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基础知识 泌尿外科诊疗指南
2017-05-0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余冬灵
一、泌尿外科的基础名称解说
1、排尿困难:凡排尿延迟、费力、不畅、尿线无力、变细、滴沥等都称为排尿困难。由膀胱以下尿路梗阻所致。
2、尿失禁:尿不能控制而自行流出。
3、充溢性尿失禁:是由于膀胱过度充盈引起尿液不断溢出。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尿潴留,膀胱内压超过尿道阻力时,尿液持续或间断溢出。
4、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即指每日尿量在500~1000 ml,占ARF的30%~60%,临床表现轻,但仍有26%的病死率。
5、镜下血尿:通过显微镜能看到红细胞者称为镜下血尿。一般认为离心尿液每高倍视野中有2个以上红细胞有病理意义。
6、初始血尿:血尿见于排尿初期,病变多在尿道或膀胱颈部。
7、终末血尿:血尿出现在排尿终末,病变多在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或后尿道。
8、全程血尿:血尿见于尿液全程,病变多在膀胱或其以上部位。
9、乳糜尿:尿液中含有乳糜,呈乳白色,也可混有大量蛋白和血液。
10、脓尿:离心尿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3个以上为脓尿。
11、PSA: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由前列腺泡和导管的上皮细胞产生,是一种含有237个氨基酸的单链糖蛋白,是目前最常用的前列腺癌生物标记。
12、尿频:指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减少。
13、尿潴留:指尿液潴留于膀胱内不能排出。
14、尿急:是指排尿有急迫感。
15、尿疼:指排尿时感疼痛。
16、尿路上皮:即移行上皮,覆盖从肾盏至尿道的全部尿的排泄径路。
二、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及其手术
1、诊断:肾结石
临床表现:肾绞痛,肉眼(镜下)血尿,腰腹、会阴部痛、恶心、呕吐,严重者肾衰。手术名称:MPCNL(微创经皮肾镜穿刺碎石取石术),术后管道名称:尿管、肾造瘘管。
2、诊断:输尿管结石
临床表现:肾绞痛,肉眼(镜下)血尿,肾积水,排尿困难,急性尿潴留,发热,膀胱刺激症,腹部、会阴、大腿内侧放射痛,呕吐。手术名称:URL(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结石碎石取石术),管道:尿管。
3、诊断:膀胱结石
临床表现:排尿障碍,尿痛,肉眼血尿。手术名称:经尿道膀胱结石碎石取石术,管道:尿管。
4、诊断:尿道结石
临床表现:会阴、阴囊部疼痛,排尿困难,尿流中断,尿潴留,血尿。手术名称:经尿道镜取石。
5、诊断:肾癌
临床表现:间歇性、无痛性血尿,腰腹部肿块,腰部疼痛,发热,消瘦,高血压。手术名称:开放性(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管道:腹膜后引流管,尿管。
6、诊断:肾错构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临床表现:一般无症状,大的瘤体可引起消化道的不适症状、腰腹疼痛,血尿,腹部包块,休克。手术名称:大于4cm腹腔镜下肾错构瘤摘除术,氩氦刀冷冻治疗,破裂出血行介入栓塞,管道:尿管、腹膜后引流管。
7、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
临床表现:高血压、低血钾,全身无力,肌肉酸痛,下肢麻痹,夜尿多,口渴,多饮,严重者心律失常,室颤。手术名称: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腺瘤或肾上腺切除术,管道:尿管,腹膜后引流管。
8、诊断:嗜铬细胞瘤
临床表现:高血压,多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高血糖。手术名称: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管道:腹膜后引流管,尿管。
三、泌尿外科常用药物
第一类、抗感染药
常用抗感染药物作用机制及分类:
1、阻断细胞壁合成: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和杆菌肽等。
2、阻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如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等。
3、损伤细胞膜影响通透性:如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
4、影响叶酸代谢:如磺胺类、异烟肼、乙胺丁醇等。
5、阻断DNA、RNA的合成:如喹诺酮类、利福平、阿糖腺苷、新生霉素、甲硝唑等。
第二类、利尿药
1、利尿药的分类、作用部位及机制
利尿药是作用于肾,增加电解质及水排泄、使尿量增多的药物。临床应用很广。常用的利尿药按它们的效应力分类如下:
(1)高效利尿药:有呋塞米、依他尼酸及布美他尼等。作用于髓袢升枝粗段,能特异性地与Cl-竞争Na+-K+-2Cl-共同转运系统的Cl-结合部位,抑制NaCl再吸收而发挥强大的利尿作用。
(2)中效利尿药:包括噻嗪类利尿药及氯酞酮等。作用于髓袢升枝粗段皮质部(远曲小管开始部位)抑制NaCl的再吸收,此段排Na+量达原尿Na+的10%~15%,尿中除含较多的Cl-及Na+外,还含K+。长期服用可致低血钾、低血镁。本类药物具有碘酰胺基的结构,对碳酸酐酶有轻度抑制作用,所以也略增加HCO3-的排泄。
(3)低效利尿药:包括留钾利尿药如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
2、利尿药的临床应用
消除水肿、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高血压的治疗、尿崩症、特发性高尿钙症和钙结石、高血钙症等。
第三类、脱水药
脱水药又称渗透性利尿药(osmotic diuretics)是指能使组织脱水的药物。包括甘露醇、山梨醇、高渗葡萄糖等。它们的药物作用完全决定于溶液中药物分子本身所发挥的渗透压作用。它们应具备如下特点:
①易经肾小球滤过;②不易被肾小管再吸收;③在体内不被代谢;④不易从血管透入组织液中。根据上述特性,这类药物在大量静脉给药时,可升高血浆渗透压及肾小管腔液的渗透压而产生脱不及利尿作用。
四、泌尿外科的一般护理常规
多数泌尿外科疾病常出现排尿异常及血压的变化,除外科一般护理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病人多饮水,但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青光眼等病人应限制饮水量。
2、观察病人排尿情况、有无尿液颜色改变、尿潴留等异常现象,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协助做好各项检查和诊疗。检查前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检查、治疗的目的和可能发生的反应,以消除其思想顾虑,取得配合。正确采集血、尿标本,确保数据准确,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4、引流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确保引流通畅,防止牵拉、打折、受压、脱落及引流液返流。如有引流不畅,应及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冲洗引流管或重新留置。
(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发现引流液异常,应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3)感染的预防:①留置尿管的男性患者每日用0.2‰碘伏棉球擦试尿道口,女性患者用0.2‰碘伏溶液行会阴冲洗,以去除尿道口及导尿管上的血痂及分泌物,确保尿管及会阴部清洁、干燥,防止尿路逆行感染。②所有引流袋每日更换,普通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气囊导尿管可适当处长更换时间,但不宜超过1个月。
5、病情观察:
(1)定时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满足患者需要。
(2)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入院后每3天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体温在37.5℃以上者,每4小时测量1次,体温正常后每日测量1次;手术前1日到术后第3日每日测4次,体温正常后每日测1次。定时测量血压,血压高者,积极防治,防止意外发生。对以肾上腺肿瘤收入院的患者应监测血压,每日2次。
(3)泌尿系外伤的患者有随时发生出血的可能,应密切观察患者脉搏、血压的变化。尿道断裂合并有骨盆骨折的患者应备硬板床。
(4)经泌尿系器械检查、治疗后的患者有可能发生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无尿、呕吐、寒战、发热等反应,应根据病情嘱咐并协助患者多饮水,必要时报告医师、按医嘱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