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性肺炎的症状 导致小叶性肺炎的原因都有哪些
2017-03-1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陈笑天
一、小叶性肺炎的症状特点有哪些
(1)全身症状 起病急骤或迟缓,骤发的有发热、呕吐、烦躁及喘憋等症状。发病前可先有数天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发热,亦可为弛张热或稽留热。早期体温多在38℃~39℃,亦可高达40℃左右,大多为弛张型或不规则发热,新生儿可不发热或体温不升,弱小婴儿大多起病迟缓,发热不高,咳嗽与肺部体征均不明显,常见呛奶、呕吐或呼吸困难,呛奶有时很显著,每次喂奶时可由鼻孔溢出。腋温>38.5℃,伴三凹征,尤其胸壁吸气性凹陷和呼吸增快(除外因哭吵、发热等所致者)应视为病情严重。
(2)咳嗽 咳嗽及咽部痰声一般在早期就很明显。早期为干咳,极期咳嗽可减少,恢复期咳嗽增多、有痰。新生儿、早产儿可无咳嗽,仅表现为口吐白沫等。
(3)气促 多发生于发热、咳嗽之后,呼吸浅表,呼吸频率加快(2个月龄内≥60次/分钟,2~12个月≥50次/分钟,1~5岁≥40次/分钟,大于5岁≥30次/分钟),重症者呼吸时呻吟,可出现发绀,呼吸和脉搏的比例从1:4上升为1:2左右。
(4)呼吸困难 常见呼吸困难,口周或指甲青紫及鼻翼扇动,重者呈点头状呼吸、三凹征、呼气时间延长等。有些患儿头向后仰,以便较顺利地呼吸,若使患儿被动地向前屈颈时,抵抗很明显,这种现象应和颈肌强直区别。呼吸困难对肺炎的提示意义比呼吸增快更大。
(5)肺部固定细湿啰音 胸部体征早期可不明显或仅呼吸音粗糙或稍减低,以后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或捻发音,往往在哭闹、深呼吸时才能听到。以背部两侧下方及脊柱两旁较多,于深吸气末更为明显。叩诊正常或有轻微的叩诊浊音或减低的呼吸音。但当病灶融合扩大累及部分或整个肺叶时,可出现相应的肺实变体征。如果发现一侧肺有明显叩诊浊音和(或)呼吸音降低则应考虑有无合并胸腔积液或脓胸。
二、小叶性肺炎饮食禁忌有哪些
一、饮食适宜:1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2宜吃清热解毒的食物;3宜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二、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柠檬。柠檬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以及其他营养成分,具有清热化痰,抗菌消炎的作用,对小儿肺炎是具有治疗的作用的。每天泡水喝300-500毫升为宜。
西红柿。西红柿性凉味甘酸,有清热生津、养阴凉血的作用,可以促进身体毒素的排出,易于肠道吸收消化的食物,利于小儿肺炎的恢复。炖汤喝200-300克为宜。
鸡蛋。白鸡蛋白富含有优质蛋白质,以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保护肠道粘膜,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易于小儿肺炎的恢复。每天1-2个为宜。
三、饮食禁忌:1忌吃油腻的食物;2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3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四、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猪油。猪油含有大量的油脂,容易滋养细菌,以及容易使喉咙产生痰液,引起呼吸道不适,抑制痰液的排出,不利于小儿肺炎的恢复。宜吃低脂宜于消化的食物。
辣椒。辣椒是属于刺激性比较大的食物,在小儿患有肺炎期间食用,容易刺激呼吸道稀饭组胺、缓激肽等物质,容易导致发烧,咳嗽加重,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宜吃清淡化痰的食物。
粽子。粽子是属于比较难消化的食物,容易导致小儿胃胀,腹部胀满,不利于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下降,不利于患有肺炎的小儿食用。宜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三、导致小叶性肺炎的原因都有哪些
小叶性肺炎有车称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2岁以内儿童多发。
1.好发因素
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为黏液所阻塞等。此年龄阶段的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尚未充分发展,容易发生传染病、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疾患,这些内在因素不但使婴幼儿容易发生肺炎,并且发病比较严重。1岁以下婴儿免疫力很差,故肺炎易于扩散、融合并延及两肺,年龄较大及体质较强的幼儿,机体反应性逐渐成熟,局限感染能力增强,肺炎往往出现较大的病灶,如局限于一叶则为大叶肺炎。
2.病原菌
凡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均可诱发支气管肺炎,但以细菌和病毒为主,其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为常见。一般支气管肺炎大部分由肺炎链球菌所致,其他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大肠埃希杆菌、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则较少见。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流感嗜血杆菌有增加趋势,病原体常由呼吸道入侵,少数经血行入肺。
