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脑积水的症状 婴儿脑积水怎么办

2017-04-18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傅芷蕾

一、婴幼儿脑积水临床特征

  ⑴头围增大

  婴儿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头颅进行性增大,前囟也随之扩大和膨隆。头颅与躯干的生长比例失调,如头颅过大过重而垂落在胸前,头颅与脸面不相称,头大面小,前额突出,下颌尖细,颅骨菲薄,同时还伴有浅静脉怒张,头皮有光泽。

  ⑵前囟扩大、张力增高

  竖抱患儿且安静时,囟门仍呈膨隆状而不凹陷,也看不到正常搏动时则表示颅内压增高。婴儿期颅内压力增高的主要表现是呕吐,由于婴儿尚不会说话,常以抓头、摇头、哭叫等表示头部的不适和疼痛,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嗜睡或昏睡。

  ⑶破罐音

  对脑积水宝宝进行头部叩诊,其发出的声响如同熟透的西瓜一样。

  ⑷落日目现象

  脑积水的进一步发展,压迫中脑顶盖部或由于脑干的轴性移位,产生类似帕里诺(Parinaud)眼肌麻痹综合征,即上凝视麻痹,使婴儿的眼球不能上视,出现所谓的“落日目”征。

  ⑸头颅透照性

  重度脑积水若脑组织(皮质、白质)厚度不足1cm时,用强光手电筒直接接触头皮,如透照有亮度则为阳性,如正常脑组织则为阴性(无亮度)。

  ⑹视神经乳头萎缩

  婴幼儿脑积水以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较多见,即使有颅内压增高也看不到视神经乳头水肿。

  ⑺神经功能失调

  神经功能失调使婴儿的眼球不能向外展,后期会导致痉挛性瘫痪等,智力也比同龄正常孩子差。

  ⑻其它

  脑积水患儿常伴有其它畸形,如脊柱裂,眼球内斜(展神经麻痹所致),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膝腱反射亢进,发育迟缓或伴有严重营养不良。

二、婴儿脑积水的鉴别诊断

  婴儿硬膜下血肿或积液

  虽然硬膜下血肿或积液的婴儿也有头颅增大、颅骨变薄,但常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但缺少落日征。 CT 扫描可以鉴别。

  佝偻病

  佝偻病的颅骨不规则增厚,致使额骨和枕骨突出,呈方形颅,貌似头颅增大,但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和脑室扩大,却有全身骨骼异常。

  脑发育不全

  虽然脑室也扩大,但头不大无颅内压增高表现,却有神经功能及智力发育障碍。

  积水性无脑畸形

  CT 片上除在枕区外无脑皮质,还可见突出的基底节。

  巨脑畸形

  虽然头颅较大,但无颅内压增高症状, CT 显示脑室大小正常。

  脑萎缩

  主要与正常压力脑积水鉴别。两者的症状相似,但脑萎缩一般在50 岁以后发病,症状发展缓慢,达数年之久。CT 检查特征为脑室轻度扩大,但不累计第四脑室,脑沟回明显增宽。MRI 可见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均扩大。

三、脑积水的护理知识

  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对疾病缺乏了解,对手术有恐惧恐惧感,因此,我们应主动与病人交谈,解释疾病的性质及危害性,手术的必要性,向病人介绍手术医生情况,让病人对医生充满信任感,减轻恐惧及疑虑,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

  术后观察及护理

  (1)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注意观察测Bp、P、R及瞳孔变化,记录在特别记录单上。

  (2)注意T>38.50C以上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降低脑细胞的耗氧量及基础代谢,应给以冰敷、冰枕、冰冻输液、冰袋放置两侧颈部、双腋下及腹股沟。对降温病人应观察面色、P、R及出汗体征,防止过多引起虚脱。

  并发症观察

  (1)观察有无P缓慢无力、R快而不规则,头痛、呕吐、Bp升高,一侧瞳孔散大等颅内压升高症状。

  (2)观察周围皮肤,如有溃疡或脑脊液外漏,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观察有无腹部疼痛或腹部不适。

四、治疗小儿脑积水偏方

  (1)通窍活血利水汤

  ①内服方

  组成: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丹参、黄芪、地龙、全蝎、车前子、川菖蒲各3~9克,葱白1根,大枣3枚。

  加减:眼球震颤加天麻、钩藤、僵蚕,眼球不旋重用黄芪,纳少便稀加党参、白术。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3~4次匀服。

  ②外用方

  组成:红花、艾叶各10克,皂角1500克,麝香1克。

  用法:将前三味加水2500毫升,煎2小时后去渣取汁,浓缩成药液能吊起如线为止,再加人麝香调匀,装入瓶内冷藏备用。用时,先剃光患儿头发,将上药均匀涂于头上,颅缝及囟门处适当涂厚一些。然后用绷带包裹,早晚以温水湿敷绷带各1次,使其保持一定湿度,每周换药1次。

  以上内外兼治,30天为一疗程,中间休息3~7天。

  (2)脑积水丸

  组成:熟地、山药、鹿角胶、牛膝、茯苓、黄精、茺蔚子、猪苓、丹皮、车前子、肉苁蓉各10克,当归6克。上药制成蜜丸,每丸重1.5克。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次。3个月以内患儿,每次半丸,3个月以上患儿,每次1丸。

  (3)双胶双角合剂

  组成:鹿角胶、阿胶、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当归、茯苓、猪苓、泽泻、茺蔚子各6克,羚羊角。

  用法:本方主要用于脑脊膜膨出症手术后之并发脑积水。上方为1岁以内患儿之剂量,于术前、术后每日1剂,水煎服。

  (4)加味五苓散

  组成:茯苓、大腹皮各15克,猪苓、泽泻、牛膝、车前子各10克,白术5克,桂枝2克。

  加减:烦躁加生石膏20克,琥珀面1克(冲服),呕吐加竹茹10克,大便干加大黄7.5克,知母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