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病毒性脑炎的病因有哪些,病毒性脑炎的症状,病毒性脑炎的治疗

2017-01-3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齐代荷

一、病毒性脑炎的病因有哪些

  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而引起的原发性脑炎。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故又称散发性脑炎。引起脑炎常见的病毒有肠道病毒、单纯胞疹病毒、粘液病毒和其他一些病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如发热、头痛、呕吐、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但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和范围不同,病情可轻重不一,形式亦多样

  一、多种病原体可致脑炎

  很多病原体可引起脑炎、脑膜炎或脑膜脑炎,如结核杆菌、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芽生菌、粗球孢子菌、荚膜菌、寄生虫、弓形体、隐球菌等。此外,一些疾病如非典型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细菌性脑膜炎、脑脓肿及胶原性血管病等也可表现脑炎的症状,但是脑炎中最重要的病原体是病毒。

  病毒感染也常累及脑膜出现脑膜炎,脑膜炎可分为细菌性和无菌性两种,后者是指脑脊液涂片和细菌培养阴性的脑膜炎。由于无菌性脑膜炎多由病毒感染所致,所以无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几乎成为同义词。病毒性脑膜炎的病程一般较短,预后较好。病毒性脑膜脑炎是指脑组织和脑膜同时感染。

  二、百余种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脑炎

  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毒种类很多,如虫媒病毒、疱疹病毒、肠道病毒、副黏病毒、风疹病毒、弹状病毒、腺病毒、逆转录病毒、沙粒病毒等。

  全世界大约有100余种病毒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感染,患病率约为3.5~7.4/10万人,粗略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5万~30万病毒性脑炎病例。病毒性脑炎可分为流行性和散在性两种,前者多为具有传播媒介的病毒性脑炎,如乙型脑炎、西方马脑炎和委内瑞拉马脑炎、呼吸道传播的脑炎等,而散在性脑炎可由疱疹病毒或风疹病毒等引起。

  我国常见的虫媒病毒性脑炎有蚊虫传播的乙型脑炎、蜱传播的森林脑炎。疱疹病毒性脑炎呈世界性分布,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新近分离的人类疱疹病毒6型和7型也具有神经细胞嗜性。此外,至少有4种肠道病毒可以引起脑炎、脑膜炎和脑膜脑炎,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发现的肠道病毒-71型。

  总之,病毒性脑炎的预后与所感染的病原密切相关。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者预后较差,不少存活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除注意体格锻炼外,注射各种抗病毒疫苗是预防病毒性脑炎的根本途径。

二、病毒性脑炎的症状

  部分患者有前驱症状,如起病前数天感头痛、疲劳、纳差、呕吐、睡眠障碍或精神活动减退等。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常见的首发症状有精神障碍、瘫痪、头痛、发热、意识障碍、恶心呕吐及癫痫性抽搐等。根据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常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精神障碍型:

  以情感障碍(情感不稳、淡漠、抑郁、欣快、恐惧)、智能障碍(理解、记忆、计算、判断 、联想等能力减退)、思维障碍(缄默、多言、言语零乱及妄想)、行为障碍(动作减少、动作增多、冲动、木僵状态)等常见。精神障碍多与意识障碍(谵妄、错乱、意识模糊)并存。根据患者的主要精神症状可分为类紧张综合征、类精神分裂症、类痴呆综合征等亚型。在疾病的进展期中,精神障碍的表现常有变化,如从精神运动兴奋转为精神运动抑制。一般在病程中均可检出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阳性锥体束征等。实验室检查,如脑脊液、脑电图、诱发电位、头颅ct及mri等常有一定改变,可与非器质性的精神病如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等鉴别。

  二、昏迷型:

  起病后迅速出现严重意识障碍,如不同程度的昏迷或特殊的意识障碍。两侧大脑半球损害者,强表现为去皮质状态和睁眼昏迷;上脑干受损时出现去大脑强直;基底节受损进可出现震颤、舞蹈样作等锥体外系不自主运动;锥体束受损时出现偏瘫或双侧偏瘫。患者可因昏迷而并发肺炎,尿路感染等。昏迷持续时间不等,在意识障碍好转的过程中可出现精神异常。清醒后可残留一定的神经精神后遗症。

  三、类脑瘤型:

  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瘫痪、部分性运动性癫痫发作等,常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这些虽然拟似颅内占位病变的症状,但起病急,病情迅速加重,从起病至症状顶点短者仅数小时,多数均在一个月内;颅内压急剧增高,部分患者可迅速出现颅内压增高危象;头颅ct 和mri检查均可见弥散性脑水肿和脑软化区等,均有助与脑瘤鉴别,但确诊有时需依赖开颅探查或立体定向钻孔穿刺进行脑组织活检。