四、小叶性肺炎的检查办法
(一)外周血检查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
对判断细菌或病毒有一定价值。细菌性肺炎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并有核左移现象,胞浆可有中毒颗粒。病毒性肺炎的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偏低,亦有少数升高者,时有淋巴细胞增高或出现变异型淋巴细胞。支原体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偏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但在重症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或降低。
2.C反应蛋白(CRP)
细菌感染时血清CRP值多上升,而非细菌感染时则上升不明显。
3.前降钙素(PCT)
细菌感染时可升高,抗菌药物治疗有效时,可迅速下降。但对于肺炎患儿,不能单独或联合应用这些指标来预测细菌或病毒感染,需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二)特异性病原学检查
1.细菌学检查
(1)细菌培养和涂片 采取气管吸取物、肺泡灌洗液、胸水、脓液和血标本作细菌培养和鉴定,同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对明确细菌性致病菌和治疗有指导性意义。亦可作涂片染色镜检,进行初筛试验。
(2)其他检查 如血清学检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抗体水平,进行细菌抗原检测如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溶血素抗原、HI抗原等。
2.病毒学检查
(1)病毒分离 感染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鼻咽部分泌物进行病毒分离是病毒病原学诊断的可靠方法。
(2)血清学试验 于急性期和恢复期(14天后)采取双份血清测定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若抗体升高≥4倍为阳性。但由于费时太长,往往只能作为回顾性诊断和其他方法的对照,限制了其临床实际应用。血清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gM)升高可早期诊断。采取咽拭子、鼻咽分泌物、气管吸取物或肺泡灌洗液涂片,或快速培养后使用病毒特异性抗体(包括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法或放射免疫法可发现特异性病毒抗原。
3.其他病原学检查
(1)肺炎支原体 ①冷凝集试验≥1:32有很大参考价值,该试验为非特异性,可作为过筛试验;但传统的冷凝集素试验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不足,②特异性诊断:包括MP分离培养或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测定。补体结合抗体检测是诊断MP的常用方法;基因探针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技术)检测MP的特异性强和敏感性高,但应避免发生污染。
(2)衣原体 能引起肺炎的衣原体为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和鹦鹉热衣原体。细胞培养用于诊断CT和CP,直接免疫荧光或吉姆萨染色法可检查CT,其他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电泳法检测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或抗原、核酸探针及PCR技术检测抗原。
(三)X线检查
支气管肺炎的病因不同,因此在X线上所表现的变化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其特点。早期见肺纹理增粗,以后出现小斑片状阴影,以双肺下野、中内带及心膈区居多,并可伴有肺不张或肺气肿,斑片状阴影亦可融合成大片,甚至波及整个节段。
1.病灶的形态
支气管肺炎主要是肺泡内有炎性渗出,多沿支气管蔓延而侵犯小叶、肺段或大叶。X线征象可表现为非特异性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阴影,以两肺、心膈角区及中内带较多,这种变化常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小斑片病灶可部分融合在一起成为大片状浸润影,甚至可类似节段或大叶肺炎的形态。若病变中出现较多的小圆形病灶时,就应考虑可能有多种混合的化脓性感染存在。
2.肺不张和肺气肿征
由于支气管内分泌物和肺炎的渗出物阻塞,可产生部分性肺不张或肺气肿,在小儿肺炎中肺气肿是早期常见征象之一,中毒症状越重肺气肿就越明显,在病程中出现泡性肺气肿及纵隔气肿的机会也比成人多见。
3.肺间质X线征
婴儿的肺间质组织发育好,患支气管肺炎时,可以出现一些肺间质的X线征象,常见两肺中内带纹理增多、模糊。流感病毒肺炎、麻疹病毒肺炎、百日咳杆菌肺炎所引起的肺间质炎性反应都可有这些X线征象。
4.肺门X线征
肺门周围局部的淋巴结大多数不肿大或仅呈现肺门阴影增深,甚至肺门周围湿润。
5.胸膜的X线征
胸膜改变较少,有时可出现一侧或双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的现象。尽管各种不同病因的支气管肺炎在X线表现上有共同点,但又不尽相同,因此,必须掌握好各种肺炎的X线表现,密切结合临床症状才能做出正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