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维生素d2缺乏是什么原因 怎么预防维生素d2缺乏

2017-05-0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潘夏菡

一、维生素d2缺乏的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 人体日常所需的维生素D主要是利用日光中紫外线照射皮肤而获得。因阴雨或天气炎热不常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居室朝阴,窗户紧闭( 因玻璃不能透过紫外线而影响紫外线的通过)以及城市高层建筑多,空气尘埃多而阻挡紫外线的通过等,均是使小儿易患佝偻病的因素。

  2、维生素D摄入不足 乳类( 包括母乳和牛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都很少,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加之牛乳中钙、磷比例不当( 1.2:1 ),不利于钙、磷的吸收,所以牛乳喂养较母乳喂养更易罹患佝偻病。人工喂养多以米糊、稀饭等淀粉类食物为主,因谷类食品含大量植酸和纤维,可与小肠中的钙、磷结合成不溶性植酸钙,也可影响钙、磷的吸收。

  3、生长过速 生长速度快的婴儿期,骨骼发育快,对钙的需要量也多,故易致缺乏。早产儿则因体内钙和维生素D储备不足,生后生长速度较快,也易患佝偻病。2岁后生长速度渐慢,且户外活动增多,故佝偻病的患病率和活动性佝偻病较少。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因生长迟缓而少患佝偻病。

  4、其他疾病的影响 慢性胃肠道疾病可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和利用。肝和肾是羟化维生素D的器官,有病时可影响维生素D的羟化过程,也可影响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另外,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类药物,可促进肝氧化酶的作用使维生素D3和25-(OH)D3分解失去活性,导致佝偻病。

二、维生素d2缺乏的诊断

  典型病例可根据临床表现和骨骼改变作出诊断,但对活动早期尚未出现骨骼体征之前不易诊断,应测定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并作骨骼X线摄片。碱性磷酸酶多在骨骼体征和X线改变之前已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血液25-(OH)D3(正常值10~80ng/ml)和1,25-(OH)2D3(正常值0.03~0.06ng/ml)在佝偻病活动早期已明显降低,是评价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诊断佝偻病的敏感指标。

  按1980年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修订的诊断标准,佝偻病活动期根据骨骼改变的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1、轻度

  只有轻度的骨骼改变如方颅、颅骨软化、肋串珠及肋膈沟,或有某些神经症状。血钙近于正常,血磷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增高。X线检查正常或可见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

  2、中度

  已发现较明显的骨骼体征,如鸡胸、肋串珠、肋膈沟、囟门大,迟闭及出牙延迟,手(脚)镯及下肢畸形等,血钙稍低,血磷低,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X线检查具有典型的活动性佝偻病征象。

  3、重度

  严重骨骼畸形,如重度鸡胸、漏斗胸、脊柱弯曲、四肢畸形,或有运动功能障碍,神经精神发育滞缓,营养障碍及贫血等。血钙、磷均降低,碱性磷酸酶显著增高。X线表现除活动性佝偻病征象外,尚有严重畸形或骨折。但在南方重度佝偻病极为少见。

三、维生素d2缺乏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合理喂养,供给丰富的营养,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增加户外活动,让皮肤多晒太阳。不宜久坐、久站,不要太早行走,积极防治并发症。

  2、维生素D疗法

  (1)普通疗法

  ① 活动早期:给予维生素D每日125~250ug( 0.5万~1万IU ),口服,持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

  ② 活动激期:给予维生素D每日250~500ug( 1万~2万IU ),口服,持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

  ③ 恢复期:一般用预防量的维生素D维持。如需长期大量服用时,宜用纯维生素D制剂,不宜用鱼肝油,以免发生维生素A中毒。

  (2)突击疗法 对于重症、有并发症或拒绝口服的患儿,可考虑采用肌内注射维生素D2或D3作突击疗法。

  ① 活动早期:维生素D3 7500ug(30万IU)或 D2 10000ug(40万IU),肌内注射,一般注射一次即可。

  ② 活动激期:维生素D3 7500ug(30万IU)或 D2 10000ug(40万IU),肌内注射,连用2次,间隔2~4周。

  ③ 重度佝偻病可给D2或D3 3次肌内注射,每次间隔2~4周。突击疗法后2~3个月后起给预防量口服,直至2岁。

  3、钙剂 在应用维生素D治疗的同时给予适量的钙剂,可用10%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 每日2~3g )、活性钙、盖天力或真珠钙等,剂量以元素钙计算,每日200~300mg。如有过手足搐搦症病史者,肌内注射维生素D,前宜先口服钙剂2~3日。

  4、手术矫形疗法 较轻的骨骼畸形3岁前治疗多能自行矫正。严重骨骼畸形者待4岁后佝偻病痊愈时进行手术矫形。

四、维生素d2缺乏的预防

  1、孕妇及乳母要多食富含维生素D、钙、磷及蛋白质的食物,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小儿满月后即可抱出户外活动,并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10ug(400IU)。

  2、早产儿、双胎及低出生体重儿自生后2周起即可补充,在头3个月每日给20ug(800IU),以后减至每日10ug(400IU)。一般服至2岁以后可不再用维生素D预防。

  3、青春期体格生长加速,如饮食中维生素D不足,且户外活动少,也可考虑服用维生素A、D制剂预防量。

  4、肝胆疾病,长期应用*及苯妥英钠等药物均可影响维生素D和血钙、磷的代谢,应同时给予维生素D预防。

  5、胆维丁乳用于预防时一次15mg(含维生素D330万IU)口服,间隔3个月后可酌情再服,一年总量不超过30mg(含维生素D360万IU)。