  四、癫痫型:

  患者病前无癫痫史。常见的发作类型有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及其连续状态,部分性运动发作、复合性部分性发作或混合性发作。本型患者起病后均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有些患者在癫痫发作前可有发热、头痛、头昏、呕吐、主动活动减少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弥散性异常,脑脊液检查轻度异常或正常,ct及mri可见弥散性脑水肿,单个或多个灶性病变等,为症状性癫痫的诊断提供了依据;散发性脑炎的其它表现有助本病的临床诊断。

  五、局限性:

  以偏瘫、单瘫、交叉性瘫、四肢瘫、运动性共济失调、锥体外系不自主运动、颅神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表明病变位于大脑的某一局部,或位于小脑或脑干。根据起病缓急、疾病发展过程、脑脊液检查、ct或mri以及对试验治疗的反应与脑血管病、脑瘤、多发性硬化症鉴别。

三、病毒性脑炎的保健

  恢复期

  对于重症恢复期患儿或留有后遗症者,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应及早开始功能运动训练,并给予针灸、理疗、推拿、按摩、高压氧等治疗;智能障碍则应加强教育训练;继发性癫痫则应给予抗癫痫治疗。

  预后

  病毒性脑炎病程一般2周左右。轻者预后良好,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包括肢体瘫痪、脑神经麻痹、失语、失明、性格精神改变、继发性癫痫和智能减退等。持续高热、反复惊厥、持续昏迷、严重脑水肿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所造成的大脑缺血、缺氧,将对大脑功能产生严重影响,预后不良。

  【药膳食疗】

  栀子粥:

  [原料]栀子15g,人参10g,柴胡15g,雄鼠粪5粒,粟米60g,清水适量。

  [制法]前4味药加清水适量煎煮约20分钟后,去渣,入粟米再煮成黏稠稀饭。

  [功效]清热益气生精。用于各种传染病引起的高热、瘀斑、病情后期,或因食过多,劳累,头痛壮热等。

  [服法]温服,代佐餐服用。

四、病毒性脑炎的治疗

  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概要:

  病毒性脑炎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给予物理降温或化学药物降温。及时处理颅内压增高和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控制惊厥。应用的原则是早期、足量、短程。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以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为首选。根据不同病因来治疗。

  病毒性脑炎的详细治疗:

  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由于病毒性脑炎在出现反复惊厥、昏迷、颅内高压、呼吸衰竭等情况时,直接威胁到患儿的生命,故应积极处理颅内高压、呼吸衰竭及惊厥等症状,加强护理,以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减低病死率。

  1.一般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应密切观察神志、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的变化,加强护理,一旦发生改变,即应处理;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保证营养供给,防止压疮发生。惊厥时应防止窒息,避免坠床或舌咬伤。重症患儿应在PICU监护治疗。

  2.对症治疗

  (1)控制高热:给予物理降温或化学药物降温。

  (2)及时处理颅内压增高和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对于颅内压明显增高的重症患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中积极降低颅内压非常重要。.一般选用20%甘露醇,0.5~1.5g/kg,每4~8小时1次,必要时可联合应用呋塞米、白蛋白、糖皮质激素等。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时则应予以氧气疗法,必要时予以机械通气。

  (3)控制惊厥:可予以止惊药物,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可用地西泮静脉注射,每次0.2~0.3mg/kg或1mg/min,静脉缓慢推注。必要时15分钟后重复1~2次,剂量可递增至0.3~0.4mg/kg,但每次总量不超过l0mg。也可选用*,0.03~0.05mg/kg,每日总量0.1t-0.15mg/kg,其作用强于地西泮,维持时间长,但有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肌张力明显低下、嗜睡及抑制呼吸等副作用。

  3.病因治疗

  ①对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早期应用阿昔洛韦治疗有较好疗效,10~30mg/kg,一次最大量不超过800mg,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14~21天为一个疗程。

  ②利巴韦林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对DNA、RNA型多种病毒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如对单纯疱疹病毒、乙脑病毒、腺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常用剂量为10~15mg/(kg.d),静滴,疗程1~2周。

  ③更昔洛韦能对抗所有的疱疹病毒,对CMV有强抑制作用。是目前治疗CMV感染的常用药物,有效率在80%以上。

  ④αγ干扰素、静脉免疫球蛋白、中药等可用于病毒性脑炎的抗病毒治疗。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应用的原则是早期、足量、短程。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以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为首选,根据年龄可每次2~5mg,隔4~6小时重复1次,病情好转后,以每Lj0.25~0.5mg/kg静脉滴注;轻症者可用泼尼松,每日1~1.5mg/kg口服。激素应用一般不超过7天,以后逐渐减量至停药,.般不超过2周。急性期应用虽可控制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但对其疗效仍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