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四个月婴儿发烧如何退烧 宝宝发烧怎么办才好

2017-03-0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康代云

一、4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

  如果宝宝体温高,出汗难受的话,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夏季室温气温过高,可以用空调或者电扇吹动室内空气流通,维持室内温度在25~27℃之间。如果宝宝发烧后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那就要注意保暖了。

  1:温水擦拭身体。将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然后用毛巾擦拭宝宝的全身,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但是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

  2:用酒精擦拭身体。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酒精擦浴时,用小毛巾从宝宝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进行,腋窝、腹股沟处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有利于降温。

  3:冷敷。如果宝宝高烧无法耐受时这个时候可以采用冷敷的方法来达到降温的作用。妈妈可以在宝宝的额头、手腕、小腿等处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

  4:睡冰枕。在医院买一个冰袋,然后用毛巾包住冰袋给宝宝当枕头,或者是在门诊买退热贴给宝宝贴到脑门上。

二、发烧的温度不一样处理原则不同

  正常体温:1岁以内的宝宝正常 腋下体温应为36℃~37℃,只有超过37.4℃才可以认为是发热。但是,宝宝的体温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也常常会出现一些波动,例如在傍晚时,宝宝的体温往往比清晨时要高一些; 小孩发烧的话,只要不是持续在三十七度以上的话,就可以认为这是小孩的正常的体温了,新爸爸新妈妈是不需要过于担心的。

  低烧:如果宝宝体温在37.4℃~38℃之间,则可以认为是低烧。造成低烧的原因很多,如感冒、接种某些疫苗等;这时也不需要着急,多让宝宝休息,多喝水,增加机体的代谢。如果持续低烧,比如超过36小时,或者有其他症状,则应去医院检查。

  高烧:如果宝宝体温在38℃以上,则可以认为是高烧。婴儿发烧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达到38℃,甚至39℃以上的体温, 此时应该尽快去医院检查,看看到底是什么问题引起的高烧,是炎症引起的,还是病毒引起的。这两种情况的验血报告是不一样的,如果白细胞正常的话,就可能是病毒引起的,这样的话,吃消炎药是没有效果的。如果是白细胞超出正常值,那很可能就是炎症引起的,医生会对症下药的。

三、如何去照顾好发烧的宝宝

  注意宝宝的睡眠休息:发烧会消耗宝宝的能量,而在这个时候,宝宝身体的能量是需要与疾病做斗争的。充分的睡眠休息能够很好的帮助宝宝减少身体能量的消耗。爸爸妈妈在小孩发烧时,要注意观察他的精神、体温、面色等,保持安静的居室环境,为宝宝创造舒适的睡眠休息空间。

  及时补充水分:其实我们都知道,在发烧感冒期间,人体需要多多饮水,帮助身体排毒。其实小孩发烧的护理也是如此,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适当的多喂一些水,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之前在《母乳喂养还要喂水吗》中提到过,虽然母乳中有90%是水分,但是小孩发烧是需要补充水分来帮助宝宝体内的积蓄的热能散发的,所以不论是母乳喂养中的宝宝,还是混合喂养方式的宝宝,在发烧期间都是需要补充水分的,如果宝宝已经添加辅食,那么也可以饮用西瓜汁、梨汁等蔬果汁来补充水分并增减维生素的摄取,也是很好的选择。

  饮食的调理:如果宝宝此时还是母乳喂养的阶段,还是需要正常补充母乳的,需要注意的是,小孩发烧期间可能会有没有食欲的情况出现,妈妈可以少量多次的进行喂养,同时正如上文多说,适当的增加水分的补充。

  身体降温:婴幼儿期间的宝宝如果发生高热可能引发抽搐,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及时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

四、孩子的退烧药怎么服用

  肛门栓剂退烧。发烧时,耳温若超过 38.5℃,则使用肛门栓剂退烧。如果小朋友已经在拉肚子,则尽量避免使用栓剂以免刺激肠道。

  退烧药水。若耳温未超过 38.5℃,可先考虑服用退烧药水;服用后,应先观察40分钟,若烧未退且体温仍高,才考虑使用肛门栓剂退烧。

  立即送医。若有以下症状时,请立即送医:①小儿抽搐。②持续性呕吐。③小孩原本的的活动力仍是正常,但突然活动力变得极差。④四小时内即烧到 39℃以上或是 3天以上持续高烧不退。

  阿斯匹林。阿斯匹林等水杨酸类退烧药不建议用于 18 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之退烧,因可能引起雷氏症候群(Reye Syndrome)的不良反应,对大脑及肝脏造成伤害。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家长,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36摄氏度以下。又产生新的问题。家长可以选定一种退烧药,熟悉它的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