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湿疹的临床表现 小儿湿疹的治疗
2017-04-3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汤笑天
一、小孩湿疹会有哪些反应
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2~3个月的婴儿就可发生湿疹,1岁以后逐渐减轻,到2岁以后大多数可以自愈,但少数可以延伸到幼儿或儿童期。
1.好发于头面部,严重者可侵延颈部、肩胛部,甚至遍及全身。
2.皮损特点:常见以下三型。
(1)脂溢型:多发于出生后1一2个月的婴儿。皮损在前额、面颊、眉周围,呈小片红斑,上附黄色油腻性鳞屑,颈部、腋下、腹股沟常有轻度糜烂。
(2)湿型(渗出型):多发于消化不良、外形肥胖、3~6个月的婴儿。皮损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
(3)干型(干燥型):多发于营养不良、瘦弱或皮肤干燥的1岁以上婴儿。应损潮红、干燥、脱屑,或有丘疹和浸润斑片,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3.因阵发性剧痒,患儿常摩擦搔抓患处。烦躁,哭闹不安。
4.可因搔抓皮肤破损而继发感染,引起附近核肿痛,伴有发热,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二、如何有效治疗小儿湿疹
含皮质激素药物对轻症或范围小的湿疹可以选择;对面积大的湿疹或反复发作的湿疹,如果频繁或大量或长期应用含皮质激素的药物,会有全身和皮肤局部的副作用,可采用中药调理。
一、内治疗法
(一)辨证论治
1.胎火湿热证
证候:患处皮肤潮红水肿,可见丘疹、小水疱,抓痒流滋,甚则黄水琳漓、糜烂,结黄色痂皮;伴哭闹、烦躁不安、大便干、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利湿止痒。
方药:消风导赤汤加减。渗出多者,加马齿苋、车前草、黄柏。
2、脾虚湿蕴证
证候:患处上淡红斑,成片小丘疹、小水疱,瘙痒,抓破后结薄痂,或皮肤干燥脱屑;伴有消化不良,纳呆腹胀,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缓。
治法:健脾化湿止痒。
方药:小儿化湿汤加减。消化不良者,加鸡内金、生山楂;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者。加当归、白蒺藜。
(二)中成药
导赤丸:清热泻火,用于奶癣胎火湿热正。
王氏保赤丸:祛滞、健脾、祛痰。用于奶癣脾虚湿蕴证。
启脾丸:健脾和胃。用于奶癣脾虚湿蕴汪。
二、外治疗法
1.渗液多者,选用马齿苋、车前草、黄柏等水煎,待温后外洗湿敷患处,每日2—3次。
2.结痂较多者,选用青黛膏或黄连锌氧油外搽,每日2次。
3.皮损于燥者,用润肌膏、黄柏霜外搽,每日 2—3次。
三、小儿湿疹的饮食
宜
尽量采用母乳喂养,一般来讲,母乳不容易引起湿疹。
如果患儿牛奶过敏,又必须用牛奶喂养。可将牛奶多煮几分钟,使其蛋白变性,可以减少致敏物,也有利于小儿消化吸收。
给患儿多吃清淡、易消化、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这样可以调节婴幼儿的生理功能,减轻皮肤过敏反应。多吃绿叶菜汁、胡萝卜汁和西红柿汁等。
添加辅食时,应由少到多一种一种地加,使孩子慢慢适应,也便于家长观察是何种食物引起过敏。
忌
已患了湿疹的孩子,应避免或减少食鱼、虾蟹等海味品和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引起湿疹的食物多为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鱼、大豆、猪肉、鸡肉和虾,其中鸡蛋过敏最多,牛奶次之。已患了湿疹的孩子,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过敏原,不要盲目禁止某种食物,以免引起营养不良。
母乳喂养期的妈妈忌吃刺激性食物,如蒜、葱、辣椒等,以免刺激性物质进入乳汁,加剧宝宝的湿疹。
当发现过敏的食物时,应忌食该食物和混合食品,母乳喂养期的妈妈也要忌食。
避免孩子过胖,肥胖的小儿患湿疹的可能性要大的多。
四、湿疹患儿在日常护理中要注意
1、尽量少用肥皂,不用碱性大的肥皂。除用适用婴儿的擦脸油外,不用任何化妆品。
2、不穿化纤、羊毛衣服,以柔软浅色的棉布为宜,衣服要宽松,不要穿盖过多。
3、为避免抓破皮肤发生感染,孩子睡觉时可用软布松松包裹双手。
4、头皮和眉毛等部位结成的痂皮,可涂消过毒的食用油,第二天再轻轻擦洗。
5、在湿疹发作时,不作预防接种,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6、根据医生要求进行涂药,不用刺激性止痒药。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湿的作用。婴儿湿疹预防很重要,内衣应穿松软宽大的棉织品或细软布料,不要穿化纤织物。内、外衣均忌羊毛织物以及绒线衣衫。最好穿棉布做的夹袄、棉袄、绒布衫等。婴儿期的湿疹叫婴儿湿疹,一般出现在出生后1个月—2岁期间;儿童期湿疹大多是由婴儿湿疹延续而来。
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性(或称为过敏性)疾病,至于确切的病因有时很难找到。中医称为“奶癣”,多发生在乳儿期,通常在出生后一两个月起病,也有在出生后三、四星期即发生,一般在两岁左右自动缓解。
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长出很多红斑或者小丘疹,有明显渗出,如果用手挠抓,会使皮肤表面溃烂,皮肤溃烂处会流出黄色液体而结痂。湿疹常发于头部和面部,比如额部、双颊、头顶部等,也有可能蔓延全身。得了湿疹的孩子会感到患处刺痒,因而会焦躁不安、哭闹不止,影响到孩子的睡眠。如果护理不当,极有可能使患处皮肤感染化脓,形成脓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