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有哪些症状 怎么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2017-05-0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唐忆翠
一、钩端螺旋体病的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起病急骤,伴畏寒及寒战,少数患者于发热前一两天可能有软弱,乏力,发热多为稽留型,部分患者为弛张热,体温39℃上下,热程7天左右,亦可达10天,脉搏常增速。
(2)头痛,身痛:头痛有时很突出,直至恢复期仍诉头昏,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明显,有些患者颈部,膝,大腿,以至胸,腹,腰背肌都痛。
(3)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明显,有时行动困难或不能站立和下床活动。
(4)眼结膜充血:在发病早期出现,以后迅速加重,重者全结膜除角膜周边外,均明显充血,整个结膜呈红色或粉红色,小血管交织成细网状,有时有结膜下出血;但无分泌物,疼痛或畏光感,充血在热退后仍持续存在。
(5)腓肠肌痛,压痛:在发病第1天即可出现,轻者仅感小腿胀,压之轻度痛,重者小腿痛剧烈,犹如刀割,不能走路,轻压即痛,甚至拒按。
(6)淋巴结肿大:一般自发病第2天即可出现,以腹股沟淋巴结多见,其次是腋窝淋巴群,一般为黄豆或蚕豆大,个别如鸽蛋大,表面多隆起,质软,有压痛,但无红肿,亦不化脓。
此外,本病早期还可能出现其他的症状和体征,如咽痛,咳嗽,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咽腭黏膜有小出血点,消化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个别病人也可出现溶血性贫血,中毒性精神症状或中毒性心肌炎症状。
二、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
(一)消灭和管理传染源
开展灭鼠保粮灭鼠防病群众运动。疫区内应灭鼠,管理好猪、犬、羊、牛等家畜,加强动物宿主的检疫工作。发现病人及时隔离进行检查治疗,并对排泄物如尿、痰和病人的血、脑脊液等进行消毒。
(二)切断传染途径
保护水源和食物,防止鼠和病畜尿污染。应对流行区的水稻田、池溏、沟溪、积水坑及准备开荒的地区进行调查,因地制宜地结合水利建设对疫源地进行改造;加强疫水管理、粪便管理、修建厕所和改良猪圈、不让畜粪、畜尿进行附近池溏、稻田和积水中;对污染的水源、积水可用漂白粉及其他有效药物进行喷洒消毒; 收割水稻前放干田水,或放农药处理;管理好饮食,防止带菌鼠的排泄物污染食品。
(三)保护易感人群在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避免在疫水中游泳、嬉水、涉水。加强个人防护、皮肤涂布防护药。尽量穿长统靴和戴胶皮手套,并防止皮肤破损、减少感染机会。
(四)药物预防 疫区居民、部队及参加收割、防洪、排涝可能与疫水接触的人员,尽可能提前1个月接种与本地区流行菌型相同的钩体多价菌苗。每年2次,间隔7天。剂量成人第1次1ml,第二次2ml。全程注射后人体产生的免疫力可持续1年左右。以后每年仍需同样注射。有心、肾疾患、结核病及发热患者不予注射。
三、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因
钩体病的病原体为致病性钩体,钩体属中分为两个种,一为问号状钩体(L.interrogans),即寄生性(致病性)钩体;另一种是双曲钩体(L.biflexa),即腐生性(非致病性)钩体,问号状钩体能在人或动物体内寄生,并可引起人或动物患钩体病,双曲钩体多营自由生活,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尤以水中为多,因此又称水生株或腐物寄生株,另一种钩体科中的细螺旋体属所包括的伊尼利螺旋体(Leptonema illini)与短小螺旋体(Leptonema parva),与钩体形态相似但不致病。
钩体在形态学上具有特殊的外形及特殊的结构,菌体非常纤细,螺旋盘绕细致,规则而紧密,一般长约6~10μm,有12~24个螺旋,直径0.1~0.2μm,在靠近菌体的一端或两端常弯曲成钩状,在暗视野显微镜下,钩体沿长轴作快速旋转运动,可通过0.1~0.45μm微孔,因钩体革兰染色阴性,不易被苯胺类染料着色,故常用镀银染色法来检查组织中存在的钩体,在电镜下观察,钩体的基本结构是由圆柱形菌体,细长轴丝和透明外膜所组成,圆柱形菌体为一外具细胞壁,内充满原生质的螺旋状结构,轴丝有2条,细而弯曲,直径20~34μm,与圆柱体互相缠绕,其末端嵌入圆柱形菌体末端,称终端结与插盘,轴丝是一种细菌鞭毛相似的运动器官,其冲动来自终端结与插盘,圆柱形菌体与轴丝的外面,包以一层薄而透明的外膜,外膜具有抗原活性,与相应抗体能产生凝集现象,外膜具有免疫原性,将外膜免疫动物,能抵抗强毒株的攻击而获得保护
四、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1)抗菌药物:首选青霉素,首剂40万U肌内注射,以后根据病情给药。先兆期患者,40万U/8h,肌内注射;极期(出血期)或垂危期患者首剂后40万U/4h,肌内注射,连续3次,以后每6~8小时40万U,肌内注射。体温正常、病情稳定后酌情减量,直到血痰、?音消失超过7天,虽有低热,仍可停药。对垂危期患者亦可用青霉素首次40万U,静脉缓注,以后24h内每4~6小时1次,肌内注射,待病情好转后,仍改为每6~8小时1次,肌内注射。国外对钩体器官损害期患者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达320万~640万U/d,且未发现雅-赫反应。推测除患者病情可能较轻外,与给药途径为静脉持续滴注,量虽然很大,但单位时间进入体内的并不多。此种给药方式值得在国内试用、观察。
(2)镇静药物:应保持患者完全安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检查和搬动。镇静剂的选择、剂量、用法,应根据病情决定。对先兆期患者采用异丙嗪、氯丙嗪各25~50mg,肌内注射,0.5~1h仍不能达到有效镇静者,可再用1次,如仍无效,可用10%水合氯醛20~30ml灌肠,直至较好的镇静。如效果仍不满意,可在纠正缺氧及水盐代谢紊乱的同时,用哌替啶50~100mg肌内注射。病情稳定24h后可停止应用。对垂危期患者,因多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使用大剂量哌替啶和氯丙嗪应特别谨慎,此时极度烦躁者可选用异丙嗪50mg肌内注射或10%水合氯醛30ml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