大剂量呋塞米(速尿)可能引起听力及肾脏的严重损害。此外,还可应用各种解除血管痉挛的药物,如多巴妥,以达到利尿目的。汞利尿药(损害肾实质)、渗透性利尿药(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负担及合并症)及贮钾性利尿药不宜采用。
(2)降压药物:积极而稳步地控制血压对于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功能,预防心衰及合并症是很必要的。常用噻嗪类利尿药,利尿后即可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必要时可用钙通道阻滞药如硝苯地平(硝苯啶)20~40mg/d及肼屈嗪(肼苯哒嗪)、哌唑嗪以增强扩张血管效果。肾素血管紧张素阻滞药一般不需要用。对于严重的高血压,既往常用肌注硫酸镁降压,在肾功能不良条件下易发生高镁血症,引起呼吸抑制。目前已有许多有效的快速降压药物,如二氮嗪(低压唑)、硝普钠已取代硫酸镁。
(3)高钾血症的治疗:注意限制饮食限制饮食中钾入量,应用排钾性利尿药均可防止高钾血症的发展。如尿量极少,导致严重高钾血症时,可用离子交换树脂、葡萄糖胰岛素静脉点滴及高张重碳酸钠静脉点滴。但以上措施均加重水钠潴留,扩张血容量,故应慎用。必要时可用腹膜或血液透析治疗。
四、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的症状是什么
(1)血尿:常为起病的第1个症状,几乎全部病人均有血尿,其中肉眼血尿现率约40%,尿色呈均匀的棕色混浊或洗肉水样,但无血凝块,酸性尿中红细胞溶解破坏常使尿呈酱油样棕褐色,数天至1~2周即消失,严重血尿患者排尿时尿道有不适感及尿频,镜下血尿约在半年内消失,也有持续1~3年方消失。
(2)蛋白尿:几乎全部患者尿蛋白阳性(常规定性方法),蛋白尿一般不重,为0.5~3.5g/d,常为非选择性蛋白尿,仅约不到20%的病人尿蛋白在3.5g/d以上,此时尿FDP常增高,部分病人就诊时尿蛋白已阴转呈极微量,因而无尿蛋白阳性的记录。
(3)水肿:亦常为起病早期症状,出现率70%~90%,此为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之故,呈疾病主要表现者占60%以上,轻者为早起眼睑水肿,呈所谓“肾炎面容”(nephriticfaces),严重时可延及全身,指压可凹性不明显,体重可较病前增加5kg以上,出现胸腹腔积液,大部分病人于2~4周内自行利尿,消肿,如水肿或有肾病综合征持续发展,常提示预后不佳。
水肿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特别是远曲小管吸收能力上升,球管功能失衡所致,全身毛细血管病变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低蛋白血症及心力衰竭等因素均可加重水肿,目前由于注意对病人限盐,利尿,故水肿程度一般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