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带出血 脐带出血怎么办
2017-04-2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潘凡梦
一、护理新生儿脐带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脐带未脱落之前
脐带被切断后便形成了创面,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所以脐带的消毒护理十分重要:在脐带未脱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特别是尿布不要盖到脐部,以免排尿后湿到脐部创面。要经常检查包扎的纱布外面有无渗血,如果出现渗血,则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无渗血,只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签轻拭脐带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脱落。
第二阶段:脐带脱落之后
脐带脱落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此时可用75%酒精棉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以前曾经有人主张局部涂1%的甲紫(紫药水),因甲紫有杀菌、收敛作用,但由于甲紫的穿透力弱,有时表皮已有痂皮形成而底下却窝芷着脓肿,故现在多数主张采用蘸了75%酒精的棉签消毒。
但切忌往脐部撒"消炎药粉",以防引起感染。如果脐窝有脓性分泌,其周围皮肤有红、肿、热、且小儿出现厌食、呕吐、发热或体温不升(肛表温度低于35摄氏度),提示有脐炎,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二、新生儿肚脐出血情况怎么办
脐出血是指新生儿脐带在脱落后的1周—1个月内,新生儿若用力咳嗽、哭闹会造成腹内压升高,脐残留入内血管会有少许开放,出现少量渗血的情况。原因是因为断脐后脐带内的血管仅为功能上的关闭,从解剖上讲仍未关闭,仍然是是一个潜在的通道。
当孩子腹压升高时,脐部就会有少量出血,表现为新生儿的衣服上的少许咖啡色或鲜红色的血迹。这种情况发生后,妈妈们不必惊慌,先用75%酒精轻轻地擦去脐部的血迹,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切不可用未消毒的水或布条来擦洗或填塞肚脐眼来止血,以免造成脐部感染。
脐带头很容易被衣服摩擦导致出血或红肿,注意将宝宝的脐带包好,并注意局部干燥。洗澡的时候不要弄到水,每次洗完用消毒棉签蘸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如果有必要,可以带孩子到医院由医生检查一下。
爸爸妈妈们平时在护理宝宝脐带时,要洗干净双手后捏起脐带,轻轻提起,用75%的消毒酒精棉棒,围绕脐带的根部进行消毒,将分泌物及血迹全部擦掉,每日1~2次,以保持脐根部清洁。同时,还必须勤换尿布,避免尿便污染脐部。如果发现脐根部有脓性分泌物,而且脐局部发红,说明有脐炎发生,应去医院治疗。
三、新生儿肚脐怎么护理
新生儿肚脐出血要及时进行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则容易出现败血症,对胎儿的发育影响非常大。
1、首先要做好消毒。日常可用95%的酒精帮助宝宝肚脐带的干燥,同时还可减少细菌感染的问题。一般说来宝宝在出生后两个星期之内,脐带就会很干净的脱落不会有什么不良的反应的,而如果出血的话,家长可用75%的乙醇擦去血迹,然后用专业的消毒纱布包扎一下,正常情况下几天就可以好了。这期间宝妈要注意观察其伤口是否有愈合,要注意保持整个肚脐的干燥,如果没有愈合而是出现了一些化脓或者其它的不适感的话,建议请儿科医生进行检查一下。
2、平时要注意观察宝宝肚周围的分泌物是不是会过多,要特别注意其干净。每次给宝宝洗完澡之后都要记得及时的把肚脐部位的水分擦干净,在这里提醒一下一定不要直接在宝宝的肚脐周围撒上爽身粉。每次给宝宝换尿布的时候要注意检查下宝宝的肚脐部位是否是干燥的,如果不干燥的话建议用95%的酒精进行擦试,这样有助于肚脐快速脱落。
3、很多宝宝在剪断脐带之后会有脐息肉芽不能完全消退,此时建议找医生利用化学物质帮助破坏肉芽,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脐息肉芽会不会发生感染的问题。
4、如果宝宝的脐带不断的有液体渗出,或者有其它的异常都建议直接到医院进行就诊。
5、日常还要注意勤换尿布,记住不要用尿布盖住宝宝的肚脐,在脐带完全好之前一定不要让脐带进水,洗澡的时候可以选择擦淋的方式,如果有配合医生的药物在进行治疗的话,则要注意及时的进行换药。
6、如果宝宝在肚脐出血的同时还有发炎,出脓或者其它的表现比如说不爱哭或者都不哭的话,则妈妈们要注意是否已经感染了败血症了,如果是的话宜尽早进行治疗了。
四、脐带脱落后如何预防出血
第一,保持宝宝的脐窝清洁。宝宝的脐带残端刚脱落时,脐窝还可能会有少量渗液,并有少许米汤样液体渗出,这是由于脐带脱落的表面还没有完全长好,肉芽组织里的液体渗出所致。另外,肚脐四面还可能会出现稍微的发红的状况,这也是脐带残端脱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妈妈不必太用担心。此时可用75%酒精棉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
第二,保持宝宝脐窝的干燥。宝宝的脐带残端刚脱落,脐窝还没干燥时,一定要保证脐窝的干燥。这个阶段最容易出现感染的状况,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湿,要马上应用干棉球或干净柔软的纱布擦干,然后用酒精棉签消毒。
另外需要提醒妈妈们的是,不要擅自在宝宝的肚脐部位涂抹所谓的“消毒药粉”,否则好心办坏事,还可能造成感染!如果脐窝有脓性分泌,其周围皮肤有红、肿、热、且小儿出现厌食、呕吐、发热或体温不升(肛表温度低于35摄氏度),提示有脐炎,应立即去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