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膜积液有哪些症状 小儿鞘膜积液怎么治疗
2017-04-1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朱凡霜
一、鞘膜积液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呢
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腹股沟,阴囊部肿块,积液较少时,可无任何不适,随着囊内液体增多,可感到精索牵拉感或钝痛,如睾丸鞘膜积液量巨大,阴茎缩入包皮内,可出现排尿困难,行走不便等,交通性鞘膜积液患儿,平卧后肿块可完全消失,站立后肿块又慢慢出现。
本原发性鞘膜积液初起时无症状,其发展又较缓慢。待长大到一定程度,病人才发现。过大的睾丸鞘膜积液由于重量大而有下坠感。有时将阴茎包埋于皮内而影响排尿。先天性鞘膜积液在平卧时,包块迅速消失,固然是其特点,但有时交通孔道很细,只在长时间卧床才略变小或稍变软,易于误诊为睾丸鞘膜积液。在询问病史时,要特别问清其包块大小的改变。精索鞘膜积液常在睾丸之上方出现场包块。与睾丸大小相似,常被认为三个睾丸。睾丸鞘膜积液多为梨形,睾丸被包埋在内,不能触及。其囊肿的硬度相差很大。其中液体量多。可以很硬,与睾丸肿瘤相似。
二、引发鞘膜积液是什么原因
1、肿瘤:睾丸、附睾、鞘膜、精索等部位的癌肿可侵及鞘膜,使其分泌、渗出增多或阻塞淋巴系统而出现鞘膜积液。睾丸肿瘤发生鞘膜积液率为2%~5%。
2、损伤:亦为症状性鞘膜积液常见病因。6%的鞘膜积液病人有阴囊踢伤、打伤、摔伤、牵拉伤史。腹部、腹股沟区,阴囊内的外科手术操作为近年来方认识到的病因之一。
3、感染:为最常见的病因。常为结核杆菌、淋病双球菌及各种非特异性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侵入所引起的急慢性附睾炎、睾丸炎、精索炎、鞘膜炎等。腮腺炎病毒感染也可引起。热带地区流行的丝虫病等寄生虫感染也可损害鞘膜、精索、阴囊的淋巴回流而导致鞘膜积液。
4、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心脏、肾脏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等造成水、钠潴留、循环淤滞、淋巴回流受阻等也可发生鞘膜积液,多伴有全身组织水肿或腹水。另外,某些阴囊的良性病变如睾丸扭转、睾丸附件扭转、精索静脉曲张等亦可诱发鞘膜积液。
三、小儿鞘膜积液的治疗措施
鞘膜积液若体积不大,张力不高,可不急于手术,特别是1岁以内婴儿,尚有自行消退的机会。如果张力较高,可能影响睾丸血液循环,导致睾丸萎缩,应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手术注意结扎部位位于内环口上方,远端鞘膜囊可不予处理,一般在术后2~3月自行消退,也可采用鞘膜囊开窗放出积液使家长更以接受。以往采用治疗成人鞘膜积液的术式,如鞘膜翻转缝合或鞘膜切除,对于小儿鞘膜积液已摒弃不用。
尽管尚有其他方法用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但以手术治疗最安全可靠,复发率极低。单纯穿刺排液,因未处理未闭鞘突管,难以达到治愈的目的。穿刺排液后,向鞘膜腔内注入某些药物如乌拉旦、氢化可的松、尿素、酒素、四环素、石炭酸等,也有部分疗效,但这些药物有可能经未完全闭塞的鞘突管流入腹腔引起化学性腹膜炎,而且药物引起的组织学反应对尚在发育中的小儿睾丸是否会造成远期损伤尚不清楚故不宜采用。
四、小儿鞘膜积液的偏方有哪些
方一
[来源]《中医杂志》(10)1981年
[配方]五倍子、枯矾各10--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加清水300-400毫升煎熬,去渣取液,倒入碗内,待微温时,把阴囊全部浸泡在药液中,每次浸泡20-30分钟。每日1剂,浸泡2-3次。下次用时将药液加温,用药前先用温开水洗净外阴部。
[功效]收敛消肿。适用于小儿原发性和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等。
方二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6)1983年
[配方]金银花、蝉蜕各30克,紫苏叶15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煎2次,去渣,两汁混合倒入碗内,待温先浸后洗阴囊,每次浸泡30分钟。每日1剂,浸洗2-3次。
[功效]祛风、清热、消肿。适用于小儿鞘膜积液。
注意事项
(1)注意局部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2)饮食宜清淡,忌食油炸煎炒之品。
(3)本病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宜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